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新探

2009-12-10李蕙羽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

[摘要]文章以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为视角,重新审视已有观点并探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应对此问题的新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 职业胜任力

[作者简介]李蕙羽(1973- ),女,广西灵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广西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164-02-0164-02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受到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这个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近段时间以来,“人才过剩”“就业难”问题造成很多高校毕业生焦虑,家长担忧,甚至在社会上产生了新的一轮“读书无用论”,这给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的稳定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寻找新的有效应对策略意义重大。

一、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观点及重新审视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观点

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扩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同时也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凸显了高校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失衡,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①二是政府、高校、用人机构的原因。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与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之间不适应,人才就业管理体制落后与不合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不健全,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就业歧视,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不明确;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等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用人机构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则加剧了这一问题。三是作为就业主体的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 就业观念陈旧,择业期望值高,诚信度下降、“跳槽率”高等。

以上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的观点基本上涵盖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必须关注的几个比较重要的层面,涉及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几个责任主体,对把握就业难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更侧重于就业问题的外因,即使涉及毕业生个体的内因,论述也较空泛。从总体看,这些观点未能清晰解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对此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观点的重新审视

1.关于扩招引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从表象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似乎是高等教育扩招致使人才过剩的结果。不可否认,高校扩招与就业难有一定的关系,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相对增加了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但高校扩招并不导致就业的必定困难。袁祖望教授曾撰文指出,高校毕业生难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能直接归因于高校的扩招,即使不培养大学生也会有失业存在。②试想,如果没有扩招,将有几百万学生失去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他们面临就业问题就要前移好几年。也就是说,即使不扩招也会出现失业的问题,扩招并没有“扩”出更多的劳动人口来,更不是制造失业的“祸首”,而是缓和失业的有效途径。另外,为了保障大学毕业生有足够的就业岗位,人为将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缩小,复归到精英教育的单一化模式上去,显然是与当前国内和国际的新趋势以及教育公平相悖的。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认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暂时的困难,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决不能因为这些暂时的困难而放弃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大战略。③

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论述人力资源时曾说:“资本和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和经济政治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因而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④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要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而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是最主要的方法。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赢得发展,才能及时应对变化、调整战略,更是人才资本增值的最佳方法。⑤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正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蓄人才。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高等教育投资的私人收益主要体现在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后所获得的终身工资性报酬增加值及带来一些心理收益,比如更高的社会声望、更美满的婚姻、更高的艺术鉴赏力等。⑥也就是说,经过高等教育的训练,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都得到加强,假使他们在一次性就业时工作不是很好或没有找到工作,这只是暂时的,并不表明他将来工作不好或找不到工作。

所以,高等教育扩招是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提高就业个体人力资本、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是制造教育资源浪费、就业矛盾、就业困难的源头。

2.关于就业问题中几个责任主体——政府、高校、用人机构的责任问题分析。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不是职业训练所。在当前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即使是职业训练所也不能和用人需求形成无缝对接,何况是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另外,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的矛盾,即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性。⑦也就是说,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短期内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现象是总会存在的,高等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对就业难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不是关键作用。

从我国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到2050年中国劳动力资源依然在8.5亿以上。由于人口尤其是劳动力人口数量是在过去15年人口内在变化中形成的,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资源总量丰富的秉赋不会很快消失,而且已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的一个长期的趋势和特点。⑧我国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与人才供给数量和结构之间的不适应总会客观存在。即使经济结构、人才就业管理体制、用人观念等都进行了调整,但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造成的就业高压态势依然会长期存在,就业竞争激烈程度还是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前文关于政府、高校、用人机构的责任问题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但仍是治标不治本。

3.高校毕业生个体的责任问题分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学而优则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要转变这一观念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另外,大学毕业生是理性经济人,追求高的经济收入、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是一个理性经济人正常的心理动机。⑨而用人单位总希望优中选优,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属于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即使在国家政策、教育体制等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之下,就业矛盾依然会极其突出。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社会经济形势、政府相关政策等影响就业的外部因素总是动态的客观存在,从毕业生角度来看,这些影响因素都是不可控变量,也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在此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其实是大学生之间的竞争问题,并最终归结为大学生职业胜任力高低的问题,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当然,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基于职业胜任力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

