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师生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共成长

2009-12-25何玖根陈婷婷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班化小班校本

何玖根 陈婷婷

“个性化教育”是小班化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小班化教育乃至一切教育的内在的、本质的、终极的追求。我校围绕“生本教育”这一主题,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设置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开发和深入实施校本课程,设置了以“中华经典文化”为核心的环境课程;以自主创编教材、拓展学科教学为目标的“天天微型课”和以彰显学校艺术教育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周末课程超市”和“五小”特色活动课程,不断追求“小班化”的课程理想,让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教学实践,推动师生多元发展、自主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

在历经六年的课程实践中,我校的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开发校本课程,为每一位学生设置课程

开发个性化的小班化教育校本课程,以体现学校对小班化教育的个性理解和教育的个性,彰显小班化教育的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为每一位学生设置课程”的校本课程建设理念的引领下,如何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做到有效的实施,一系列理论和操作层面的问题纷至沓来,使我们遇到了从未经历过的问题和困惑。

问题即课题,实践即研究。教育研究的价值核心就在于回应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实践,丰富教育实践。面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专家指导、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校系统制定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系列制度。(1)结合小班化教育和学校实际,全面架构我校校本课程,形成了三个系列的校本课程,即环境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的改造方面以及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方面都有所建树,力求使我校课程更具有个性化和适应性,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2)明确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及开发的原则。学校对三个系列的校本课程进行了广泛的求证,确立了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及实施过程中的要求、建议。基于对小班化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在“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个性化教育,在课程的开发上,力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发挥自身优势,弘扬学校传统。“五小”特色活动,即少儿合唱、少儿版画、少儿电脑、少儿科学院、少儿门球,是我校艺术特色教育建设的载体。多年来,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我们侧重于综合活动课程,进一步丰富综合活动课程的内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突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张扬师生的个性。四是突出校本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让校本课程的内容、形式都能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全面、个性、主动地发展。(3)组建了课程建设和管理团队,形成了课程研究、实施和管理的机制,确保课程建设、实施的质量。(4)突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张扬师生的个性。我们的校本课程都是由教师自主开发、集体研究而定。(5)突出学生的全员参与性和自主选择性。孩子感兴趣的就是他们想学的,孩子感兴趣的就是我们想教的。

由于我校建立了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制度,每学期对活动内容按年级特点进行整体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升经验,提炼问题组织交流,进行总结,定期把案例、课程故事等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把优秀的成果编辑成书供大家学习、参考。所有这些都保障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正常、高效地实施。

二、聚焦小班课堂,为每一位学生设计教学

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的改造和实施,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课堂是落实小班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主阵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教学”是我校小班教学的理念和追求。我校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创新”的个性化课堂教学,力求使我校的教学更贴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更符合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主动、个性化的发展。

1.加大对小班化课堂的研究,准确把握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要求

我校是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基地学校,重点整合小班化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参与省、市、区举办的新课改培训和小班化专题培训及小班化校本培训活动,邀请知名专家、领导来我校对小班化课堂教学、新课改实验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使广大教师进一步了解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适时提出小班化与课改同行,为每一位学生设计教学和小班课堂教学“四个一”的要求,即每节课让学生至少有一次展示的机会,每节课为学生至少提供一次交流合作的机会,每节课对每个学生的激励至少有一次,每天每位学生的作业本至少要面批一次,突出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注意因材施教,使得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既有理论指引,又有实践操作层面的具体要求,因此广大教师很快地理解了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质,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较好实施奠定了基础。

2.坚持主题引领,优化教法和学法,推进小班化课堂教学实践

分阶段研究一个主题,使学校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都能集中于小班化教育,在主题突破的基础上,引领小班化课堂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深化,是近年来我校推进小班化课堂教学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和取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我们先后开展了“构建自主学习的新课堂”“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等专题研究,通过研究,广大教师自觉关注当前学科教学改革发展最前沿的知识,主动关注小班化课堂,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使得我校新课改工作、小班化教育实验、教师和学生等获得了发展。在市、区教育有关部门多次在我校举办学科教学现场会中,我校小班化课堂教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也得到了教育专家、同行们的好评。在南京市课改基地成果评比中,我校融新课改和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成果获南京市一等奖。

3.深化课例研究,寻求活力小班课堂,推动小班课堂不断创新

在开发和深度推进校本课程的实践中,我们深化课例研究,以反思性教学为方法,以研究教师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不断寻求活力小班课堂,推动小班课堂的不断创新,更好地深入实施小班化教育。如小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个性。我校通过理论学习后,提出了“构建自主学习的新课堂”,以教研组为单位推出一堂研究课,将本组教师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溶入课中进行诠释,课后全校同学科教师进行讨论,再推出一节研究课。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在自主学习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赋予学生权利,解放课堂的时空。要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及时反馈,自觉反思学习活动等。我们就是这样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方法,通过一个个课例的研究,研究、总结、创新小班化课堂教学,不断拾级而上,攀岩而进,竭力寻求活力小班课堂,推动小班课堂的不断创新。

三、锻造教师队伍,为每一位教师设计专业发展之路

教师是小班化教育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小班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多年来,我们始终积极寻求充满活力的校本培训,让专题研讨、问题解决与教师发展同行,让教师成为小班化教育理念的践行者,小班化优势的发掘者,使小班化教育实践的过程成为教师不断锤炼、锻造的过程,让小班化与教师共成长。

1.整体规划学校校本培训工作

制定了《太阳城小学教师五年成长规划》,规划由“教师自我发展目标计划书”、“学校教师发展五年规划书”、“教师培训登记表”、“教师培训目标达成情况登记表”、“学校与教师签定的教师发展合同”、“青蓝工程合同”、“教师专业发展奖励方案”等内容组成,明确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教师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了解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需求,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积极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跨越式发展。

2.专题引领,让教师发展与小班化同行

我校采用专题引领的主题式培训,将学校、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呈现,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水平。针对小班化教学校本课程建设问题,我们邀请专家来校就课程相关知识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使教师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与适应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利用资源、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3.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我们重视校内青蓝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区域校际联合教学研究活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学术“沙龙”,利用专题立项课题,推进校本培训工作。我们通过申请“十一五”立项课题《农村中心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研究》,将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整理及深入研究,进一步改进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努力探寻充满活力的教师发展之路。

四、校本课程实践的体会和收获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只是尝试性地做了一些工作,但体会和收获颇多,主要如下。

1.增强教师利用资源、开发课程的意识,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担当着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实践者等多重身份,在研制、开发课程的过程中,课程意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研究的能力都得到增强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2.有利于较好地实施小班化教育,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基于小班化教育和学校特点的课程实践,使得小班化教育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学校的办学追求,有了一个统一的实践载体。开发并实施好校本课程,可以使国家、地方课程得以更好地实施,提高了课程的适应性。在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丰富学校课程内容的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凸显,提供富有特色的培育基地和生长点,必将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3.校本课程开发之路,就是小班化教育理想追求之路,也是小班化教育优势彰显之路

我们在这条路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系统的理性思考、校本课程的个性评价、个性化校本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整合、利用。

总之,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实践活动。需要我们用真挚的情感、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师生彼此敞开心扉,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程,让师生在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共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太阳城小学

(责任编辑 王永丽)

猜你喜欢

小班化小班校本
再去小班看看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小班化的“化”
青岛实施中小学“小班化”教改 全面革新传统教学
粗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