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语文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2009-11-19孔秋萍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摘 要】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本文分析了课堂有效性缺失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优化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基提出了“有效教学”这一教学实验,他在《有效教学方法》中表明,“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换而言之,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然而情况不容乐观,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具体体现

1、班级学习机会差异悬殊,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

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有人研究发现,学生获得分析课文的机会有多有少。大约只有1/5左右的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参与分析课文的全过程,3/5左右的中等生长期只能得到部分参与,还有1/5左右的学困生因能力差而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现代教学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异常常是因为课堂实用时间的异同而造成的。因此说,课堂教学中学生实用时间的不均是有效性缺失的具体体现。

2、课题教学密度小、质量差

课堂教学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笔者调查发现,在中学中,普遍存在因学生违反纪律,教师花大量时间处理致使教学不能完成的现象。还有些教师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旧知识综合贯通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因新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后续学习,造成教学效率下降。同时,教学不仅有量的大小,更有质的好坏。同样的教学时间,既可以用于记忆和理解,也可以用于分析、综合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教学中用于底层学习任务的时间过多,用于高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时间减少,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题海式学习便是典型。

另外,教学水平低、知识迁移能力差也是有效性缺失的体现。现代教学理论根据教学水平的高低把课堂教学分为记忆性水平、理解性水平和思维性水平三种类型。记忆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教师独讲学生被动静听,常常是“有教无学”,知识缺乏迁移性。理解性教学强调系统地理解、记住讲授内容。但学生的理解是教师嚼烂后的被动理解,常常是“教多少学多少”,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思维性水平的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记忆理解,而且更强调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中,常常表现为“学大于教”。当前中学大多数课堂教学停留在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达到发展性水平的极少。

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求教学目标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做出明确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实现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本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2、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保证师生沟通的有效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的“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教学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有效的师生沟通将教师的意思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3、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保证讲授、提问、讨论、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让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互相作用的过程。”

4、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保证有效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首先,要注重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同时,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有效的教学策略,还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培养最佳的思维品质,使得学生最优发展。语文教师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黄小燕,周敬山.新课程语文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2] 尹祖琴.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4] 郭根福.走出误区追求有效——对构建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科学研究,2008.6.

【作者简介】

孔秋萍(1982-)女,江苏镇江人,200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现在镇江机电高等职业学校从事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