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风踏浪立潮头 正是扬帆快进时

2009-12-24黄士力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1期
关键词:宁波全市发展

黄士力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宁波历史悠久,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发祥于此;文化底蕴深厚,天一阁系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商贸经济繁荣,拥有货物吞吐量居全球第4位的宁波港,并先后获得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优秀会展城市、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宁波素有重学兴教的传统,唐设州学,宋置书院,近代率先开“学堂”、创“女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地位的持续提升,宁波教育事业在不断创新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5年,全市普及初等教育;1995年,全市实现“两基”;2005年,全市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十一五”以来,宁波教育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和发展需要的教育”为中心目标,立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全力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目前,宁波市已初步形成了“人有所教”、“学有优教”、“教有所为”的教育发展格局,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立足和谐社会的构建需求,“人有所教”的局面基本形成

教育乃民生之基,充分保障人们享受教育权利、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权益,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近年来,宁波在教育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促进公平和公益性为导向,全力构建和谐教育,强力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努力保证每位公民都能接受基本均衡的基础教育,获得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教育条件和教育过程,并为之作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探索。

1、强投入,增加就学机会

199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科教兴市大会,确定把科教兴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一号工程”。10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工作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对教育事业给予优先关注、优先谋划、优先投入,全市教育总投入从2000年的32.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8.5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从21.2亿元增加到了83.69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得到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2345所,在校学生(幼儿)138.4万人,教职工8.8万人。全市学前三年纯入园率达到98.5%,“初升高”比例达到98.66%;在甬高校总数达15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超过1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中职教育也得到快速提升,毕业生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4%。以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为主的终身教育体系也日趋完善,基本构建起了市、县、镇、村四级成人教育网络,覆盖到城乡各个年龄段人群,2008年全市完成培训超过280万人次;民办教育创造了规范发展的亮点,全市共有全日制民办中小学(幼儿园)1224所,在校(园)生约30万人,并形成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办学品牌。总体来看,宁波市至“十五”末期已基本完成“夯实基础、做大规模”的任务,较好地解决了教育资源短缺和学龄青少年“有书读”的问题。

2、抓均衡,缩小城乡差距

一是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宁波市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以政府财政为投入主体,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要投入对象,切实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公共投入总量、投入公平性和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来源等问题。目前,全市中小学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已提高至小学每生每年450元,其中教育事业费拨款不少于100元;初中每生每年650元,其中教育事业费拨款不少于150元,均远远超过了省定标准。同时我市对农村人口比重较大、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象山、宁海、奉化等地持续实行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政策,仅2008年对这3个县(市)实施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总额即达1.3亿元。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成为“省教育强县”,132个可评的乡(镇)中,有130个“省教育强镇”。二是优化学校布局,合理配置硬件资源。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而合理配置教育硬件资源又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一方面按照“高中段学校向县城集中、初中学校向中心镇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每乡镇努力建好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要求,全面开展学校集约化建设,切实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目前,全市100%的乡镇已建成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中心初中。另一方面,按照“浙江省万校标准化工程”要求,结合宁波实际,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至2008年,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通过率达到80%,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达标率达到85%。三是加强薄弱学校师资建设,促进校际软件均衡。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宁波市针对农村师资相对薄弱的现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深入开展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和市“百千万”师训工程,高标准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在农村中小学重点提升培养百名名师,带领农村千名骨干教师,进而促进2万名农村教师发展。目前全市小学和初中教师高学历率达到87.1%和82%,均居全省首位。同时积极采取城镇骨干教师带徒、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挂职、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职称评审向农村教师倾斜等途径,鼓励中小学教师在区域内学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分布,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实现城乡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3、促公平,保障教育权利

一是分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2002年7月,宁波市颁布《宁波市对经济欠发达乡(镇)教育扶持实施暂行办法》,实行了“两免一补助”这一开了全国先河的政策,免除全市20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和片区3.3万中小学生的杂费和住宿费,同时对其中50%的学生家庭每年给予420元至560元的政府补助。从2006年秋季起,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免除杂费制度,2008年春季起又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当年全市减免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3亿余元,惠及全市60余万学生。二是深入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实现制度全覆盖,保障全体现,宁波市提出“不让经济贫困乡镇成为教育贫困乡镇,不让经济贫困家庭成为教育贫困家庭”,逐步完善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贫困学生的帮扶制度,努力使宁波籍贫困家庭学生入学无忧,就学享优,治学求优,切实保障他们受教的权利。我市率先对宁波籍贫困学生实行义务教育段免费教育;高中段具有低保证、特困证等相关证明,仍可享受费用全免;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大学资助3000元,现在已提高到5000元。目前,集“助、奖、补、减、帮、勤”于一体的帮困助学机制已日趋健全, 2008年全市有14万余名学生享受教育帮困政策,涉及金额1.48亿元。三是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从2006年起,我市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步免除了学杂费、借读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使他们与本地学生一样享受免费政策。2007年起,又启动实施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环境改善行动计划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五项行动计划,使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管理也进一步规范。目前在宁波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共有22.4万人,其中15.1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占全市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67.4%。

