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片《十面埋伏》中琵琶曲的艺术表现

2009-10-23邹伟铭刘文杰

电影文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琵琶曲电影音乐艺术表现

邹伟铭 刘文杰

[摘要]文章以琵琶曲《十面埋伏》为例,通过对影片《十面埋伏》中琵琶曲的形态与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民族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希望由此有助于主、客体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诠释作品,完成艺术的再创作。

[关键词]《十面埋伏》;琵琶曲;艺术表现;电影音乐

琵琶本作“批把”,是最重要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乐器类。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琵琶的音质特点。琵琶的演奏技巧相当复杂,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许多声音效果,十分逼真。

在传统琵琶乐曲中,根据乐曲的格调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通常将琵琶曲分为文曲、武曲。琵琶文曲具有写意性、抒情性的特点,它常以优美、简朴、动人的旋律表达内心深处的倾诉,展示令人向往的意境。演奏细腻、轻巧。如《浔阳月夜》《月儿高》《汉宫秋月》《塞上曲》《青莲乐府》等。琵琶武曲是指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气势宏伟、结构较庞大的乐曲。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满将军令》等。

由于琵琶曲本身的张力和表现力,其能通过变化多端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不同氛围、不同气势的场景。《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两军相峙、山川震撼的磅礴气势,而且传达了有怨难明、奋而复恐、涕泣无从的动人感情。《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形式。全曲共有13个段落,全曲根据内容又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列”“走队”五段。乐曲一开始,琵琶就在高音区奏出了嘹亮的战鼓声,然后又模拟军号、炮声等典型的战争音响,造成异常紧张的气氛与戏剧性的效果。此时战鼓的节奏由慢到快,高亢明亮的号角声在马蹄声的铺垫下奏响于高音区,接着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激昂高亢的长音与低音区再次出现的鼓声、号角声相配合,这种从音响上的模拟使战前的气氛更加强烈了。在鼓、角、炮声以后,“吹打”段出现了气息悠长的旋律,表现了浩浩荡荡的汉军由远而近、阔步前进的情景。“点将”“排”“走队”三个小段则是对汉军军营活动的刻画。节奏在此时变得整齐紧凑,音调也变得跳跃富于弹性,乐曲的情绪在有条不紊的结构安排中逐层发展,为过渡到激战场面做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部分包括“埋伏”“小战”“大战”三个段落。其中通过运用琵琶特有的技法和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场面。“埋伏”这段音乐很有特色,乐曲利用一个音型的反复出现和音区变化,形成一张一弛、一松一紧的特征,造成一种表面平静、实为紧张的战场气氛,给人一种夜幕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没地逼近楚军的阴森感觉。“小战”描写了楚汉交锋、短兵相接的场面。这段音乐运用了琵琶的多种演奏技法,表现了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厮杀呐喊和惊天动地的两军激战,犹如“雄兵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使人置身于“金声”、鼓声、剑弩声、马蹄声之中,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五个段落。前两段描写项羽败北后在乌江自杀的情景。绵绵不绝、如泣如诉的曲调令人愁肠欲断,与前面的高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刻地表现了项羽于四面楚歌之中慷慨悲歌,诀别虞姬的凄切心情。后三小段描写了汉军胜利者的种种姿态,但现在的演奏谱多删去了,目的是为了使乐曲更加集中,避免冗长。

本文从影片《十面埋伏》中的琵琶曲着手,从它的历史性、文学性、叙事性、标题性、模拟性以及结构形态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琵琶曲在该片中的艺术表现。

一、历史性

琵琶武曲的由来似乎相当久远。在琵琶艺术高度发展的隋唐时期,无论在宫廷里,市井里,还是民间习俗中,琵琶常以独奏、合奏相伴,出现了许多琵琶演奏家和琵琶乐曲。此时虽然没有武曲的正式称谓,但从诗人的吟咏“霜刀破竹无残节”“断弦砉骆层冰裂”“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银瓶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感受到武曲雄健豪宕、势不可挡的气概。

明清时期,琵琶演奏形成了南北两派,目前见存的琵琶古谱大多为清中期南方各派琵琶传谱,我国最早刊印的《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其中北派文板6首、武板7首、大曲1首、杂曲l首;南派文板18首、武板12首、随手八板5首、杂板14首。不仅如此,各流派对演奏武曲的要求各具特色。由此可见琵琶武曲在琵琶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十面埋伏》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在影片《十面埋伏》中,就是通过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来侧面表现影片的历史性和故事性。

二、文学性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而文学的表现目的则通过语言的手段来达到。但是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即它们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的。””0这种一致性使音乐中往往具有某些文学性的因素。

琵琶武曲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它善于采用一些文学性的记录作为创作思路和文学性内容。它常用类似章回小说或戏剧分场的手法发展故事情节,所以琵琶武曲多以音乐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为出发点,从历史故事中提炼必要的过程和冲突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或者从原故事中提炼它的精神实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如《十面埋伏》在所述故事时,抓住了典型事件、典型环境,讲述了唐朝官府捕快与江湖门派——飞刀门之间一场惊险刺激、扑朔迷离的追捕与反追捕的故事,选择了最有代表意义的竹林决战场面,成功地再现了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身不由己的江湖恩怨情仇。

