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中地理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2009-12-12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知识组织教育

谢 生

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地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引导和组织者。

关键词:教育;知识;组织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52-01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地理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引导和组织者。受到该标准的启发,笔者于04春开始对所教的03级4班地理科进行分层教学,教学中采用分层设凝,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检查,分层辅导,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已初露端倪,有一定效果。

一、理论上的分层探究

地理是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大部分的地理问题是答案唯一,不可更改的。地理学科中的很多知识给学生以 “神秘莫测”的感觉,对只有少量地理知识的高中学生来说它显得高深。学生的地理基础水平、地理知识经验差异较大,智商,地理学习的努力层度,学科的兴趣爱好等因素产生了地理成绩、能力的优良学生,中等生,后进生,所谓优良、中等,后进生是相对的,可以改变的,理论上说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变成优良生,也可以全部变为后进生,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教学的目标是:减少后进生数量,提升优良数量和层次,全体学生学有所获,人人有进步。

分层要保证尊重学生,合服学生心理。这里的“分层”不是把学生分成好,中,后进的班级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优良、中等,后进三部分,分的结果不向学生公布,只由教师自己掌握。如果向学生公布那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更有甚者认为老师歧视他们,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不赞成分好、差班进行教学,分好、差班一般是按学生的各科的总成绩进行的分班。好班的教学从深度到广度都要进行拓展,好班中有因偏科地理成绩不好或不太好的,他们跟不上好班的节奏而变成了新的后进生,笔者经历过的多次以分好、差班进行的教学后进班的学生一半以上丧失学习积极性,少数地理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因为分到差班而更差,这是很多做班主任工作即使优秀的班主任也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一)分层: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地理考试成绩等情况对所教班学生分为优良、中等、后进三个层次,此分层不向学生公布,教师自己清楚就行了,这个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的成绩和平时解答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划分的标准为:优良层:学生不但能模仿,而且要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应用地理知识、问题的能力,少数学生有一定探究能力;中等层:能模仿,有一定的解题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不够强;后进层:不能模仿,或只能模仿,谈不上有地理能力。

(二)教学设计:这种分层最难就是教学关,怎么教,三部分学生都要顾及是不易设计的。①以教学大纲为标准,课堂设计以课本为主体,不拔高要求设置疑问,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着眼点,面向全体学生,中等学会,后进生基本学会为前提条件。②课堂设疑分层次:简单型,较难型,少许难度型,不搞齐答,分类对应抽答,优先超越层次答题(如后进生优先答较难型题目等),给中等、后进生更多机会,更多的表扬,赞许落在他(她)们身上。③课堂练习题目分层:分简易题(基础题目),较难题(有一点深度),少许难度题(探究类)。做哪一个层次的题目教师不硬性规定,考虑课堂容量有很多时候不设置探究类题目,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④合作学习:优良学生间相互参与,研讨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中等生,后进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地理技能要进行检查,其办法是由中等生检查后生,或后进生互相检查,不会的要讲解,到会为止,达成互相学习的氛围和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对后进生学好地理的关键,必须落到实处,检查时间既可以先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后进行。

(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是一堂课的核心,地理教育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置,驾御、调节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问题设置的趣味性,引导学生的积极投身参与到学习地理的活动中来,严格把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

(四)课后作业:分三个层次,简单类,较难类,有时也有难度类。学生可自主选择布置作业中的题目,较难题有记号,可全选简单类,也可全选较难类,还可以选一样选作一点,对降低层次解答题目的学生要时时予以纠正,作业题目不在多,而在精选,不能让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困乏,昏昏沉沉,从而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反感情绪。

(五)课后辅导练习:以落实中等生和后进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优良学生要加大训练其深度和广度,对优生要给予有一定难度和研讨类问题,以拓宽这部分学生的视野。

(六)张扬个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注重一题多解,使学生掌握地理问题的一些共性和个性,从而探索出解决地理问题一些规律。一位大学生在参加英语演讲时两次忘记了本以记熟的演讲稿评委没有给分数,他伤心之极,演讲完毕后,当评委的一位教授给了这位演讲者一次机会,他精彩的演讲获得听众喝彩,他虽然没有分数,但他战胜困难,获得了自信心,同样,老师要给学生增强自信心的机会。

猜你喜欢

知识组织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品三口而知味
爱与知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