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家猎苑的沧桑巨变

2009-12-24张秀超

民族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围场塞罕坝木兰

张秀超(蒙古族)

在我小的时候,我九十八岁的老祖母,常常坐在门前的青石板上,望着河那边的塞罕山,告诉我们,从前这山上有大老虎,白天它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睡觉,夜里它就要出来溜达溜达,老虎的眼睛像灯笼,夜里看见山冈上的树林里有亮光一闪一闪的,那就是老虎在走路。山上还有猞猁、金钱豹、梅花鹿、成群的野鸡。她说,眼前的河水,过去大得要坐木筏子才能走,河里的细鳞鱼,又大又多,一袋烟的工夫就能捞上十几条,穿在柳条上,撅棵老蔡树枝拖着回家。

她说山上的老桦树,粗壮得几个人伸长胳膊都搂不过来,一张桦树皮就能为一幢房屋苫上顶子,用金黄的桦皮苫房子,又好看,又能遮风挡雨。相传,康熙皇帝设立围场不久,一年秋天举行秋狝大典,康熙皇帝陪同他敬爱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来“木兰围场”观赏塞外的美丽景致,孝庄太皇太后就在这里住过桦皮屋,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就叫桦皮室。

我们这里位于塞外燕山深处,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因这里林茂草丰,飞禽走兽成群,被清王朝定为练兵狩猎的场地,清代帝王带大军来这里举行木兰秋狝盛典一百多次,“木兰”满语为哨鹿,是以吹口哨吸引禽兽围而猎之。

到我的祖母离开人世的时候,那住老虎的塞罕山,树木已经被砍光了,飞禽走兽更没有了踪影,苍远的山岭变成了茫茫沙漠。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人们记起了塞外的皇家猎苑,要在这里重现昔日木兰围场林茂草丰的景象。国家林业部把重建木兰围场列入议事日程,按照“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山河装锦绣,把国土绘丹青”的总体规划,以建成华北大片用材林基地,改变京津风沙危害,探索高寒山区育苗、造林经验为目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设计方案报送国务院,敬爱的周总理亲自批示签发,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木兰围场地处坝上高原,“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这里杳无人烟,从祖国各地应召而来的林业科技工作者、大中专学生、军转干部、城市青年志愿者,成为落户这里的第一批拓荒者。他们住在用桦木杆、白茅草搭起的人字架窝棚里,身穿老羊皮袄,脚穿毡疙瘩,抵御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漫漫寒冬,大雪封山,他们一冬天吃不上青菜,只靠吃莜麦面饼子、小米饭、腌酸白菜炖土豆过冬。

这里天寒水冷,风沙肆虐。起初,人们栽的树,不是被风沙掩埋,就是被大风连根卷走,成活率几乎为零。

人们通过科技攻关,研究出适合高寒山区生长的松苗和一整套的栽植技术,苗木成活率一下达到百分之百,塞罕坝人看到沙漠变绿洲的光辉前景!

于是,干部工人和当地各族群众怀着重建皇家猎苑的美好憧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大规模垦荒造林工程。

秋季,整地挖坑,干部职工、乡村男女青壮劳力,手持铁镐,向着荒草滩、向着水洼地、向着陡坡丘陵宣战,在汗水的浇灌下,一排排一片片飘着泥土芳香的树埯,如一枚枚黑色的花朵,在沉寂的荒漠上盛开绽放!

春季,厂部职工和乡村男女老少,提着装松苗的小铁桶,手持三角形的小铁铲,浩浩荡荡向荒山进发。他们的白布口袋里装着充饥的棒子面窝头,莜麦面饼子,或是一把干炒面,饿了吃一口干粮,渴了在涝洼地的马蹄坑里喝一口裹着泥沙的水,为了赶在时节里多栽几棵树,他们吃住在山上,星月下,一堆堆篝火旁,人们拉着马头琴,跳着满蒙舞蹈,憧憬着沙漠变绿洲的美好梦想。

就是这样,塞罕坝林区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以无畏的勇气和豪情,与共和国前进的脚步同行,他们靠双手从一个个树埯,一棵棵幼树,到一片片,一山山……竟然用铁镐把茫茫大沙漠翻了个个,竟然栽植了一百多万亩松树,使这里变成了绿色的海洋!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机械林场。今天车驶入林区,飞快的车轮迅猛地奔跑,半天都跑不到林区的边沿。

这里成为绿色宝库,不但是巨大的用材林基地,还出产金莲花、蘑菇、蕨菜等大量的山野土特产品,周围的各族群众,靠采集山野产品,增收致富,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多少人站在浩瀚的林海前,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是神话!”

“这是奇迹!只有在新中国,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今天的木兰围场,胜比当年的皇家猎苑,这里到处是蓝天,碧水,绿地,被誉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鸟兽的天堂”。这里距离北京只有四百公里,人们称这里是首都的后花园,这浩浩林海为保护首都遮挡沙源;这里是滦河的发源地,茵茵绿地为京津蓄水源。一九九三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全国最大的人工林海——塞罕坝机械林场为“塞罕坝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自开园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二百余万人次。这里被中央国家机关授予“思想教育基地”;被河北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授予“河北省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被河北省林业局授予“艰苦创业教育基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这里百万顷林海,如威武的士兵,等待检阅;也如迎客的仪仗队,在这里迎接四海宾朋到这里来做客观光!

猜你喜欢

围场塞罕坝木兰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塞罕坝的树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围场县档案局方志办配合央视完成《中国影像方志·围场卷》拍摄工作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2017,谁的江湖
冀北围场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围场县坡改梯工程助推水利扶贫攻坚的经验与思考
我和虎“木兰”的酸甜苦辣
《木兰诗》考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