APP下载

贫困落后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12-25龙正喜

教师·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参训经验培训

龙正喜

一、存在的问题

1. 培训对象“无所谓”。或许是由于培训经费无保障,或许是由于工学矛盾,或许是培训效果不理想…… 贫困落后地区的教师好些人对培训无所谓,不是为了要晋职,根本不参加培训,即使万不得已要培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课打瞌睡,考试抄答案,能拿到结业证就万事大吉。

2.培训教师“同窗坐”。为了追求培训的规模和效率,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大多采取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凡是参训的教师,不管经验阅历与年龄职称、教学能力与知识水平差异有多大,都通通“同窗听课”。这种只求解决共性问题的“大一统”培训,忽视了对教师个体 “个案”分析,偏离教师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不强,在许多方面是很难满足参训教师需要的。

3.培训模式“单打一”。无论开展的岗位培训,还是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贫困落后地区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研讨、重接受轻反思等问题,在培训过程中过于强调对参训教师的单向接受和外在给予,而忽视教师作为培训主体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实践锻炼、自我诊断与反思。这种“接受式”培训模式,参训教师虽然有些收获,但由于内化程度不够,认识肤浅,很难学以致用,所以培训效果是有限的。

4.培训内容“空对空”。培训课堂上培训者们偏重于纯理论灌输,你讲新课程理念,我讲课改新技术,他讲教育新方法……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很少考虑贫困落后地区教师个人成长的需求,很少考虑到教师教学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5.培训资源“老少穷”。目前在贫困落后地区教师培训机构中,能够胜任培训工作的师资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一方面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却缺乏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的引领;另一方面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又缺乏在中小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又加针对农村教师培训教材的匮乏和滞后、培训信息渠道的闭塞,很难组织让教师们满意的培训。

6.培训经费“愁煞人”。在贫困落后地区,由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师培训经费一般是由教师本人负担。贫困落后地区的教师收入本来就少得可怜,又加之“半边户”多,一个人要负责家庭几个人的生活,教师们的负担够重了,哪有多余的钱用来培训,有时为了晋职,硬着头皮去培训,普通话培训、计算机培训、岗位培训……七七八八,几乎要花费一家人几个月口粮。

7.培训结果“难如意”。目前的教师培训主要进行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领会与学习,这种培训形式对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的提高应当说是一种花费不多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从实际操作看,效果似乎不太令人满意,教师学时似乎对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等感到很新奇,认为使用起来肯定会有不同凡响的效果,会大大提高教学成绩,可是回到单位后,用起来感觉如同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不如老东西、老办法用起来顺手,过不了几天,仍是“涛声依旧”。

二、改进对策

针对以上现状,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改进对策:

1.各级政府应明确责任,切实保障贫困落后地区教师教育的投入。在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经费短缺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政府应给予专项投入,用于教师培训,为教师培训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2.转变教师观念,形成终身学习氛围。通过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使全体贫困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培训学习,是工作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造就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需要。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培训学习,逐步达到在教师系统内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氛围。

3.立足农村教学实际,选择培训的内容。

(1)培训者要走进教师的经验世界,关注教师内在需要,帮助教师整理自己的经验,找到经验与理论之间的联系,及时组织、调整培训内容。

(2)重视收集农村教师培训需求信息,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单位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听课与交流,以及观察了解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等活动,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师教学中存在问题,对症下药安排培训内容。

(3)在教师培训中,应安排多种多样的符合贫困落后地区教学条件的教学观摩活动。如:听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展示他们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的经验和技巧,供培训教师学习和借鉴;又如,请优秀教师进行说课,学习他们对教材的处理,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新课程教学的优秀教案,请专家进行点评,并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培训教师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素质。

4.创新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提高教师培训效率。

(1)改变培训者的“满堂灌”、参训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僵化模式;建立培训教师引导、学员参与探究的新型培训模式。

(2)改变过去那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纯理论灌输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帮助教师学会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在日常工作中自主学习、协同研究。

(3)因地制宜采、用带教见习式、自主研究式、项目设计式、案例分析式、咨询诊断式、科研课题式、问题诊断式、优质课展示、现场观摩等培训模式,侧重参训教师的参与和体验。

(责任编辑:郭呈祥)

猜你喜欢

参训经验培训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师太”扛枪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