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的生命意蕴及生成策略

2009-12-24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1期
关键词:师生生命活动

刘 朋

当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转换,实现学校生命体价值的全面提升,使学校生活成为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组成部分。

一、学校文化的生命特性

学校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但又是弥漫在整个学校全部生活时空中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它具有组织文化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学校教育价值与目标的独特性。“从历史来看,每当社会发生重大转折时,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开始,以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始,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再对现实的教育活动做出更具体的评析,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今天,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1]。当代教育需要有生命意识,把人的生命的整体性和生成性作为教育的内在依据,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具体个人”。正如钱理群教授所提出的理想中的“精神家园”那样,要呵护成长之美,把“黎明的感觉”还给学生,把“生活在自然中”作为一个重要教育命题提出来,保障学生的成长权利,培育一种“自由,创造的”青春精神,在引入文化之门中给学生一种“立体的生活”[2]。它意味着:学校文化应关注一所学校中全体教职员工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把学校教育介入到人的生命之中,在关注学校教育中人的操作性、技术性层面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关注学校教育中人的生命质量。这样,现代学校文化呈现出“自主、和谐、开放”的主要特征,为学校教育着提供不竭动力与创新源泉。

1、自主

现代学校文化强调学校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校自主性的发挥,使学校能自觉、主动地利用自身内外条件,独立支配和合理调控自身行为。在这种条件下,我们需要转变对学校的看法,确立一种师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共存的组织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学业成绩。在学习型学校中,校长们要思考采取哪些领导技巧来维持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实现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的——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其中,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发展为学生发展服务,学校发展为师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和平台。师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和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要资源,更是学校发展程度和水平的外部表现。学校、教师、学生、教育环境四者形成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的生态圈,学校发展目标设定立足于旨在系统地使总体资源得到增值,建构起系统的学校文化,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并融入学校全体师生心田,使学校文化呈现出生态美,从学习生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校园生活丰富度、学生成就感等方面关注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从工作预期、校园人际、工作待遇、专业成长等方面关注教师职业幸福感,从校风学风、学生学业负担、学生进步幅度、家校联系等方面关注家长满意度。

2、和谐

现代学校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强调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价值取向,贯穿到各种具体的学校文化形态之中。具体而言,它包含有三方面含义:一是意味着人是第一位的,物是第二位的,物是为人服务的。虽然学校硬件建设很重要,但必须从属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师生,为师生发展服务;二是意味着要注重突出“人性化”。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师生的合理需求要给予适当满足,如休息需要、活动需要、隐私需要和尊重需要等;三是意味着“人文性”与“知识性”共存,注重提升人的修养、品性和境界。学校是师生的精神家园,要引导他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应在把握文化传统基础上,把学校文化整体有机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一个自觉调整学校师生群体活动和各种力量关系的组织体系,使其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3、开放

现代学校文化强调把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看作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心态行为,还是物质层面的校容校貌、校舍建筑、文化标志物,还是制度层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组织机构等,都是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各个时期的思维习惯、社会文化的缩影;其次,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当学校文化形成后,学校成员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理想人格等精神要素,学校建筑风格、校园风景、设施设备等物质要素,以及规章制度、行为习惯等制度要素同样影响着社会文化。一直以来,人们始终坚信学校以“围墙”象征性地为教育活动圈出一片相对纯净、安全、和谐的生活、学习场所,从而保证了学校“净土”尽可能少地遭遇世俗社会的种种不良影响。然而,学校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们不可能把学校和社会人为地割裂开来。只有面对社会现实生活,学校教育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才能经受住惊涛骇浪的洗礼。我们必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机制,重新审视社区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实现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不断地走向融合和实现共同发展。

二、基于生命视野的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策略

现代学校文化要求打破传统的僵化、封闭状态,实现育人目标转型,使广大师生接受自由自觉的、积极进取的生存方式与行为方式,形成体现和谐价值观和教育本性的教育文化。

1、构建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着眼点,重视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价值,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和谐发展,应该成为现代学校文化的主旋律。要使师生从传统主体转向现代主体,必须求助于理性和人本这两大基本精神[3]。强调理性精神,要使个体不再满足于自在的“是什么”,而是以“为什么”和“应如何”的自觉态度来对待学校管理与教学,确立起理性、人道、民主、法治的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师生所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学校发展的点滴数据,而是学校发展中的有效信息,从而使他们能充分参与到学校改进工作中去;强调人本精神,要克服经验、常识、情感等因素对学校管理与教学活动的侵蚀,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活动目的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尺度,从而赋予人的活动以自觉的价值内涵。

2、凸显校本理念的人本管理

树立校本理念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学校领导者要善于创设一种人文化的校园环境,增加人文关怀和激励保障,学校领导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新型的“我—你”关系,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各方并不把对方看作是一个对象,而是看作与“我”讨论共同“话题”的对话的“你”,在理解中获得沟通与共享。学校管理者不再把师生仅仅作为被管理对象而加以分析,而是把他们作为学校发展主体来接纳,让他们对学校管理有话语权;师生也不再仅仅仰视学校管理者,而是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们进行对话,说出自己对学校管理的看法。特别是在师生之间,教师不再是仅仅把自己的观点、思想以及意见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进行反思,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有价值的选择,明确自身的社会价值。

3、基于学生需求开发学校课程

构建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应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活动。要重新审视学校教育中的各种活动,反思有关学校教育活动的观念与认识,树立新型的学校教育活动观,以教育情境的创设为基础,以教育生命的成长为契机,激活师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生命活力,使学校课程建设成为师生基于教育目标而主动互动、发展的动态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因此,“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识活动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4]。具体做到:①强调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且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网格状的相互作用方式;②强调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和过程均具有结构特征,并富有弹性,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学生;③强调教育活动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以及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生成性,充分展示师生教学智慧;④强调教育活动本身具有综合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生命价值和心理世界,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下转第58页)(上接第34页)的时空,创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情境。

4、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机制

当代社会打破了对新一代人只需掌握现有知识、技能的教育局限,要求教育促使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从而使人具备应对变化、不确定环境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同时为这种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新文化隐含着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就读学校期间价值“增值”的判断,体现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实现“成事”与“成人”的统一[5]。这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为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建立完善的教育内容、方法、模式和评价体系。

注释: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2]钱理群.营造我理想中的“精神家园”[J].教育参考,2008(6).

[3]廖冬梅.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6-5-20.

[4]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5]陈玉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是学校的追求[J]. 上海教育,2005(3B).

(作者: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师生生命活动
“活动随手拍”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麻辣师生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