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赤脚医生”

2009-09-24何洪金

祝您健康 2009年8期
关键词:赤脚医生新房子单子

何洪金

父亲做了三十多年的“赤脚医生”,如今他静静地躺在村里的椅子山下,坟头对着盘龙山。

已经一年多了,他那紫红色的药箱依然还挂在老房子堂屋那间小小的诊室里,像无言的战友,在默默地述说着父亲曾经的辉煌。

父亲大概是22岁时学的医,师傅是一个退伍军医,好像什么科都会,父亲也就什么科都学。那个时候乡村缺医少药,什么样的病人都有,所以除了开刀动手术以外,父亲基本都学会了,包括替产妇接生。

那时还没有计划生育,一对夫妻生上三五个是平常事,所以父亲和他的师傅总是很忙,一天到晚背着药箱,走村串户地忙碌着。生孩子的更是连逢年过节也不放过,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生孩子很便宜,一般顺生的,父亲他们只收一点纱布钱。大概五毛到一元。难生的则稍贵点,也不过一两元钱。进入新世纪后涨了不少,但也不过三五十元。

那时我还比较小,常常在睡梦中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万锡先生,快点起来一下,我老婆马上就要生了,在床上打滚。”父亲一边安慰他们不要急,一边迅速穿好衣服,背好药箱拿上手电,在一片漆黑中,他们上路了,路最远的时候,一个晚上要走二十多里山路。

称父亲为先生,这可是我们老家村民们的一种习惯,在这个地方,先生也就成了医生的代号。

父亲接生的水平很高,常常能够让一些乡镇卫生院都束手无策的产妇平安生下孩子来。所以,找父亲的人便越来越多。父亲除了西医还会中医,经常看他没事就背诵药方,还看到他曾经订阅过《赤脚医生》杂志。父亲说:“多学一点,总会有好处的。”

然而,父亲却没能治好自己的病,尽管他的身体已经发出了危险的信号,但他对自己的医术过于自信了,没有去医院,而是不停地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开出了不计其数的中医药方,直到身体扛不住了才去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膀胱癌晚期”。父亲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尽管他才刚满60岁,遗憾的是,他的医学手艺后继无人了。我和弟弟都有各自的事业,对学医既没时间也没兴趣。再说,如今的农村人口大量外出,留下来的村民大多小病拖,大病去镇、县医院,因此曾经被称作“先生”的乡村赤脚医生们,也就越来越少了。直到几年前父亲离开人世,我老家便不再有赤脚医生了。

然而,经历过的人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编辑汤知慧)

母亲的幽默

张福龙

母亲生性乐观,说话风趣,常常有意无意地制造点小幽默。所以,家里总是充满快乐的笑声,用母亲的话说,就是“咱家把日子过成了段子”。

母亲搞笑的本领很高,随时都能来一段子。一天清早,舅舅打来电话,说他要来我家,已经坐上了车,中午就能到。母亲便急着准备饭菜,她列出一张单子,让我去超市。我接过单子一看,最下面一行写着“5瓶饲料”,不由的大笑起来。母亲看了看单子,说:“这没什么,反正都是吃喝用的。我的角色,不就是模范饲养员吗?”

也许是母亲这“饲养员”当得太称职了,这几年,家里的所有成员都往胖里长。邻居打趣地问母亲:“你都做什么饭呀,把一家人吃得身强体壮,红光满面?”母亲呵呵一乐,说:“这跟饭菜挨不上,主要是房子的原因。”邻居疑惑地问:“房子?房子跟身体有什么关系?”母亲认真地分析道:“现在我家住的是新房子,新房子面积大,面积大了,家里人就敢‘横向发展,再不怕占地方了。”听了母亲的回答,邻居忍不住大笑起来,直说母亲这人是说小品的天才。

总在笑声里生活,对母亲的幽默就习以为常了。直到家里有了不顺心的事情,一家人都闷闷不乐时,才会感觉到这种幽默的重要。那年,妹妹高考没考好,心情很糟糕,家里人也跟着烦恼。母亲见了,就买了肉包饺子,要安慰安慰妹妹。母亲和好了面,看到大家都沉着脸不说话,就没话找话地说:“哎呀,今天和的面太多了,恐怕用不了。”大家都沉默着不答话。过了一会儿,母亲尴尬地补充说:“用不了就剩下吧。”这时,大家都憋不住大笑了起来,笑过后,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

家有幽默母亲,是很幸福的事情。因为母亲的幽默可以驱散苦恼,带来快乐。

猜你喜欢

赤脚医生新房子单子
老照片里的赤脚医生
黄鹂太太的新房子
毛泽东为何批示“赤脚医生就是好”
小狗的新房子
镇上的新房子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