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2009-11-28张丽萍

理论导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科学发展观

张丽萍

摘 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造就创新型师资队伍等举措,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院校;创新人才;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9-0101-03

一、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高等教育的范畴来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既具有前瞻性又有现实针对性的指导思想,它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1.“以学生为本”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基本价值取向,将发展的起点与发展的目标归结于人自身,将发展的手段和发展的目的有机结合于人的发展上,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本身就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中的最好体现,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观的本质和核心所在。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就是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围绕这一主体而展开。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可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把学生从各种束缚解脱出来,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才。

2.“全面协调发展”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促进人才素质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是人文和科学素养、智力和非智力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 第一,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是人文和科学素养兼备交融的人才。全面协调发展要求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科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认知。科学要解决“是什么”、有什么” 和“ 为什么”的问题;而人文则强调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教化。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就体现了邓小平提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科学中有人文,人文中有科学。注重两方面素质的培养,这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人才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仍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的倾向,这种状况必须克服,一定要把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交融,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第二,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是智力和非智力均衡发展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力因素,也需要较高的非智力因素,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在竞争面前,坚韧执着,绝处逢生,面对挫折的耐力和坚强意志都构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

3.“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既是高等学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期的新任务,又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人类进入以知识大爆炸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虽然基础性的知识技能对于个体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在一个强调创新、强调广泛适应能力的时代,书本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了。人的素质能否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思维的能力和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因此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启迪他们科学地思维并学会学习上。高等学校只有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

二、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无论是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方面,还是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层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在高校得到确立。创新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中国人强调整体性,在思维方式上也重视整体思维和求同思维。这就造成了人们往往只注重整体,而忽略了个体;只注重求同,而忽略了求异;只注重大多数,而忽略了少数。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出现了忽略“以人为本”的现象。在实践中,一些高校虽然看到了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仍然使用陈旧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教学,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程序操作和公式化的活动安排,导致学生缺乏个性的训练,只能掌握一些凝固的技能技巧,难得有创造的艰辛体验和成功的乐趣,其宝贵的精力和智慧潜能耗费在大量的机械模仿和训练中,学生的创造力因得不到有效开发和伸展,导致创新能力弱化。

2.制度层面的弊端——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上,重视整齐划一和效率的刚性管理,缺乏灵活的、个性化的弹性管理。比如,高校现有的学生评价制度、考试制度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学生评价制度方面,做统一、硬性、简单的要求多,灵活性、宽容度少,不同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在考核制度上,以闭卷笔试为主、实行单一分数排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扭曲了考核评价的功能,其结果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管理层面——缺乏有个性的管理,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很多高校都是千篇一律地按一个模式来培养人才,个个“面孔相似”,缺乏个性。受此影响,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存在着模式化倾向,过分追求统一: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学制、统一的课程安排和修习程序、统一的成绩评定方式。这种缺乏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一些高校盲目升格,热衷于专科升本科,本科升为综合性大学,而不是扎扎实实从自身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一些高校紧跟“合并风潮”,建立“综合性大学”,“清一色”的“综合大学”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切合个人的不同教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于大学的个性化,进而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

4.办学层面——师资、课程、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师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有生机和活力的、创造性的教师队伍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不仅可以以自己的创新精神感染学生,成为激励学生创新的榜样,而且可以将学生纳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之中,直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却难以满足这种需要。表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现成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同时,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和精力,但事实上教师缺乏这样的条件。近几年由于高校规模的日益扩大,使教师疲于应付日常的教学,无暇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教育。另外,创新必须承担一定风险,由于一些学校缺乏宽容的环境,教师的成功直接与薪水、职称、住房等挂钩,教师为获得“好的评价”,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课程问题。近年来,作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等。但总体而言,深度不够。当前,一些高校在课程的目标上,重视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忽视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过于专业化,缺乏通识性、实践性,个性化内容也较少;在课程设置上,是以学年为基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混合课程制度。这样的课程制度,与单一必修课制度相比,在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自由度方面,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与社会变化和学生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改善空间。三是实践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课堂理论知识教授为主,教师重视理论教学,准备充分,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推理无懈可击,但教学活动大多是通过老师讲教案,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考笔记来完成的。相反,由于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和教师精力投入的限制,对实践教学准备不充分。使实践教学弱化,淡化了

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没有大规模激发的机会。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工作任务,要求高校以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校应进一步探索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创新思路、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贯彻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以学生为本”。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为本,也就是说,在处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明确学生在学校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以学生为本”强调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给学生自主权,避免用千人一面一个模子来要求和培养全体学生。学校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对学生评价的标准和体系,以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实施都要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2.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三个重要环节: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多样化,要善于引导、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学习由被动到主动再到创新;在教学全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性与创造性并重、全面性与个性并重,鼓励学生善于、敢于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其次,在教学环节设计时,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改变单纯由教师传授知识的状况,应该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胆量和能力,鼓励学生善思、敢想、敢试、多练;帮助学生在改革创新、勤奋探索实践中得到磨炼和成长,最终达到启发思维、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向创新方向发展的目标。再次,在管理环节中,学校在重视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即自强奋斗意识、自立学习意识、自主发展意识、自立创造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约束意识、自我评价意识、自我完善意识,发掘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具有主体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

3.优化课程体系。针对我国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构建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为此,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02页)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按照有利于加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体而言,一是统一安排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然后按一级学科及学科大类设置专业基础课,既体现总体培养目标和要求,又体现学校专业办学特色;二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并细化为公共选修、专业选修和辅修专业选修或系列课程选修;三是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四是统筹安排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等课程,使文理科互相渗透。

4.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创新理念方面的灌输,使其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融入“创新”概念,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其次是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通过学历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使教师具有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当前,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高、“淘汰率”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这些都要求教师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大学生创新活动做出表率。

5. 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锻炼。因此,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要为大学的创新实践设置组织机构,搭建活动平台,创设工作项目,提供物质支持,特别是注重第一课堂以外的学生课外实践和科技活动,这既是第一课堂向实践环节的延伸,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也是第二课堂的有机载体。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要启发学生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将个人志趣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针对社会所关心、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问题展开研究实践。对做出了创新成绩的学生予以表彰,激励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同时,在当前情况下,要注意发挥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特殊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明圣,蒋平.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J].继续教育,2009,(5).

[2]蒋毅坚,赵一夫.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12).

[3]冯开甫.科学发展观与高校人才培养 [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邱相君.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素质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5]饶惠.论创新人才的培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12).

[6]韩建华.我国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7]夏宏奎.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责任编辑:黎 峰]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科学发展观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