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爱生命,感恩社会

2009-11-02赵晓红

法制与社会 2009年27期
关键词:自杀感恩大学生

赵晓红

摘要普天之下,谁不渴望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获得成功?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人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必将会造成躯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疾病,最终可能选择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自杀,从而严重影响自身发展,阻碍社会适应力,给自己、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关键词自杀 大学生 感恩 自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9-233-02

一、青年大学生自杀的背景探索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所处的心理发育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育并不成熟,情绪也不稳定。当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则时有发生。

第一,对环境转换、角色转换不适。主要集中反映在大学新生身上。由于新生独立生活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加上原有优越感的渐失,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落差,有的学生又因不能正视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而引发出一定的心理失衡。

第二,自我意识发生偏差。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过强则自我评价过高,自尊心过强或独立过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自我正确性而常碰壁,出现心理失衡后又导致闭锁、逆反心理。自我意识过弱则在自我评价、自我估量、自我接纳、自我控制中采取否定、消极的态度,容易出现不能悦纳自己,从而自卑、抑郁。

第三,多数大学生均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色调社会经历,使其缺乏实践经验和必要的生活锻炼,因此生活依赖性较差,心理承受力、耐挫折能力较为脆弱。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人们普遍存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尤其青年大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各方面都尚不成熟,他们必须接受家长和学校的双重约束,必须接受来自同辈群体的各种压力,必须寻求社会的接受并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同时又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有时,这些努力会遭遇不可克服的困难,让人绝望——一些在成人看来可能并不严重的问题却足以使青年学生感到伤心绝望,其中又以繁重的学业问题(特别是在一些父母过高的期望下)、情感问题(在友情或爱情等方面往往缺少父母老师的及时指导和沟通)居多。有的大学生就会因为无法忍受一时的挫折而采取自杀的极端方式来逃避众多的压力和问题。

Mcdowell等人于1996年曾经提出,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类,分别是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一旦综合作用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实现。

然而触发事件并不一定是青年学生遇到过的最严重、最糟糕的事件,但它犹如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最脆弱之时压在了他们柔弱的肩上。这个时候自杀的青少年可能表现出、也可能不表现出预警信号。常见的预警信号如他们也许会说一些不想活、想自杀之类的似乎是开玩笑抱怨的话,而最危险的预警信号就是以前曾经出现过的自杀行为。许多以前尝试过自杀的青少年最终还是自杀了。其他常见的预警信号还有吃睡不香、学习成绩下降、社交方面渐渐退缩、与父母或其他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中断交往、以及出现似乎是不顾一切的、自我伤害的、非常奇怪的行为。

应该强调的是,任何说想自杀的青年大学生都应该引起各方面(同班或同寝室同学、老师、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外行人中有一种危险、荒诞的说法,即一个谈论自杀的人是不会自杀的。然而惨痛的事实证明,许多有过自杀预兆而被忽略的人最后仍然还是自杀了。在谈论自杀时,青年学生实际就是正在表达一个信息,即有些什么问题需要帮助,尽管还没有严重到要把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严肃地对待关于自杀的谈话。

案例一:笔者曾有一名女学生家教非常严格,其父亲还是某地一名检察官,父母一直对该女同学在各方面要求都很严格。当时笔者担任系学生辅导员及该生班主任,在该女同学就读大一期间,其母亲平均一个月要来学校两次探望该生并找系领导、辅导员和班长了解情况。当时还曾经出现过该生为争取“自由”绝食的情况,后在系总支书记和辅导员的调解下,该生父母不再用管教小孩子的方法,也承诺不再过分的要求该生。大二时她又偷偷谈恋爱,在半年的恋爱时间里,同寝室同学反映她常常无端地哭,经常和恋爱对象吵架。曾有一次独自躲在厕所哭了两个多小时,还不停地用头撞墙壁,待笔者赶到学生寝室和同学一起劝说才罢休。事后,系上还专门就该生问题开了专题会,并在该生同寝室中安排了一名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联系人,随时注意该生动向。果然,在第二学期开学初的某天夜里,该生因为失恋一度想不开,在街上准备撞车自杀,后同寝室同学及时赶到将其送往医院并马上通知辅导员赶到了现场,同时还通知了所属系领导、院领导和学生处以及该生家长。当时该生情绪特别激动:站在医院病床上,手里拿了一块打碎的吊瓶碎片,威胁医生、护士不许靠前,后经抢夺拿下玻璃碎片,但该生又从手上拿下金戒指放在嘴里,并大叫谁也不愿见,包括寝室室友、父母,但该生并不拒绝辅导员,针对这一情况,在和院、系领导商量后,笔者独自与该生进行了面对面的深谈。由于笔者曾经是该生大一的班主任,很了解该生的性格,从其性格特征入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尊重她的感情和自尊。通过整整一夜的谈话终于使得该生放下包袱,非常信任辅导员并从口中把戒指吐出,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在领导与其父母进行了谈话后,该生与父母也达成共识,最终我们与家长联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导,并取得良好效果,一直到毕业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

案例二:2002年冬天,某高校数学系毕业班一名男同学在寝室自杀身亡。法医验尸时发现,该生自杀手段很残忍:用一把三刃的刀子在心脏部位的同一个地方来回刺进三次,可见这名男同学死的决心是非常坚决。同时他害怕鲜血会溅到别的同学床上,用许多卫生纸铺在旁边同学床周围,并且害怕血会流到地板上,还在自己床铺面前放了一个脸盆,并事先让同学帮他请了假而当时其余同学均去上课了,可见该同学计划自杀很周密,也可见他是一个很善良的年轻人。据过后调查,该生家庭殷实,该生又在家中排行最小,备受宠爱。但该生性格内向,孤僻,很少与人交流,死后没留下任何遗言。其母亲来到学校当时就昏死过去,其父亲跪在校园里大声嚎哭,说不出话。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心疼和惋惜,更多的则是对这些自杀者家属深深的同情。因为不管什么原因,青年学生的死带给亲人的是最大的伤害,他们对家人、对社会没有一点感激之情,他们一心只顾及自己的感受,他们实在太自私!

