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再议

2009-09-30丁长明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丁长明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实验教学的加强和改进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再议,在实验教学贯彻化学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实验的“主人”,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教学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实验的化学教学是苍白的、不完整的教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已当仁不让地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寻找规律,从实践中去探究,去发现,这是一个通俗但永远正确的论断。正因为如此,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初中化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将化学实验当作化学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始化学实验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探究实验

以往的化学实验设计,过于强调实验对所认识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验证,即使是“探索性实验”或“启发性实验”,也是照方抓药式的设计,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几乎不需要进行什么思考,只要按照实验步骤做下去,就可以得出结论,别说发挥实验的功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就是连学生最初的操作兴趣,也可能因为这样的设计而丧失。新课程力求突出学生活动的探究性,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改变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模式,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究未知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并在获得现象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实验过程从而获得对知识本质(包括科学本质)的准确理解。这对于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首先教师呈现问题情景;其次,引导学生在呈现的问题情景中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第三,提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提出对“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的假设,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增加?减少?不变?)。第四,设计实验。学生根据提出假设的依据和查阅有关资料及在交流讨论中得到的启发,设计出验证的实验方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设计,也可以单独设计)。组织学生在班级里交流实验方案,讨论评议。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三组实验方案: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以及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最后,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指导学生操作和观察这些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思考,分析质量变化的原因,最终得到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对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又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首先应该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教材内容并分组亲手完成该实验。上课时同学们大胆地用葡萄糖瓶及其橡皮盖代替广口瓶和橡皮塞,输液管代替导气管、水止夹等,成功地制取了二氧化碳。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进行有效的探究,他们的印象将非常深刻。这样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

应该看到,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这种实验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与之对应的学习是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归结于问题。学生通过搜集、查阅大量的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试验……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将问题解决。可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设计实验方案来解决它,激励他们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发现新的规律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转变,对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绿色化学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化学,其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绿色化学的研究,并注重绿色化学教育,减少化学实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中学化学实验要提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清洁化。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水、废渣和废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学教师应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深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它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使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思维习惯。

例如,仪器的存放:胶头滴管应该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烧杯中,而且一只烧杯只能放一支胶头滴管。这样应就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污染。若做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就必须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把废气排入大气,确保这些气体不扩散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化学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绿色化学实验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当年的韩国电影《汉江怪物》虽然说是一个编造的离奇故事,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反映了因为化学实验污染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今天的人类发展,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全球的各个角落,化学实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如果不注意环境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将给予我们最严厉的惩罚。

三、开发“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是丰富学生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值得大大提倡。实践证明,学生是很乐意参加各种活动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受到很多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第一,依据家庭条件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实验,不仅有很好的学习效果,也受到学生的欢迎。给学生提供可探究的问题,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动脑思考,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第二,努力设计出在家庭中可以进行的简单实验,使学生能在家独立地进行探究,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孜孜不倦地去探索奇妙的化学世界”有效方法。由于家庭小实验从设计到准备、操作、观察、记录、结论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摆脱了课堂上或实验室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家里自制澄清石灰水。有些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旺旺雪饼包装袋中的“干燥剂”。取一只玻璃杯,加入约半杯水,再加入一包“干燥剂”,用筷子搅拌,静置。并在玻璃杯口上放一玻璃片,通过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的现象得出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热的结论(家里没有玻璃片时可用小镜子代替)。另外还可以做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的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土洋结合”,充分利用实验代用品开展实验课,这样不仅能获得多种多样的实验材料,充实我们自己的实验室,而且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不能否认,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少学校因为“缺医少药”,化学教学中很多时候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有些学校虽然有精良的化学实验仪器和用品,但有些老师因为怕出危险或者怕麻烦,除了必做的实验项目,有些同样重要的实验项目都取消了。而这样做直接违背了新课标对中学化学教育的基本宗旨,也给中学化学教育打了折扣。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素质,使我们的化学课真正走进“新课程”,更加丰富和精彩。

参考文献:

1.曾亚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2.肖跃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化学实验教学[J].北京教育.2003.12

3.郑国建.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策略[J].科学教育.2006.1

4.《化学教学网》

作者单位:四川省宣汉县峰城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