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2009-12-09马国顺卢志同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措施

马国顺 卢志同

[摘 要]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全新课题,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突出了教育创新性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新时期开展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中国的创业教育在国家、高校、社会和学生诸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尽快完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建立创业实践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5-0107-(04)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因此,高校应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充分重视并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当前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

创业教育,也叫“企业家精神教育”和“创业精神教育”。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指出:“这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所享有的同等地位。”它给创业教育作了如下定义: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指进行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其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1995年该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求职和创造新岗位。1998 年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中强调:“在高等院校,必须将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他们不仅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职业的创造者。”[1]

(二)创业教育在国内外的开展情况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都普遍开设有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创业教育是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的,除了开设创业课程外,学生还按自己的兴趣选学某些职业技术技能。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必修10个学分的职业教育课程。在欧美国家,创业教育已经相当普及,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项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一般占到20%至30%,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中国的创业教育是伴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推开的。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举办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1年创业教育开始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必修内容,2002年4月,教育部在9所高校启动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纳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这是中国创业教育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创业教育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上都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此方面还需下大气力加强研究和实践。

(三)中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高校的扩招,中国内地高校在校生规模已达到2 000多万。2009年中国内地高校各类毕业生达610万,这几乎相当于瑞士一个国家的就业人口。2008年以来,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就业岗位明显减少,高校面临着很大的学生就业压力。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大学生自主创业将成为重要的就业方式。2009年6月,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的北京高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由此可见,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非常高涨;另一方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行业及从业人员的质量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适应知识经济和入世后的挑战,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2008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号),其中明确提出:加大创业教育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2009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教思政厅[2009]1号)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在创业教育方面,要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和培训,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政策,培养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水平。因此,可以说创业教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当前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也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新型人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出和开展, 也为教育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必将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二、目前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现实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国家层面

一是对于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较少。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经济管理领域对创业领域的重视不够,导致中国对于创业相关问题的研究也相对较少,难以发挥对创业有现实意义的指导作用,国家所提供的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也不完善;二是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集中体现在即将就业的毕业生身上,“文凭高,能力低”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中国高校大量的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或者有创业意识无创业能力、有创业能力无创业环境的局面。

(二)高校层面

一是创业教育观念落后,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教育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学校的创业文化氛围不强。二是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在国外,讲授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但在中国由于传统教育体制下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对教师创业实践要求不高,使得多数教师是学术专家出身,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三是教学保障体系不完善,高校缺乏培育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还比较滞后,各高校主要通过举办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形式来实现创业教育,并没有将其融入高校教育体系之中,这就导致创业教育的影响仅仅局限于部分大学生,更多的大学生空有创业激情却内功不足,最终对创业望而却步。四是创业活动流于形式,一些高校虽然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多数学生学知识为比赛而比赛,很少真正将计划付诸实施。[2]

(三)社会层面

一是社会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二级市场尚在酝酿之中,创业融资相当困难;二是社会普遍对大学生创业缺乏认同并存在偏见,认为创业风险太大,一般人做不了,认为谋求一份稳定职业,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是就业的正当途径。也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因为水平低无法就业而创业,由此,社会对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支持自然也就很少。

(四)大学生层面

一是就业观念落后,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够。很多大学生仍然坚持“学好专业知识,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就业理念,对自主创业、参与创业教育缺少认同感。二是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数量相对稀少,而且成功的比率也很小,从而导致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是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只有部分大学生涉及生命科学、发明创造等高科技领域,相当一部分是从事快餐连锁、网络销售等创业活动。

三、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

目前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高校层面和学生个人层面的原因,其解决的最终落脚点仍在高校。高校作为推动创业教育和承担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要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全新的人才培养内容和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系统地设置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重视实践环节,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建立创业激励机制,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一)尽快完善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整合创业基础知识教学

