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中学教育中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2009-10-22

科教导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以身作则人格魅力师生关系

郑 艳

摘 要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班主任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角。目前,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教育,忽略了其人格的培养以及心理、精神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两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探讨了在中学教育中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问题。

关键词 人格魅力 师生关系 以身作则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个条件,那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行、心胸以及责任心等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 以沟通疏导学生

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只有彻底的了解学生,才能有对路的方法来教育好他们。每到开学第一天,接到新生名单,笔者就逐一对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身体等情况做详细的了解,学生来注册时,就和他们交流,让学生意识到了老师很了解他,无形中就产生了亲近感。最需要关注的是学困生、贫困生与留守生,这三类学生占的比例最大,对班级的风气影响很大,管理好他们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学困生,笔者经常与他们进行单独的交流,话题包括对学习的看法、自己以后的职业、理想、交异性朋友以及上网等等。笔者发现,这部分学生除了不爱谈学习,在谈到别的与生活相关的话题时,很有自己的想法。在闲聊中表扬他们、信任他们,再从家庭、学校的角度提出希望和要求,让他们树立一种坚定信念,那就是:我还很有用!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才能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引导他们奋发向上。

我们是西部学校,贫困生居多,这类学生往往成绩好,但自卑、封闭。给他们详细的讲解国家、学校的助学政策,并努力争取这些福利以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让他们的学习没有后顾之忧;同时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与同学多交流、多沟通以消除自卑心理。经过努力,班内的贫困生渐渐变的开朗起来。

留守生因长期远离父母,缺乏沟通,有很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长期积累下去会产生不良后果,甚至会走向犯罪的道路。笔者采取定期群体“话聊”的方式,开座谈会,让学生陈述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如何去应对,同时纠正某些错误的观点与看法。这些措施能有效的预防学生的偏激行为。

2 以宽容感化学生

当班主任这么长时间,深深体会了宽容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做老师一定要胸怀博大、容得下各种性格的学生。在学生犯错误时,适当地批评、惩罚(譬如叫家长、停课、写检讨)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过头,否则,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自暴自弃。“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要正确看待学生犯错误,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让他知道你做的这一切是为他好。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胸怀”,在学生中树立大度的形象,是提升教师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以形象感染学生

屈原用香花野草来标志自己的高洁,外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形象,衣着得体能带给学生一种精神、一种享受。时下“韩流”风靡全球,青少年深受影响。笔者对国人这种“韩化”不敢妄加评论,但作为语文老师,受专业的影响,更欣赏端庄高雅的古典式服饰,这样的审美观影响了学生,班内同学没有“满头卷,长袍短褂”的韩化打扮。欣赏某个老师,学生一定会喜欢他带的课而认真去学,所谓“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的缘故。

教师的良好形象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有事情时要时刻和学生站在一起,以身作则。比如义务劳动,教师应该一马当先,和学生一起干到底,用实际行动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头雄师能带领一群绵羊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雄狮”,可见“领袖”的作用是多么大,班主任在工作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

4 以敬业激励学生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博览群书,涉猎较广的知识面,才能为课堂上旁征博引、生动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合格的教师必须做到备课时充足扎实,上课时激情饱满,批改作业、回答学生的疑问时详细认真。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严谨的工作态度能让学生领悟到做人、做事都应该端正、认真,能让他们树立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对他们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

5结束语

班主任作为教育学生的主导者,承载着太多的重任。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智商的开发,还要注意其情商的健康培养,更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专业及道德修养,为学生做良好的表率。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师的责任在爱中体现,以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用责任心换取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编写组.中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2] 陈嫄.让孩子倾诉[J].班主任,2009(4).

猜你喜欢

以身作则人格魅力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以“亲”作舟,以“勤”为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用心引领学生成长探究
彰显“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素养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