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六步曲”

2009-12-12肖汝平龙文华

新一代 2009年10期
关键词:营造氛围

肖汝平 龙文华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即创新的导语设计;营造美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手段;注重知识的嫁接迁移;精巧的板书设计;精心的作业设计等“六步曲”。来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践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六步曲;设计导语;营造氛围;优化手段;嫁接迁移;巧设板书;优化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040-01

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教育创新应从课堂抓起。那么,如何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应做好如下“六步曲”:

一、创新的前奏——设计导语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优秀的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说开头应该短小精悍,神秘动人。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所以导语是引入新课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的关键。如果老师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导入点先声夺人,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学习前提。如上《斑羚飞渡》可以采用美国大片《垂直大限》:讲述一家三口人在攀登悬崖时突然发生意外,绳索的钉子从崖缝里崩落,随时都有可能脱落,三口人危在旦夕,为了减轻绳索上的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割断自己的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也可以用一段有感情的话语来感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兴趣,才能使他们活跃思维,愉快地学习新知识。

二、创新的条件——营造氛围

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使他们有创造的动机和热情,应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富于创新精神,勇于探新求异,提出创造性见解。如:在学习《爱莲说》时,有的学生对“淤泥”却大加赞赏,认为“如果不是淤泥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丽的荷花?更值得称道的是,淤泥总是一声不响,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是千百年来背了个肮脏的恶名,也无意争辨,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还有的同学以作者对世人追求富贵的风气有不同意见,认为“富贵有什么不好,难道还要追求贫穷不成?”这些理解虽难免有些以今律古,但是对学生看出的这些新的见解是求异思维,是创新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应该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创造意识,消除创新的心理障碍,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创新的激发——优化手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深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互联网络包罗万象, 溶“上下千年”于“分秒瞬间”; 化“纵横万里”于“咫尺之间”。传统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生动有趣了。学生们走进多媒体教室,多彩的画面、迷人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图形动画、清晰的教学流程、新奇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与创新,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创新的升华——嫁接迁移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孔子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最主要是要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只有把课内知识学透再加以利用到现实生活工作中,这样才是真正的学懂学会,才会创新。如在上完《喂---出来》后可以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文中说:“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露出一个黑洞,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你能从生活中再举出一两个人们乱丢、乱扔垃圾的例子吗?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再如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上,学生也可以进行写作题材的嫁接与迁移。

五、创新的乐章——巧设板书

教学是艺术,给人以美的体验和熏陶。板书就是艺术的体现,是教师根据需要把教学的主要内容浓缩为具有逻辑联系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课文结构或图表形式,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理解、储存、应用信息的视觉渠道,是提高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桥梁。传统的板书设计 “多而滥”、“单而呆”、“乱而繁”,这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因此,在板书设计上运用一些创新图表往往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创新的阵地——优化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要精心为学生设计作业,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1、围绕目标,突出重点。题不在多,但求精彩,更在于做的质量。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作业设计,要注意突破单一形式,注重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引进作业中,让每道题对学生产生诱惑力,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在兴趣盎然中动脑、动口、动情、动手,让他们觉得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3、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所设计的作业,要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开发学生的潜质,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综合、学会迁移、学会开拓。4、分层设计,体现个性。这种设计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性地做题,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5、结合实践,注重运用。离开生活,孤立地进行文字技巧的游戏,无异于“纸上谈兵”。练得滚瓜烂熟的内容,到了生活中,却不适用了,成了典型的高分低能。

培养新世纪的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教育。

猜你喜欢

营造氛围
如何营造初中语文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探析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低年级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做好教学工作应把握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