二、立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学有优教”的蓝图初步绘就

近年来,我们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特色化办学等举措,着力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综合竞争的实力和现代学校的魅力,不断提升宁波教育内涵与质量,努力实现“由大到强”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日趋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1、体制创新激发活力

制度创新是宁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命力。纵观宁波教育发展历程,把创新锲入教育的内核,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是宁波教育孜孜以求的目标;创新体制,激活机制,则是促进宁波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源泉和重要“推手”。从实施教育“民心计划”到尝试分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从大力发展高中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到扎实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从改革管理体制到创新办学体制,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到构建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等等,宁波创造了不少令浙江乃至全国教育界为之一振的亮点:1999年成立全国首家改制国有普通高校——浙江万里学院;2002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对经济贫困乡镇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建成全国第一个高教园区——宁波高教园区(南区);2005年创办中国大陆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举办的高校——宁波诺丁汉大学;2006年,出台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个民办教育地方性法规——《宁波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2008年,在国内率先制定《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2、开放办学提升实力

开放的教育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我市教育主动融入长三角,走向全国,面向世界,对外合作与交流规模逐步扩大,层次不断提高,模式也趋于多样化。2001年,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05年,由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办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开创了全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先河。2006以来举行三届甬港教育论坛,扩大与香港教育交流。2008年,我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引进高端培训机构,2008年底至今,已引进和正在洽谈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技术证书培训项目有20多个。同时,我市积极利用海外“宁波帮”和民间资本比较充裕的优势,大力吸纳社会捐资助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向我市捐赠金额12亿元,其中八成用于教育事业。1986年由包玉刚先生捐资2000万美元创办的宁波大学,20多年来共接受海外宁波帮各类捐赠4亿多元。

3、特色构建打造魅力

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办学规模、升学质量的竞争,更是办学特色的竞争。地方教育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竞争力,关键看它有没有别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东西,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比较优势。特色是“出色”的最大本钱,是打造竞争力的源泉。宁波教育在发展中不断锻造着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谋求更大的发展,“高教园区建设”、“万里教育模式”、“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高校面向地方办学、职校贴近产业办学、“一校一品”等都是宁波教育特色发展的典型。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市被评为“统筹教育资源,打造簇群专业”的最佳案例城市。

三、立足经济社会的服务需求,“教有所为”的理想渐成现实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的联系日益紧密,迫切要求教育提高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为此,宁波高度重视发挥教育服务功能,自2005年明确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目标,全力提升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在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实现教育自身转型发展。

1、大力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2005年,我市召开全市科教大会,提出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其核心是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学习服务能力。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按实绩动态新增5000万元以上专项用于建设服务性教育体系。2008年12月,市政府又专题召开全市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下阶段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目前,宁波初步形成了以搭建平台、项目引导为主要手段的地方政府管理高等教育新模式,学校、企业、政府三方互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官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与技术开发模式,以及“立地顶天”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

2、全力推进校企合作

十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建在职业院校的十大职教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全面建成,首批建在企业的4个实习实训示范基地也已正式挂牌,政府对每个基地给予200-250万元的奖励。在甬高校与500余家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高校教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常态,在甬高校教授、博士下企业年均近300人,2008年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益约10亿元。职业院校积极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型关系,通过“订单培养”、以企业命名联合办专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互聘师资等形式,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天集团合作的“多种模式实践,合作促双赢”人才培养模式入选了2006年全国十大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经典案例。目前全市职业院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的“订单”培养的班级有120多个,其中以企业命名的班级30个,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10个以上,有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9个,合作办学率在90%以上。2009年4月,我市启动了 “2211校企牵手活动”,组织40多所中职学校、120多所成人学校主动与企业、行业协会和社区建立紧密型合作机制。

3、努力完善培训体系

近年来,宁波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社会提供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培训服务。2008年,全市由教育部门主管的165家培训机构全年完成培训超过280万人次,其中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8.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次,农村预备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近3000名,企业职工各类培训33万人次,社区教育培训219万人次,社区教育普及率城区达100%,农村达70%,全市共拥有2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1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5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对宁波教育来说,是步履坚实、满载收获、令人难忘的昨天。展望未来,对我市教育来说,将是更加充满希望、充满机遇活力、充满改革和创新的明天。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教育回馈社会和服务人民的责任所系,也是时代和社会对我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宁波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能力,不断拓展教育服务的范围和内涵,把高水平、高质量、强服务能力和强贡献能力的教育带给宁波人民。

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波教育将继续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群众利益为重的发展理念,全力做好以下四篇文章:一是更加重视民生民意,全力保障教育公平,让不同人群“学有所教”,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更加重视教育服务,加快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从而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巨大潜力;三是更加重视教育内涵,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宁波教育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四是更加重视制度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优质化、国际化、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市,为适龄儿童青少年“读好书”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效服务。

(作者:宁波市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宁波全市发展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