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思考

2009-12-21苗昕平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母语英语教学语言

苗昕平

《英语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对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管理和控制观念能不能达到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不能培养学生自主、自觉、自律的习惯与能力,非常关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探索新型课堂管理模式谈一些看法。一、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及传统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教学活动必须遵从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因此要把英语作为语言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能力应该成为教学重点。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要形式。教师所讲、学生所“听”绝大部分是语言知识内容,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错误的。在婴幼儿母语学习中,没有一个家长是从汉语语法开始教育的,但传统的英语教学却以语法为纲,违背了语言养成和习得规律。其次,英语是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在外语学习初级阶段,母语这个基础既是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影响。有利方面是在母语基础上掌握的各种文化知识、能力素质(尤其是语言知识和能力)能够帮助学习者迅速理解和掌握外语学习涉及的内容,不利方面是母语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初级阶段外语学习者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的用母语思考理解问题。第三,英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具有工具性特点。我们传统教学中强调最多的是语言知识,忽视了学生自己使用语言工具自主开展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许多人,以应付各种考试为最终目的,常常是英语考试成绩优异,考试结束就将其束之高阁,根本想不起来应用,这是多年来英语教学、甚至也是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第四,师生互动交流有利于英语教学。一些教师把课堂管理、控制与课堂纪律混为一谈,缺乏师生交际互动,压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英语课变成了单纯的英语知识传授课,从根本上偏离了英语学习的目标,而另一种情况是,一些教师没有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表面上课堂活跃了,但教师对课堂缺乏必要的调控,使课堂呈现管理失控现象,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正确体现新课程理念。二、施教者必须转变的几个观念第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本”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我国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自主能力的发展受到压制,这对英语等外语工具的教学更加有害,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发挥,学了多年英语仍然不敢、不善、也不会使用,是非常可悲的。施教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生本”观念,培养自律的学习者。第二,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管理理念。“师道尊严”不仅在古代、而且在当前某些人的观念中仍然根深蒂固。对传统教育而言,控制、权威是教学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教师来说,一个班级、一个团队失去控制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那就意味着教师威信的丧失、教师责任的丧失。学生作为被管理和被控制的一方,要绝对服从来自教师等外力的管理与控制,此种前提下所谓的自觉学习,常常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自律学习,不利于其能力的提高。第三,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模式。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良好学习条件的提供者,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需要熟练的运用交往的手段与艺术,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从而达到增进学习效果的目的。然而,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学习的时间,占课堂总学习时间的60%以上,学生学好功课的关键是“听”得如何,所听到的却常常又是用汉语讲授的英语知识,外语听力很难得到提高。传统教学把课堂上的安静作为课堂管理的目的,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受到压制,课堂上不敢发言、不善发言、不会发言成了中国学生的常态。若这种情况不加改变,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创新力的现象是永远不能消除的。三、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平等、自由的沟通交流是交往的前提,教师高高在上或处在学生系统之外,对英语课堂教学是不利的。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这种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应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了,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为此,我采取了如下几类方法:(一)参与式教学。提前将课程内容、学习重点和要求提出,与学生共同设计课堂教学的形式,这种方法颇受学生欢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几年来我们试用了表演式、论辩式、抢答式、分组讨论式、演讲式、演唱式等多种教学形式,教学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的“听讲式”。课堂上随之出现了几种增加和几种减少的情况:课堂交流活动增加了——因为学生在上课之前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已经掌握了教学基本内容,有了共同的话题:语言运用的机会增加了——多向交流逼着你发言:主动思考、争先发言的情况增加了——课堂已经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加了——交流和运用必然会大大拓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语言错误出现的几率增加了——这正好给师生提供了另一种共同学习提高的机会:思想开小差的减少了——正在发言的人可能会突然把话题转向你,不集中精力就跟不上集体的思路;“哑巴英语”减少了——随着语言运用机会的增加,不仅提高了说的能力,而且锻炼了说的胆量:英语成绩差的同学减少了——这是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的必然结果。参与式英语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锻炼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激励和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回答:对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三)做好课堂延伸,关注时事,适时增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容。课本中的文章虽然经典,但常常没有发生在身边和眼前的事例生动、引人关注,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经与学生协商,我们采取了课前五分钟新闻播报制度:每节课前请五名同学分别用英语播报一条时事新闻,可以是本校和本班级的事件,也可以是重大新闻事件,可用简讯的形式直述事件,也可发表时事评论。对大家感兴趣的、反映强烈的新闻事件,还要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专题交流。在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开展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探索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与控制法,最终目的就是要完成《英语课程标准》所赋予我们的任务,达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等目的。

猜你喜欢

母语英语教学语言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