创业基础知识教育,即经济、经营、管理类的基础知识讲授,这是学生进行创业所应有的基本知识结构。目前,国内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但针对大量的非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基础知识教学,从课时量的要求、知识的系统性上尚缺乏简明实用的专门教材。整合创业基础知识,编撰知识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系统、课时量合适的专门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2.强化创业能力培养

笔者把创业基础知识以外的关于创业教育的内容都归到创业能力的培养范畴。关于创业能力的分类或者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按照能力的概念把创业能力按功能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就是对创业信息获取的兴趣、态度以及对获取信息的辨析、加工和应用。对创业认知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来实现,通过社会发展形势分析来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感、认同感和紧迫感,培养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洞察力、辨别力和创新能力。操作能力主要是一种技能培训,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公司运营的政策性法规程序,掌握融资的一般渠道,理解并运用国家和地方的创业政策等。社交能力包括的内容较多,如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等,这是目前严重影响学生创业成功系数的重要因素。社交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这三种能力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互为依托又相互包含的。

3.优化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创业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承担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创业必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互动式的教学,从思想上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去从事创业活动。因此,高校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同时,还应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质的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创业实践,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大量的案例教学是做好创业教育的法宝;另一方面,聘请一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企业家,主管企业的政府官员,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不同层面的成功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和企业法律顾问担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创业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优化扩大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4.专业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高校在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强化、挖掘、融合创业教育内容。在理工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要结合创业教育把本专业所在的产业领域状况向学生介绍,比如本行业产业的前沿技术、技术难题、发展方向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本行业的地位等等,提升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创业的积极性和目标的明确性。在“两课”教学中,应结合创业教育宣扬自立自强意识、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社会精神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志品质,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目的。

5.改革完善教学和评估机制

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大力改革和完善学分制,给学生更大的自我安排学习和自我完善的空间。提高能力测评项目比重,营造一个开放宽松、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育人环境和创业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与专长,使学生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在学生评价方面,不仅要看专业课成绩,更应强调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机构设置方面,设立独立的创业教育教研室或研究机构,把创业教育当作一项基础教育来抓。

(二)大力推进创业实践活动

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载体除了课堂教学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就是创业实践活动。目前,高校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创业模拟实践,它发端于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引入的“创业计划竞赛”,即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大学生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这一赛事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并在各高校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此项赛事对推动高校的创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团中央、中宣部和教育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联合推动的一项工作,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深入厂矿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勤工俭学、见习参观,此项活动使大批学生受到了创业知识训练和创业精神教育。

三是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或者设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对学生创业发挥孵化器作用。有创业意愿并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可以申请入驻科技园或者学生创业中心,学校在业务指导、启动资金、政策优惠等方面予以扶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种形式以其实战性强、风险小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这三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为高校进行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高校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多地开发创业实践资源和渠道,把创业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和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教育,参与创业活动,使学生获得创业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高自身创业基本素质的热情,锻炼造就出一批未来有作为的创业者。

(三)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历来为高校所重视。中国高校要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是一项重要任务。第一,高校要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固定下来,在学生、教师心目中建立创业是未来发展必由之路的观念,这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共有观念。第二,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使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第三,要通过树立、宣传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典型,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第四,通过邀请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或者创业研究专家来校开展讲座等交流活动,让大学生更多地接受创业文化熏陶,由此“就会进一步唤醒广大师生的创业意识和欲望,崇尚创新冒险精神,倡导创业理想,树立创业信念,充分激发师生实施创业教育的热情,不断激励学生提高自身的创业基本素质”,[3]从而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建立创业实践激励机制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进入到全面实施的阶段。在推进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和教师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对在校大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给予资金支持,政策保障,将学生所取得成绩与综合测评挂钩,与奖学金和各种评优挂钩;对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给予重点扶持和鼓励,对于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与活动,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中树立创业教育理念,把全面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只有这样,中国高校才能适应时代潮流,抢占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 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32.

[2]陈莉.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1):162-163.

[3]石英姿.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3):54-56.

[责任编辑:夏畅兰]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高校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