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009-10-16刘春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9期
关键词:同伴关系团体辅导

刘春兰

〔关键词〕福利院儿童;团体辅导;同伴关系

良好的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福利院儿童是我国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都有遭遗弃或失去亲人的痛苦经历,再加上特殊的福利院养育环境使其无法拥有普通家庭的正常情感体验,很多儿童在与同伴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孤僻、偏执、攻击行为较多等不良交往习惯,严重影响了同伴关系的质量,对其正常的社会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已有的研究中,团体辅导主要应用于改善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而很少有以福利院儿童为辅导对象的研究报告。因此我们尝试以这一特殊群体为对象,希望能借助团体辅导活动的形式, 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质量,使他们快乐健康地生活。

一、团体辅导活动设计的背景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灾区福利院的7名儿童住进了宁夏儿童福利院,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能否较快地适应新环境,以及更好地和宁夏福利院的老师和儿童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新生活质量的关键。对于宁夏儿童福利院来说,能否使其与院里原有的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防止出现“帮派”现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福利院儿童都是在不同时间入院,并且年龄也有很大的差异,加上个体性格的差异,使得这些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容易体验到负性情感。如何让这些原本陌生的儿童在一个新的大家庭中融洽相处,无论是对儿童还是对福利院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发挥团体辅导特有的作用,帮助福利院儿童彼此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提高其交往能力。

二、团体辅导活动内容

【团体目标】促进宁夏福利院儿童和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福利院儿童彼此间的熟识与了解,培养团体凝聚力与团体信任感。

【团体对象】宁夏儿童福利院的19名儿童(包括来自四川震区福利院的7名儿童),所有儿童均无智力障碍,也无明显躯体残疾,或经手术治疗后恢复健康,其中最小的年龄8岁,最大的年龄17岁。

【时间频次】共四次活动,每次1.5~2个小时。

(一)知你知我——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活动的动机,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促进成员尽快认识,激发成员交流的积极性和兴趣;协助成员订立团体规范。

活动准备:“谁是谁”信息卡,大白纸,笔,奖品。

活动过程:

1.互相认识(15分钟)

团体辅导者和团体成员作自我介绍。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谁是谁(30分钟)

给每位成员一张信息卡,请其认真填写卡片上的全部信息(填写时注意保密),折叠好放入小纸盒。每人随机抽取一张(如果抽到自己的信息卡,请折好放回重新抽取)。在团体当中寻找具有信息卡上特征的人,成员拿着卡,走到一个人身边问他是否有信息卡上的特征,最后确定信息卡的主人,并把他的名字填写在卡上交到组长处,前三个正确提交的成员将获得奖品。

3.无家可归(20分钟)

开始时让全体成员手拉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然后,组长说:“变,4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四人组,形成新的“家”,此刻,请那些没有找到家的人谈谈游离在团体之外的感受,也可以请团体内成员分享。可以多次变换人数,使成员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极融入团体。

4.建立团队契约(10分钟)

辅导者向成员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的规范,如“真诚地对待每一位伙伴”、“保守秘密”等,最后通过举手表决,选出大家都认同的规范,写在一张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每个成员通过签名的方式表示自己愿意遵守契约。

5.分享和总结(10分钟)

在“信息卡活动中”,你找对了同伴了吗?当同伴通过你的信息卡准确地找到你时,你的感受如何?当同伴找错了的时候,你的感受又如何?

(二)同舟共济——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增进儿童间的交流,体验信任他人和被他人信任的情感;让儿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单独的个体,更是团体中的一员,培养其集体感,增强团体意识。

活动准备:报纸,奖品。

活动过程:

1.导入(3分钟)

回忆上次团体活动的内容。

2.信任跌倒(20分钟)

成员两两成对,一人倒,一人接。当领导者喊“倒”时,一人身体垂直向后倒,脚跟直直倒下,倒到一半的时候,接者平稳地接住。然后互换角色。

3.信任圈(25分钟)

成员围成一个圈,一位成员站到圈的中间,然后闭上眼睛,自觉舒服地倒向任何一方,其他成员必须手挽手,形成保护圈接住倒下的人,再把他推至中间使其站稳。如此倒下、接住,使中间的成员从紧张到很放松,可以信任周围的人。

4.同舟共济(40分钟)

所有成员分成两组。每组成员要齐心协力站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一张报纸)上。报纸面积减半,再站;再减半,再站……以此类推,最后能够在最小的船上同舟共济的队伍获胜。

5.讨论和总结(10分钟)

在“信任跌倒”活动中,一开始的感受如何?当你安全“倒下”时的感受又是什么?当你在“信任圈”中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认为要出色完成“同舟共济”任务最重要的是什么?

