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据判断类题型要三看

2009-11-28蔡寿桃蔡定兴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09年10期
关键词:弦乐器音律龙城

蔡寿桃 蔡定兴

高考科学类作品阅读中常常有如下一些题目:“本文认为××,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不能说明×x的一项是”,“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的是”。这些题所考查的语言思维的实质相同,就是判断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分析时有三种常见的实用方法,即“三看”。

一、看是否有证明力

材料能否证明观点,主要是看材料与观点是否有本质上的联系,材料与观点是否相统一,由材料能否推论出观点,材料是否可在文中找到依据。例如2005年湖北卷第8题。

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人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弦乐器的出现。最早的弦乐器,出土于曾侯乙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缩磐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8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候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分析:本题的观点是七音十二律不是从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材料与观点相联系的本质在于:谁的音律知识早而且高,而对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BCD三项都能够说明这个。但A项中的“笛、陶钟和陶埙”不是弦乐器,也不能从其他角度说明对音律的认识水平高,因此,A项是答案。

二、看提示性语句

文章中往往有表示材料与材料、材料与观点之间事理关系的关键语句,有时只要抓住这些语句,就可以直接判断材料与观点间的关系。例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第1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致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体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欣赏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分析:题干的观点是“外在原因”。原文中与之紧密相扣的有两个短语“这些外在的方面”和“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很明显,ABC三项属于“外在的方面”,而D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属于“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答案为D项。

三、看行文层次脉络

文章一定有一个由此及被表达思想的路径,这就是层次脉络。它通常表现为并列、因果、相对、逆转、层进、总分等关系。体现层次脉络的也常有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有些题目不需要一一地分析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关系,只凭行文脉络就可以判断某个选项是否错误。例如2007年山东卷第6题。

6《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

B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

c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

D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

分析:只看原文的5、6、7三段,行文脉络便清晰。第5段写改“龙城”为“卢城”的原因,第6段写龙城的实指,第7段写张际认为“龙城”可能是音误为“卢城”。第7段中有一个脉络标志性词语“则”,显示第7段与前两段构成逆转的关系。可见,第7段的观点与题目的观点相反,答案为D项。

猜你喜欢

弦乐器音律龙城
中国新诗格律研究
听美之音律,奏人生华章
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分析
广东省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基于振动信号检测的弦乐器视听强化应用设计
热舞龙城适力啦啦操
龙城常州:美景让幸福指数飞升
浅谈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