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能吗 划算吗

2009-12-14郑燕云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9年36期
关键词:甲鱼鱼苗雄性

郑燕云

甲鱼苗雄性率八成以上

湖南一养殖户号称具备人为提高甲鱼苗雄性率技术,业界认为有炒作嫌疑

近日,一名为“厦门甲鱼性别能够变,每年多赚一千万”的帖子在各大养殖论坛上引起网友关注。该帖称,通过控制孵化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甲鱼苗雄性率达到80%以上,由于公甲鱼较母甲鱼长得快、养殖效益好,因此这样的“特种苗”要比普通苗贵1元/只。

网友对此等新鲜事反应不一。这是天方夜谭还是确有其事?近日,记者专门就此展开调查。

销售方式不被认可

经记者查实,该帖信息来源于某电视台农业经济栏目,节目名为“性别能够变,每年多赚一千万”,介绍了湖南汉寿龟鳖养殖户陈信初能够根据客户要求,将同一批甲鱼种蛋孵化出85%的公苗,也能孵化出85%的母苗。

8月30日,记者与陈信初取得联系,他表示,通过控制孵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添加一种填充于孵化介质中的中草药秘方,经过60天左右的孵化,就可以得到雄性率80%以上的甲鱼苗,最高时可达到93%,“从2006年开始商业化生产以来从未失手过。”陈信初称,这样的“特种苗”比普通苗贵1元/只。

陈信初介绍,“特种苗”是根据特殊人群的需求生产的,因此客户在买苗前都要签下合同并先付定金。由于刚出壳的甲鱼苗暂时不能确定性别,在交易过程中,为了保证双方利益,养殖户购苗时先以普通苗的价格付款,等到第二年开春分塘,确定公母比例达标后,养殖户再补回差价,即每只苗多付1元;如果未达标,陈信初则按未达标比例赔偿养殖户损失。

“买苗历来都是当场款数两清,开春后再补差价手尾太长了”,养了十多年甲鱼的中山养殖户梁景峰首先质疑陈信初的销售方式,“他很有可能就是以普通苗价格出售”。梁景峰向记者解释,甲鱼苗下塘后还会有一定数量的死亡损耗,而且每个养殖户的管理技术不同,成活率有高有低。开春后再清点公母比例不合实际,因为这段时间内不确定因素太多,发生分歧后,很有可能双方谁都说不清楚,进而引起买卖纠纷。另外,开春后到实地一一核实公母比例也不大可能,这样花费的精力实在太大,业内人士都不会选择这样的销售方式,“这恐怕是个幌子,无非是想借此炒作一下。”

控制性别技术不成熟

中华鳖(甲鱼)隶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大量的科学研究显示,爬行动物的性别有两种决定因素:一是基因、遗传因子决定性别,二是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如今已确认所有的鳄类、大部分的龟类和部分蜥类的性别决定都属于第二种类型。

关于甲鱼的性别控制,国内已做过一些相关研究。早在1993年,河南省潢川县农科所谢万奎的研究就表明,中华鳖的性别决定受孵化温度影响。

然而,孵化温度对中华鳖苗雌雄比例的影响,国内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山东菏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系朱道玉认为,低温孵化的雄性比例比高温时低,27℃雄性比例是24%,而32℃雄性比例为88%;而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聂刘旺等人的研究结果却与此正好相反,27℃孵化的中华鳖雄性比例是64.1%,32℃雄性比例是34.3%。

聂刘旺告诉记者,孵化温度对甲鱼的性别决定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在科研界还没有定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研究结果,“甚至是相反的”。他认为,除了孵化温度外,还有其他因素对甲鱼的性别决定起作用,目前还没有研究能完全控制甲鱼性别并稳定下来,离应用于商业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珠江水产研究说陈永乐副研究员表示,目前定性定量地控制甲鱼性别的技术还不成熟,他也未见相关产业化研究的报道。

“炒作,这完全是商业炒作!”从事甲鱼孵化的业内人士在接受南方农村报记者采访时,均如此认为。据他们介绍,近年来,商品公甲鱼越大越值钱,养殖经济效益好,因此,许多养殖户对公甲鱼苗情有独钟,商家正是利用了养殖户这种心理,将公甲鱼苗比例达到80%以上作为销售卖点。但实际上公苗的比例到底有多少,目前无从考证,因为只有当甲鱼长到2-3两规格时,才可以分辨出公母,购买时无从“定性”。

据了解,正常孵化条件下,同一批孵化出来的甲鱼苗,公母各占50%。“公苗比例达到80%以上,根本不可能!”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中华鳖良种场,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麦炽铭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虽然有人通过相对低温(温度控制在30℃以下)孵化提高公甲鱼苗的比例,但最多只能增加5%-10%,可能偶尔一次两次有80%的雄性率,但都不具有可复制性。

特种苗效益并无优势

据陈信初介绍,尽管“特种苗”孵化时间比普通苗(45天出壳)长1/3,但其抗病力、成活率均比普通苗高,而且公苗比例比普通苗高出30%,经其实验对比计算,同样养1万只苗,“特种苗”的利润要比普通苗高出5万元,“养‘特种苗比普通苗划算,需求空间很大。”

那么,养殖户又如何看待所谓“特种苗”?“至少我不会买这种苗”,顺德水产商会龟鳖业委员会副会长陈小石认为,目前普通汉寿甲鱼苗售价由去年的3元/只下跌到1.2元/只,按“特种苗”比普通苗贵1元/只换算的话,何不用买1万只“特种苗”的钱来买近2万只普通苗呢?以公母各半来算,这样还能比“特种苗”多20%的公苗和80%的母苗。一业内人士表示,第二年开塘后将母苗卖了盈利,就可以留下100%的公苗养殖,最后还比“特种苗”多20%的公苗,利润更高。

一向对公甲鱼苗情有独钟的梁景峰称,他凭肉眼能够分辨甲鱼苗雌雄,准确率达到八九成,尽管愿意多付2-3角/只挑公,但苗场也不愿意,“都是一批一批买的”。对于所谓的“特种苗”,“我不会买,贵1元/只不划算,每只贵2-3角还可以考虑”,他的理由与陈小石如出一辙,对甲鱼苗雄性率能够达到80%以上十分怀疑。他说,近两年来,湖南汉寿苗的市场越做越烂,苗种掺假屡见不鲜,很多养殖户都受骗上当,现在又出来个“特种苗”,大家都很谨慎。

麦炽铭表示,商业炒作是没有用的,因为养殖户最实在,能不能赚钱,最主要看养殖成功率高不高、产量高不高以及生长速度快不快。“这么久以来,从来没有客户要求孵化‘特种苗,没这必要。”

“搞‘特种苗,在苗价格较高的时候还有一定利润空间,但现在行情这么低迷,根本没有优势可言。”顺德永盛甲鱼苗场老板罗擎宇说,“特种苗”出苗时间太长,与普通苗相比,缺乏优势。

猜你喜欢

甲鱼鱼苗雄性
大鳍鱊(雄性)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抓甲鱼
牛市或延续至全年,甲鱼接下来还会再涨一轮吗?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甲鱼变鱿鱼
饲料无酶褐变对雄性虹鳟鱼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黑鱼苗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
"保护雄性资源"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