(三)众志成城——第三次活动

活动目标:增进团队的气氛,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学习接纳他人。

活动准备:眼罩,奖品。

活动过程:

1.导入(5分钟)

“刮大风”游戏:成员围坐成一圈,把多余的凳子拿掉。听领导者口令:穿裙子的站起来,重新找座位;扎辫子的站起来,重新找座位等。

2.信任之旅(45分钟)

辅导者事先选择好盲行的路线,道路有阻碍,如上楼、拐弯,室内与室外结合。团队成员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者的搀扶下,沿着指导者的选定路线,绕行室内外。期间两人不能说话,帮助者只能靠肢体语言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结束后互换角色。

3.解开千千结(20分钟)

所有成员站成一个面向圆心的圈,然后举起右手,抓住对面另一成员的手,再举起左手,抓住另一个人的手。但是不能抓自己身边成员的手,也不能两只手抓一个成员的两只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然后要求成员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个“结”解开。可以钻、跨、绕,但是不能松手,必须让成员明确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拉的是谁,确定解开结后仍然是此人。如果尝试了半个小时“结”都没有被解开,领导者可以允许某两只相邻的手断开一次,但必须马上封闭。

4.优点轰炸(30分钟)

所有成员围坐一圈。请一位成员坐或站在小组中央,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个性以及长处与短处,其他人轮流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及观察,说出他的优点,然后被“轰炸”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没有察觉的。每位成员轮流到中央戴一次高帽。

5.讨论和总结(10分钟)

当变成“盲人”的时候,你的感受是什么?当同伴牵引着你走的时候,感受是什么?当你成为同伴的“拐杖”时,你的想法是什么?

当你一开始面对这个复杂的“结”时,感觉是怎样的?在解开了一点后,你的想法是否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与周围的朋友结下了这样的“结”?我们应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人际交往中的这些“结”?

当其他人说出你没有发现的优点时,你的感受如何?

(四)相亲相爱——第四次活动

活动目标:提高福利院儿童的团队凝聚力,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儿童间的情感联系。

活动准备:报纸,透明胶,奖品。

活动过程:

1.导入(10分钟)

“坐地起身”游戏:两名成员随机组合,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先成功站起的两名成员获胜。

2.齐心掌(20分钟)

所有成员整齐地站成两排,集体按照数字顺序鼓掌。共有10关,第一关只拍一下;第二关,先拍一下,再拍两下;第三关,先拍一下,再拍两下,再拍三下;以此类推,到第十关。掌声必须整齐、响亮。

3.纸坦克(50分钟)

所有成员随机分成两组,注意性别和年龄的均衡。各组成员在辅导者的协助下亲自动手用报纸制作“坦克”,然后所有成员充当“坦克”的履带,要确保纸坦克顺利走完指定的路线,谁先到达指定的地点谁获胜。这个活动的重点在于,所有成员必须同心协力,从制作“坦克”到走完路线,成员间的协调和配合是关键。

4.最后大团圆(10分钟)

所有成员站成一个大圈,将两手分别搭在左右成员的肩膀上。每个成员依次发表自己参加团队游戏的感受以及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的期望。最后一起轻声哼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然后在温馨的气氛中告别。

三、辅导活动总结

在活动中,所有福利院儿童都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说明团体辅导这种形式能够被福利院儿童所接受。每一部分活动均是以“游戏”开始,较能激起儿童的兴趣,在每一个游戏结束后要求成员依次序发表活动的感想和体会,以讨论分享为重点,领导者进行点评,和所有成员共同分享活动带给大家的积极体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儿童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勇气,而且通过情感表达,还能促进同伴间更好地了解和沟通,增强其情感共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福利院儿童间的了解和融合

相互了解是同伴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通过我们所设计的“知你知我”为主题的辅导活动,孩子们逐渐变得熟知和活跃,很多孩子表现出了许多平时鲜为人知的珍贵的品质,改变了老师和其他同伴对其原有的刻板印象,对其有了新的认识。同伴间的交流开始增多,互相之间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好感,来自震区的孩子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逐渐消失,孤独感和焦虑也有所减轻,他们很快就喜欢上了“新家”很快融入到了新集体。

2.增强福利院儿童间的信任和团结

大部分福利院实行的都是集体式管理,所有儿童都是集体养护,由于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而且没有血缘关系,如何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相互帮助、彼此信任,增强团结的力量,形成一个充满亲情温暖的大家庭,对所有儿童福利院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此情况,我们特意设计了信任专题的辅导活动,如“盲人旅行”“信任跌倒”等,让儿童在一个个游戏式的活动中体验信任他人和被他人信任的快乐,感受属于集体的温暖。同时,通过带领儿童完成需要所有成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如“纸坦克”“解开千千节”,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让儿童明白他人存在的重要性,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学会接纳他人。

3.增强福利院儿童交往的欲望和能力

在每次活动中,儿童体验着与人交往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关爱,无疑会促使儿童打开封闭的心,增强与人交往的欲望。同时,活动中暴露出了有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原因,如忽视他人的存在、凡事爱争先、逞能、不遵守团体规范、总喜欢指责他人等。辅导者及时发现问题,利用游戏后组织成员发言的机会,让儿童明白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并且给予正确指导,然后利用团队的力量,在以后的活动中给予积极的正强化,使其内化为个体所拥有的交往技能。

【点评】

1.本文辅导内容及辅导形式都很可取,但团体辅导对象有些许问题。文中辅导的是8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由于他们年龄差异大,所以心理特征有显著区别,因此不宜放在同一个团体辅导小组中。

2.每次团体辅导的活动有些偏多、偏密,活动显得匆匆而过,不宜收到良好效果。建议:适当减少活动,让孩子们在每个活动中多一些体验和感受分享,效果会更好。(稿件编号:090610005)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750021,电邮:chlanliu630@126.com)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猜你喜欢

同伴关系团体辅导
同伴关系作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探究分组自主游戏促进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高中生同伴关系的影响途径及启示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