三、叙事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无数故事、传说通过文学、史书及戏曲等形式所传载,它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记录着各种社会现象,表现人们的意愿。作曲家通过音乐形式来述说这些早已被人们传为佳话的故事。琵琶武曲就常以这种形式来叙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叙事性。

琵琶曲《十面埋伏》本是叙述发生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运用韩信的“十面埋伏”和张良的“四面楚歌”之计,在垓下彻底打败项羽的情景。在影片《十面埋伏》中用该曲刻画了一个盲女和两个捕快所“埋伏”的爱恨隋仇,侧重故事性,表现微观的细腻。《十面埋伏》强调的是故事性,并通过琵琶曲的延展性铺垫与各种演奏技巧对故事发展氛围的营造来进一步表现影片的主题,这就是琵琶曲叙事性特征的一种真实体现。

四、标题性

标题是作曲家艺术创作的目的和依据。标题音乐的创作展示了作曲家以标题为依据,进行周密的艺术构思,选择能体现构

思的独特的结构样式,并运用各种音乐手段创造出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琵琶武曲在艺术构思和段落结构上经常使用文学性标题,形象化地为听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十面埋伏》除序部与尾声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琵琶用长轮、凤点头、摭分、摭扫等手法为听众展示了战鼓雷鸣、旌旗林立、威武的汉军与楚军对垒的古战场战前准备的画面。第二部分是作战情景。“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各段中,琵琶用滚、煞音、绞弦、并弦、拍、夹扫、扫轮、推挽、滑奏等各种技巧把两军短兵相接、厮杀与呐喊、呼号震天、如雷如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激烈壮观的场面展现在听众面前。第三部分“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国凯旋”“诸将争功”“得胜回营”是战争的结局。从以上这些段落的标题可以清晰地看到垓下决战的战争场面与故事发展的全过程。影片《十面埋伏》沿用原故事的发展趋势,并有所创新,在影片的最后以《佳人曲》作为结尾,深刻表现了影片故事的曲折性:一个传奇的大唐王朝,一个试图颠覆这个王朝的大帮派。这两者的争斗,足以演绎出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的命运纠缠在一起,足以成为经典。

五、模拟性

“模仿自然界的声音现象应该说是音乐艺术的特长,除了音乐以外,任何其他艺术都不具备这种摹仿功能。”¨音乐可以模拟自然界和现实中的种种音响。以其音响形态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引起人们对具体音乐形象的想象和联想。这种写实的模拟手法无论在传统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中都屡见不鲜。

琵琶武曲为了达到写实的目的充分发挥琵琶在模拟自然音响上的技术优势,最大限度地把握对自然音响的『青感态度,同时借助于乐曲的诸标题,使主体、客体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十面埋伏》第一部分中“放炮”用拍、弹面板模拟炮火的轰鸣声;第二部分用煞弦、绞弦模拟兵器碰击、武器的铿锵声;用推并双弦、挽吟、长滚、摇模拟将士的呐喊、厮杀声;有置身于古战场拼杀的场面之感。以上模拟手法是把对现实及大自然种种声响模仿的笔触加以音乐化、旋律化,追求神似,达到了描绘形象,塑造形象的目的。

六、连辍形多段体结构形态

多段体即各段主题可由一个主题材料引申发展而来,也可由新构料构成。各段通常由一段体构成,稍有独立性,但不能单独演奏。多段体可分为二段体、三段体、四段体、五段体、六段体等,规模庞大,段落较多。琵琶武曲的结构形态,通常由多段体与曲调各不相同的多首曲牌连缀而成,因此形成了连缀形多段体的结构。各段落之间往往通过一定情节的贯穿或速度由慢渐快的处理,或表达情绪的一致等来加强乐曲的内部联系,以加强全曲的统一性。

《十面埋伏》由13段构成,乐曲采用了多支曲牌“五声佛”“撼动山”等不同音乐材料根据乐曲的内容构思和结构布局连缀而成。其中以第二段“吹打”曲调为主题,在其他段落不同程度采用它的音型、节奏或音调进行变化发展,因此全曲结构形态属连缀与变化重复相结合的多段体。

此外,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演奏技法运用非常之多,常用的有扫弦、煞音、绞弦、推并双弦、拍、提、满轮、摇指、“风点头”等。但并非因武曲的技巧性强,在演奏中就只重技巧、轻表现,重物状、轻神情,应该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达到深刻的内在功力和演奏技术上用之得法的目的。

长期以来,琵琶曲一直为人们接受和喜爱,并成为琵琶音乐文献中较具代表性的典范。本文对通过对影片《十面埋伏》中琵琶曲的形态与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力求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民族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希望由此有助于主、客体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诠释作品,完成艺术的再创作。

猜你喜欢

琵琶曲电影音乐艺术表现
多元文化视阈下陕西风格琵琶曲的创作与发展
琵琶曲《天鹅》及其演奏技术研究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点线诗意虚实智慧
——析罗永晖琵琶曲《千章扫》兼谈当代琵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