通过这两个案例,笔者认为有四点是值得注意的:首先,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更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而非物,而且是当代青年群体中思想最为活跃、最为激进的大学生,是一批可塑性极大的正在成长中的青年。要学会热爱这些青年人,想他们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必须“以心换心”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当教师以一种平等的身份,真诚的心意,既爱学生又尊重学生时,任何学生都会向我们敞开心扉,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第二,面临可能的青年大学生自杀事件,敏感而又及时有效的评估是首要的。第三,应对潜在的自杀者,应该有两种介入策略。一是迅速处理当前的危机,给当事人以直接的帮助,使当事人活下来。二是调查研究长期以来逐渐把当事人逼上绝路的各种原因,包括一些看起来与自杀无关的间接原因。最后,还需要为当事人消除自杀的根源,解决其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和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长期对学生的关爱与一定心理上的治疗。

在应对想自杀的青年大学生时,还应该注意运用一些策略:

1.保持镇静。不要让当事人的悲伤情绪影响教育工作者的判断。当事人需要一个理性的人来帮助他恢复理智和客观,而不需要一个本身就情绪不稳定的人来帮助他。

2.指出优点。谈论当事人的优点和长处是很有益的。例如,当事人可能曾经是举止文雅、乐于助人、努力工作、待人诚恳、活泼开朗、富于吸引力的人等等。想自杀的人很多时候只看到他或她自身及生活中不好的一面,而忘记了好的一面。

3.帮助当事人获得客观的态度。一个被各种问题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很可能无法冷静、客观地评价自己和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并帮助当事人尽可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环境,抓住想活下去的愿望。因为想自杀的青年学生几乎都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死,另一方面还想活下去。发现并紧紧抓住他们想活下去的愿望是非常有帮助的。

4.不要发生争论。避免就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与大学生争论。同时也应避免说一些陈词滥调,例如“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你的生命才开始”等等。这种说话方式使大学生觉得我们是在敷衍他,而非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企图自杀的青年学生最需要的是客观的、设身处地的、感情移入的理解和支持。

5.指出其他的行为选择。由于青年学生个人经历、生活压力等原因,人们常常囿于个人对生活的一己之见——他们也许只看到了目前的危机而看不到其它的东西,这时与他们谈谈其它的选择可能是有益的。想自杀的人经常是处于个人情绪的最低点,此时的他们认为人生从来就是如此糟糕而且永远如此糟糕。实际上,人生如潮水,有涨也有落。一个想自杀的人很可能曾经“涨”过,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再次“涨”起来,给大学生指出这种生活涨落的规律也是很有益的。

二、学会爱惜生命,对人、对社会怀抱一颗感激的心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第5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在15至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自杀成为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第一死亡因素,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从个人角度看

大学生自杀是对生命的自我毁灭,是一个没有改正机会的错误。而对于一个已经成年,饱受父母抚育之爱、深得国家培养之恩,并在自己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后,好不容易取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年轻人来说,完全不懂珍惜、不思回报,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亲人带来的伤害、对学校形成的影响、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断然弃世而去,这不论是因为心理的原因还是因为社会的原因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是怎样一股邪恶的力量,让年轻的生命走向了黑暗的坟茔?当年轻的生命不存在时,无论在其身上寄予了多少美好的希望,此时的他们就像暴风雨中被吹落的花朵,只能落地成泥土,不能再生为果实,因为死亡就是个人生活的彻底毁灭!

(二)从家庭的角度看

自杀行为严重破坏家庭幸福。自杀或自杀未遂者,会对其家人和周围的人造成巨大的影响。一个自杀的青年学生,对于他或她的家人还有亲戚朋友来说,可能就是全部,就是百分之百。一个人自杀身亡,对家庭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会给家人带来巨大的内心冲击和生活巨变,家人常常背负着内疚、自责和羞耻感,这些感觉还有可能成为他们漫长人生路途的心理包袱,使他们举步艰难。

(三)从社会的角度看

尽管自杀是一种个体行为,但自杀率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水平。国际上的研究表明:自杀者95%以上都有精神疾病。而在中国,大多数精神卫生工作者所持的观点是,自杀并不主要是精神卫生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在中国,患有精神疾病和无法忍受各种社会压力都可能成为自杀的主因,大部分情况下,自杀是两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终上所述,我们发现青年大学生在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丰富人生阅历的情况下,常常把很多事情想象得十分美好,一旦发现想象与现实存在着天壤之别时,又没有足够坚强的心理准备和耐挫能力去应对;同时大学生忽视了对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完全没有对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更谈不上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也就是说没有注意培养自身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懂得对家人、对国家、对社会心存感激之心,完全忘掉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自己作为青年大学生身负的重任,而是冲动的选择一条不归路。总之,青年学生的自杀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卫生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呼吁青年大学生:一定要学会珍爱生命,感恩社会,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祖国、为人民谱写新的乐章!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00-03-02(9).

[2]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2000(3).第36页.

[3]生命教育.2005年文章《青果不早凋——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

猜你喜欢

自杀感恩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自杀”的教授
阿根廷检察官“自杀”牵涉四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