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心理学视域下儿童礼貌言语行为之养成探析

2009-12-07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性儿童

张 丽

【摘 要】礼貌言语行为存在于各个不同群体的文化中,受一定的交际规则指导和约束。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是由其所在群体文化的引导和儿童个人的心理建构而获得的,主要受到家庭、学校及社区构成的三种不同特征的微观文化环境的影响。应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挥群体的引导作用,并让儿童了解礼貌行为的意义,促进意义的内化,使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儿童 礼貌言语行为 文化性 文化心理学

一、礼貌言语行为的文化性

礼貌言语行为是人们社会交际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种各文化群体共有的社会现象,受一定的交际规则指导和约束的。文化不同, 语言不同, 交际行为和礼貌语言也必然有别,指导言语交际行为的规则也会千差万别。群体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人在礼貌用语及礼貌行为选择上的差异,因而存在着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礼貌原则。同时,同一的社会文化群体、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因文化的发展变化也会有着不同的礼貌原则[1]。

如中国社会礼貌规范要求人们采用各种敬称语和称谓语,以显示对别人的敬重和礼貌,如“令尊”、“令堂”、“大名”、“大作”、“贵姓”、“贵府”、“高见”、“高足”等等,而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说话人则可以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称呼对方,甚至直呼对方的大名就可以满足英语社会规范的要求。又如 “尊敬”的行为表现,在哥伦比亚mestizo社区,儿童尊敬成人的行为表现为能够静坐,不在成人面前乱窜,在与成人说话时不能看成人的脸。而对于欧洲或北美国家的社会交往规则而言,这样的行为(缺乏眼神交流)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或是异常情况(如自闭症)[2]。

由此可见,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虽然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方面本质上具有共同性,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生活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群体的人们的礼貌言语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对礼貌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因其群体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礼貌言语行

为的差异性。

二、儿童礼貌言语行为的获得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文化是指一种符号中介,是个体内或个体间有组织的心理机能系统的一部分,发展中的人类个体及其周围世界都是文化现象,依赖于发展过程中对符号的建构。由此瓦西纳在《文化和人类发展》一书引言中就提出,“人类心理机能——一旦自发展中产生——其性质是文化的,其发展受到文化的引导和个人的建构。” “个体自出生之日起便浸淫于人类的文化之中,其发展主要就是学习着以符合社会文化期望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可以说,个体一生中是通过使用符合创造了自己,我们所有的感受、思想、渴望和行为等在本质上都是文化的[3]。”儿童礼貌言语行为是儿童对其所在社会群体的文化这种符号意义的内化,并将意义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投射,也是儿童受到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的影响而规范化的一种文化模式。可以说,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是由其所在群体的文化引导和儿童个人的心理建构而获得的,是儿童与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

(一)群体文化的规范

每个社会文化群体都会建立有自己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规定了人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这也是由社会文化组织对人们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其生活环境的期望决定的,不同的文化组织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这种期望或评价引导着个体行为的发展方向。如在欧美文化中,认为对曾经得罪过自己的人“怀恨在心”、念念不忘,这不是善的本分。但在提倡记家仇的东方文化圈里,个体人不仅鼓励要有报仇之志,还要以杀敌报仇为荣耀,“有仇不报非君子”,否则自己在父老兄弟面前会把脸丢尽。

儿童是未成熟的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儿童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对其礼貌言语行为的获得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其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习得的,是在集体文化的调节引导中不断使自己得到发展,从而使其行为表现出一定社会性,其发展也是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二)个人对符号意义的内化

各种社会文化信息为个体的发展指引了方向的同时,个体也会积极地分析信息,并对这些“输入的文化信息”以个人全新的形式进行重新整合。这种对信息的分析整合是个体与其文化环境的共同建构,更是儿童行为发展的个人心理建构过程。这也是文化的双向传递,在文化传递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地改变着文化信息。如儿童对礼貌的理解,从言语或行为上,礼貌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到行动中儿童礼貌的表达也是各不相同的,主要取决于儿童生活周围的微观环境及儿童对礼貌言语行为这一符号的理解,由此而进行的意义构建,表现为的不同个体对文化的重构。

三、 儿童礼貌言语行为的培养

(一)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挥群体的引导作用

任何个体的发展都是通过社会化的完善而不断成熟的,对儿童而言,主要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及社区构成的三种不同特征的“亚文化”中, 正是这些文化以其独特的特性对个体施加着各种影响, 而个体也从中接受不同的文化规范, “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 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取得社会人的资格” [3] , 完成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礼貌言语行为是文化社会的产物,其获得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完成的。儿童最初的礼貌言语行为的获得主要就是来自微观文化环境的影响。

首先,要培养儿童良好的礼貌言语行为,成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氛围。儿童是在群体文化的引导规范中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的,对儿童来讲,应从最基本“对不起”“谢谢”“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的使用开始,逐步给孩子建立礼貌的规则。

其次,家庭、学校、社区应有一个统一的礼貌言语行为标准,如同在安全方面对孩子的限制一样,应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明确的限制。在儿童的道德感还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应该让他们学会在规则的基础上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第三,当儿童刚开始学习运用这些礼貌言语行为时,应给予相应的回应。学校、家庭、社区应形成教育的合力,在统一的行为标准下对孩子的礼貌行为给予相应反馈,否则,刚建立礼貌准则但还不稳定的儿童在相互冲突的言行举止中会无所适从。

(二)加强对礼貌行为符号的理解,促进个体意义建构

儿童礼貌规则的获得,并付诸于外显的礼貌行为,主要取决于儿童个体对礼貌这一符号的真正理解,从而进行个体意义的建构。如让儿童明白礼貌的重要性,自己礼貌行为的价值。孩子都想被人喜欢,告诉孩子友好的方式使别人有好的感受,大家都会喜欢有礼貌的孩子,不礼貌、粗鲁的方式会使人感觉不舒服,不会被大家接受和喜欢。让儿童明白行为与获得尊重之间的关系,儿童就会懂得自己的行为与得到的对待之间存在的关系。比如儿童抢了同伴的玩具,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帮助他发现别人对他这种行为的感受:“当你抢走了豆豆的玩具,豆豆会有什么感受?”接着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决定,把玩具送还给同伴并道歉。

总之,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是在其生活的群体文化引导规范下,通过个体对符号意义的心理建构获得的。我们应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挥群体的引导作用,并让儿童了解礼貌行为的意义,促进意义的内化,使儿童的礼貌言语行为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铁妹,刘风光,王胜.礼貌言语行为的文化内涵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27.

[3]瓦西纳.文化和人类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45- 248.

[5]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38.

作者简介:

张丽(1981— ),女,湖南益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文化性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从《丽水金沙》看民族歌舞发展中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博弈
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探讨
论新型技术环境下电子游戏的特征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