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的士气

2009-12-09刘诚龙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11期
关键词:士子士气万历

刘诚龙

文死谏,武死战,是文士与武士各自的修气之道。究其言,武死战者比文死谏者要多,文气卑弱,武气刚烈,基本如此;文人死谏而声名卓著者,唐有魏征,明有海瑞,其他各朝各代也都有,只是不太为人关注。唐朝为什么会出现魏征?海瑞为什么会出在明朝?如果说魏征之出,全赖人主,全赖唐太宗的所谓开明;那么海瑞之出,则全赖士气,全赖明朝士人群体孕育而出的刚强文格。

明朝方孝孺是一位大文士,也是一条大汉子,面对残暴的朱棣要诛其九族,他昂然不屈,铿然道:“诛我十族又如何?”方孝孺被诛,时人叹息“读书种子绝矣”,其实,明朝读书种子并没因方孝孺而绝,相反,明朝的文人士气续接方孝孺之气而气贯明朝之长空,他们以士大夫的使命感相标榜,以古君子的人格风范相砥砺,忠直敢言,铿锵谠论,虽遭碎首分身而前赴后继。可以说,明朝士大夫之雕像不是独秀峰,而是以群雕形象群峰争峙。

明武宗是个特别荒唐的主,他多次以出征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正德14年,他听说宁夏“有战事”,十分兴奋,给自己戴了顶朱寿大将军的帽子,准备亲征。看到这个荒唐主要把战争当儿戏玩,当猴戏耍,齐刷刷,一个文臣跪下去,二个,三个……文臣次第跪了下去,都来文死谏;明武宗把目光转向大学士梁储,叫梁给他起草任命文件。梁冷然道:其他事皆可顺从,此制绝不起草!明武宗勃然大怒:如不草拟制书,当吃此剑。梁储威武不屈:臣逆君令,愿受死;倘若臣草制,臣死不敢受命!

武宗时太监刘谨一手遮天,但与明末魏忠贤干政大不同,魏氏蔽朝,士大夫多去拜干爹,刘谨当道,士大夫则是以死抗争。刘谨将大学士刘健、谢迁排挤出朝,南京、北京两京21位言官,或联名上疏,或单独奏章,奋死抗辩,21人全部杖死阙下。杀了言官后,还有言官来。有蒋钦者,沿着21位言官之道,又踏上了死节之路,他先是被廷杖,屁股被打得稀巴烂,还被削职为民;没三天,他又上书了,剑头依然直指刘谨,屁股又打得稀巴烂,关入牢狱;到了牢里,伤疤未好忘了疼,没三天,又是奋笔之书,据说在写此疏的夜晚,灯下微闻鬼声来自墙壁,蒋钦整肃衣冠,“果先人,盍厉声以告”言未了,那声音益大,蒋钦慨然而叹:“死则死,此稿不可易!”此稿一上,死期果到,三天后死于狱中。

在明朝,不惜身死而蹈气节的,并非个别,他们有其他朝代里难得一见的奇观:在皇权的威压下,倒下去,不是一个一个地倒,常常是一群一群地倒。明武宗“北战宁夏”之后,又要“南征朱宸濠”,又有一百多人静坐,示威,跪了几天,因此而死者11人;嘉靖年间,发生了一次礼仪之争。嘉靖不是以太子身份登位的,而是以武宗堂弟继承大统,换句话说,他是皇帝,他爹没当过皇帝;嘉靖登位第7天,提出给他爹兴献帝名号前加一个“皇”字,去掉“本生”两字,这引起了列班文臣的坚决反对。嘉靖多次下令,叫文臣如此操办,文臣都顶着不办,弄到最僵的时候,朝官220人,齐刷刷地跪于左顺门,齐刷刷地哭声震天,让大男人跪可以,哭可以,掉头可以,就是皇帝这个命令不可以执行。220多位大臣啊,嘉靖朝廷有多少大臣?这220人里,有134人被抓,下了锦衣卫牢狱,80多人被命待罪,最后8人充军,180多人被打屁股,17人被活生生打死。

明朝士子群体抗谏,大规模的有三次。武宗朝死谏南征,嘉靖朝死谏礼仪,万历朝还有一个死谏国本。太子之废立,一直是皇朝的国本。万历有长子朱常洛,但他不太喜欢。他喜欢的小婆娘郑贵妃给他生了个儿子朱常洵,为了讨好郑贵妃,万历准备换太子。这就引起了文臣与皇帝的大规模长时间的剧烈冲突。当时比较温顺的首辅申时行在这问题上也绝不含糊,以内阁成员集体辞职“要挟”皇帝,屡次迫使万历将其“领导意图”放回肚里去。这次国本之争,历时30多年,群臣奏疏成千上万,最后以六七位阁臣撤职,一百多位大臣降职的惨重代价,赢得了胜利,保了“国本”!

一个士子倒下去,十个,百个,千个士子站出来,明朝士气就是这样刚烈,这样延绵,历数朝代,谁有明朝士气旺?所以明朝出现抬着棺材去骂皇帝的海瑞,实非偶然。

明朝皇帝,除朱元璋与朱棣比较强势外,其他都是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一个比一个荒唐,一个赛一个平庸。但是,明朝在历朝历代里,还算是一个有作为的朝代,论疆域,论经济,论军事,论外交,都不算是弱朝;万历几十来年不上朝,而国家机器依然不断运转,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皇气卑弱,而士气鼎盛。让皇帝歇菜去,让士子治大国若烹小鲜,在皇权里,这似乎是相对民主与相对理想的状态,最怕的是皇帝一人独霸而群臣万马齐喑。

猜你喜欢

士子士气万历
赶考步履不停
中国女排:一支超越世代的队伍
“良知”的颜色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五代时期士子入宋对宋初公文文风的影响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四气”管理,班级呈新貌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美军士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