美国麦克莱兰教授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指出胜任力是指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特质或动机;是可以区别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可由实证而得的,不易造假也不易模仿的特质。一个职位的胜任力模型要素是一个KSAOs系统,即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能力(Ability)和其他因素(Others)(包括人格在内)。⑩

廖昌荫教授提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观”,并提出“高职教育可以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具体化为:培养企业(组织)所需要的、符合相应胜任力模型要求的、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人才,这正是高职教育的目标”。 进一步提出“高职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要以企业的实际职位为基础,也就是要以企业相应职位的胜任力模型为基础。只有以企业相应职位的胜任力模型为基础选择和确定的高职教育内容及其所设计的课程体系,才是真正有效的”,并进一步研究,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职业化的观点。

这个研究给高校作为责任主体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带来了启示。近年来,各高校都明确了培养目标定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体明确,但具体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却未完善,很多高校现有的人才质量标准与毕业生将来就业岗位胜任力关联不够紧密。以某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为例,其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教学研究人才;主要课程设置有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初等数学研究等。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究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标准没有体现。学校对该专业培养质量主要以几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衡量,众所周知,考试大多着眼于理论知识,而现实是用人机构相应职位的胜任力模型所包括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问题,甚至有时候理论知识的问题并不是其中最重要或最关键的问题。 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要建立基于职业胜任力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明确培养对象必备的职业胜任力,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适销对路。

具体来说,首先,高校要明确办学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同一类型或层次的学校中办出特色和优势,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这需要高校在对社会需求进行超前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培养目标的规格,即根据自己的地域特征、办学层次、行业特点等情况,深入研究自身的情况并分析社会的需求,客观地找到自身的定位。 其次,高校要清晰明确各专业相对应的岗位职业胜任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培养目标、学术取向与标准、课程选择与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建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与相应KSAOs系统相对应的教育内容体系及课程系统,将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取向与职业教育取向相结合。

(二)锻造职业胜任力是高校学生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 或者说是职业胜任力的竞争。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内因起着主导作用,其主体是大学生自己。只有大学生自己认识到就业难问题的根本症结,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有可能。

从某个意义上说,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表面上是难在毕业时的“终点”,实际上是难在整个大学生活的“起点”和过程。 大学生应该从一入校就开始着手职业生涯规划,认识自我,认清形势,做到知己知彼。以就业为导向,正确对待个人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寻求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一致点,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寻找合适的就业空间,正确定位,进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大学生涯中,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根据高校建构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明确需要具备哪些获得工作、保有工作、做好工作的能力。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利用一切时机和场合,不断地完善自己,强化实践学习,建立动态的能够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定向调整的知识能力结构,保持知识能力结构的弹性。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提升个体人力资本,增加就业筹码。这些是大学生个人能否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政府及社会各界强化服务意识,搭建提升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平台

2009年6月5日至7日,温家宝总理在西安调研时谈到:“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前途……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企业、科研单位扩大招收规模。”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行为。作为责任主体之一的政府,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意识,在经济结构调整、就业政策制定等各个方面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切实的服务,同时加强服务的执行力,确保各项服务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用人机构等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就业机会,并积极参与到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工作中来,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

[注释]

①刘文,周立群.扩招引起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1):43.

②袁祖望.走出高校扩招的认识误区[J].现代大学教育,2001(5):35.

③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中国高等教育,2003(Z1):9.

④高慧.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开发[J].西北人口,2001(4):4.

⑤王晓丽,等.加入WTO我国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及高校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5(2):61.

⑥洪成文.大学生就业难催生“三大趋势”[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9(8):12.

⑦王晓平,胡娇.大学生就业难之症结[J].中国成人教育,2009(7):21.

⑧童玉芬.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形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8(1):14.

⑨胡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辨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8):68.

⑩ 廖昌荫.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内容和方法[J].中国职业教育教育,2007(27):13,13.

廖昌荫.人力资源视野中的高职教育目标和对象[J].北京职业技术教育,2006(36):14.

廖昌荫,严红梅.产学研合作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的初步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18.

丁振国,赵频.谈高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责[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34.

王树岩.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9(6):92.

王树岩.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观念与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09(3):111.

赵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西安调研大学生就业[EB/OL].http://jjckb.xinhuanet.com/gnyw/2009-06/08/content_162434.htm,2009-06-08.

猜你喜欢

高校毕业生就业
就业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工作探索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