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权力异化理论及其制约对策

2009-12-18

财经界·下旬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异化利益权力

张 曦

摘要:公共权力本质上来源于人民,以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本文从恩格斯的文本出发,阐述了公共权力的历史变迁,公共权力与公众利益的辩证关系。涉及公共权力实际操作中的异化现象,提倡包容性、公益性的公共权力。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提出了制约对策。

关键词:公共权力公众利益公共权力的异化非政府组织

一、公共权力的涵义

所谓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从本源上讲,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的运行机制应用到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

二、公共权力的历史演进:从社会自治权到国家权力

从源泉上说,国家与社会形成的同时,公共权力也随之而产生。恩格斯考察和分析了国家产生前后的公共权力及其在性质和特征上的区别。他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很久就已经产生了公共权力,原始社会,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够,为了生存,他们依据地缘或亲缘关系聚居在一起。在此过程中,个别具有人格和强健身体的人在抵御外来侵袭或获取事物时的贡献最多,自然得到民众普遍的好感和信任,成为首领。首领基于社会合作的需要,依据群体成员的共同意志和一定的道德强制而形成一种社会自治权。这就是历史上最初形态的公共权力。人们借以调节生活中的争端和矛盾。但是,在“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中,一切问题都由氏族或部落的当事人自己解决,这时的氏族首领是名副其实的公众代表,酋长具有父亲般的、纯粹道德性质的权力,不具有强制手段。氏族的一切成年男女平等的享有表决权。所以,这一时期的公共权力没有与民众权利相分离,反而等同于民众权利。因为在当时,人们生活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氏族、部落,氏族、部落与相关的制度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都是自然赋予的最高权力,个人无论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都是无条件服从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讲,他们还没有脱掉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脐带。这种一定范围内的自我管理,即社会自治性公共权力,从恩格斯的考察和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原始形态的公共权力是人们组织协调和管理社会共同生活的权力,它产生的前提就是确认和保障自然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平等地位、民主权利,它的功能就是解决人们生活过程中的矛盾和争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出现,剩余产品的增加,首领和军事首长与穷人和战俘的分化,逐渐产生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对立。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利益对抗出现了。同时,由于各个人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通婚交易产生的联合体与战争频频出现,人口、土地和财富的大规模聚集,为国家权力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战争使得权力的聚集程度大大提高,军事权利、经济全力和政治权力围绕着一个中心力量聚集起来,逐渐形成公共权力的最高层次:国家权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权力是起源于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需要,因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凝聚和体现公共意志的力量,是人类社会和群体组织有序运转的智慧、决策和管理能力。

三、公共权力与公众利益的关系

在原始共同体时代,保持公共权力内部个体与整体的一致性是不成问题的。自人类进入私有制时代以来,由于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分离和对立,如何保持个体与整体的一致性就成为公共权力之为公共权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资产阶级的契约论、人权论,还是无产阶级的唯物史观都证明公众利益对公共权力的规定性和公共权力对于公众利益的依赖性。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共同利益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重复着整体利益对个体利益具有决定作用的价值真理,而对于个体利益决定整体利益的真理却视而不见。能否以全体成员认可的公正原则来对待各种不同的个体利益,乃是公权力能否成为公共权力的显著标志。公共权力对公众利益的促进作用是任何形式的公共权力的根本职能。

四、公共权力异化的现实意义及对策

社会变迁,一些国家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国家转变。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享廷顿认为:“一般来讲,不太稳定的社会比相对稳定的社会更容易出现腐败,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比传统社会国家的腐败更普遍。”的确,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政府对公共权力滥用,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社会主义社会,权力的来源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在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权力关系格局中,发号施令和服从号令均以是否有利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体现其意志为准则。因此,社会主义的权力运作和行使应该具有以往任何社会的权力所不可能有的群众基础和科学依据,使权力的公共性获得了制度保障。但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的权力腐败的问题,虽然不是以制度支持为特征的。但在表现方式上却与以往的制度条件下的情况一样。是一种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行为。公共权力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公共权力。如果公共权力发生异化,会使政府发生信任危机,失去人民信任,从而使国家面临整合和控制危机,国家的正常秩序就会遭到一种破坏,正常的权力体系就难于高效有序地进行。因此必须防止与遏制公共权力的异化,保障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M]

[2]马列著作选读(哲学)讲解[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12

[3]江涛,试论公共权力,学术论坛,2003,(6)

[4]艾克文,洛克的“公共权力”思想初探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8,4

猜你喜欢

异化利益权力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I Love You, Dear China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持刀人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