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探析

2009-09-28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作用人才

陈 瑞

[摘要]本文认为学生学业不良的产生不但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还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在某种程度上非智力因素还起着决定性作用。利用非智力因素,即通过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磨练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控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等;可以促进学业不良学生的积极转化。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人才;作用

人才的成长既需要智力水平,也需要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才成长的道路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本文所述的是通过非智力因素结构的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等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

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很多,但非智力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与情绪、意志品质、性格与气质等也是引起学生学业不良的重要非智力因素。

利用非智力因素,转化学业不良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

一、制定利用非智力因素的计划,是转化学业不良学生的基础

学生学业不良产生原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转化学业不良学生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作为教师和班主任,在每一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和班级工作计划时,把利用非智力因素转化学业不良学生纳入计划。详细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教育情况、周围同学情况,掌握学生学业不良的成因,以便使转化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提高实效性。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关键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它对学习活动起动员、定向、维护和调节作用。学习动机激发的途径主要包含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个方面:

1、外部动机的激发

(1)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激发学习动机。奖励要与学业不良学生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的强化。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文体等集体活动激发学习动机。

(2)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建立合作的课堂学习的方法,如改进评分方法,采用鼓励性评价,淡化竞争气氛,用类似分层作业的方法提倡互助与协作,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3)以典型的人物及其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典型人物以他们巨大的榜样力量,常常会给人们深深的心灵启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内部动机的激发

(1)帮助学业不良学生实现角色转换。学业不良学生在教师、同学的眼里是“嫌弃儿”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严重地影响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对课堂学习更加反感、敌对。通过老师的“导演”,让他们承担专题演讲,问题解答,完成教室板报、代表班级演出文艺节目等工作,使他们向“宠儿”角色转变。这样学业不良学生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极改变。

(2)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学业不良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回答,并给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这样,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以激发其学习动机。

(3)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学业不良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因此学业不良学生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促进学业不良学生转化的保证

意志品质是意志行动方式在人的行为上比较稳定的表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现在的高中生意志品质却不够顽强,主要表现为意志品质缺乏坚忍性和持久性,这恰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品质特性,也是学生产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用说服教育法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品质

通过教师的说服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意志,高中生应具备什么样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建立起完善自己意志品质的决心。说服不能只讲大话、空话,要借助于一些材料进行。象杰出人物传记、文艺作品、影视节目等都是好的材料。

2、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生意志品质的好坏,要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要经过各种活动的检验才知道。因此,在各种具体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更显重要。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培养和锻炼,绝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培养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负担,成绩就会下降甚至产生学业不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知识学习中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在讲授这些知识时,有赖于教师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有趣的内容与枯燥的内容交叉进行,巧妙地把枯燥的内容变为津津有味的内容。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教学中注意深浅得当,如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等。

3、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兴趣点,寓教于乐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特别有趣所引起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掘学科知识中那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诸如语文的文情诗意,数学的奇思妙想,以期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特殊兴趣。

4、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学生在各科学习的初始阶段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度过这些难关,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兴趣也会渐趋稳定。闯不过这些难关,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困难重重,学习兴趣就会锐减,甚至感到味如嚼蜡。难点或关卡是学生兴趣和成绩的分化点。

五、培养师生情感,创设良好氛围

学业不良学生往往对学习有某些情绪和情感问题,这些情绪和情感问题多数是由于学习而产生的,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和阻碍学习。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特别是学业不良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

总之,利用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控学生积极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是可以提高的,可以促使他们向学业良好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杨建华,陈鹏著.现代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台湾师范大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3]学习论.施良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4]章永生著.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学院,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作用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