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影响与对策

2009-09-23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误区

张 青

摘要:在这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物欲横流的时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某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各方面形成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本地域部分个案,通过调查分析,论述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S43(2009)04-0060-02

一、家庭教育的误区

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滞后,存在着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思想品质正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因素。由于多种原因致使不少青少年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善待自己、理解别人、冷静思考,而是感情用事、不计后果。家庭教育滞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一些家长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没把子女的心理成长、思想品质的培养提高到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二是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一些家长着眼于现实利益和经济效益,急功近利思想较重,只看眼前利益,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如何做人的长远利益。三是许多家庭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导致孩子不知节俭自律、尊重长辈及他人,自小养成心胸狭隘、自私、专横、任性、脆弱等性格。家庭教育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荣型。“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想法人皆有之,但是有不少家庭,只顾及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想考大学、上重点,且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思想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只注意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其结果是增加了物质营养而缺少了精神食粮,使许多孩子思想意识发生心理扭曲。

2放任型。有些家庭大人忙于家务营生,很少细心注意孩子的心理、生理健康成长,很少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学习情况,又忽视了孩子的社会交往,注意不到孩子的阶段性变化。孩子由于放松了家庭的管束,逐渐养成了自由、放纵、霸道、游手好闲的不良习气。久而久之,发展到不做家务,不听大人话,不专心学习,不遵守校规校纪,行动自由化,交往复杂化。养成了虚荣性、放纵性、霸道性恶习,其结果是“养痈遗患”,惹事生非,危及他人,连累家庭,断送自己。

3缺爱型。有少数家庭由于“家庭结构”的缺陷,孩子得不到温暖,“失爱”现象严重。比如:父母有早逝的、离异的、父母关系不和的;也有极少数家庭父母行为不轨,做事不正,有吸毒、犯毒、偷盗、赌博、劳教等。由于家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生活、成长、做人的正确引导,导致思想情感脆弱,极易受不良行为的诱惑而误入歧途。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已几乎成为“真空”环境,这些孩子虽然是极少数,但对育人环境的影响极大,做这些孩子的思想转变工作也是相当棘手的。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他们对社会潜在的危害性。

4简单粗暴型。有些家长平时忽略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是经常给孩子讲情理、伦理、道理,灌输怎样学习、怎样待人、怎样交往、怎样做人、怎样生活。孩子一旦出现问题,不能认真分析原因,不能冷静思考,不是讲道理、论是非,找根本、除病源,而是简单粗暴、横眉瞪眼、恶言粗语,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性,孩子略有不服,甚至拳脚并举或棍棒加身让其就范。这种“打骂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只能是“弦断弓折”而与事无补。

5金钱诱惑型。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小乡镇学校,一些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又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把“劳钱”比孩子读书看得更重,使孩子受到了金钱的魅力影响,从小形成了向“金钱”追求的向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孩子将来的生活方式、方法是否理性化,孩子是否具有对将来家庭的支撑能力、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整天忙于经营生意,从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孩子在校出现问题,请家长来学校沟通、交流、配合,只怕耽搁生意,总是推三拉四不到位,有些只是让爷爷、奶奶出面,应付交差,根本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6语言渲染型。有些家长的言谈举止给孩子心灵蒙上了灰色阴影。平时不关心,不过问孩子的学习、行为表现,一旦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行为出现问题,不分场合,甚至当着学生的面埋怨老师,抱怨学校,“学校这不好、教师那不行”,但从不反思自己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学习过问了多少,去到学校和老师配合、了解、沟通了多少,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常和那些人来往,不考虑自己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否得当,不想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引起的负面效应。导致个别学生的消极情绪在其他学生中蔓延,对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7封闭型。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缺乏一定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成熟,限制孩子自由成长、自我爱好和业余特长,致使孩子没有自我发展和创造的机会。只是要求“读死书,死读书”,“恨铁不成钢”,一旦孩子放学回家,便关到那封闭的小世界里,被一座小书塔压得喘不过气来;遇到节假日,这“家教”那“家教”,孩子大脑中整天“弦未松弛”,不给孩子正常交往的机会,只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致使孩子缺乏社交与生活的经验,抑制了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

8功利型:有些家长不能正确面对孩子的失败,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犯了一点错误、做了点错事,不是从心理上去安慰,精神上去鼓励,让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寻找失败和错误的原因,给以努力奋斗成功和改正的勇气,而是多责怪,找缺点,开起激烈的“家庭会”,强拉“参照系”,对孩子心理施加压力,增加烦恼。这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发展,也不利于孩子在挫折和逆境中得到锻炼,恰恰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越重,这种迫切出人头地的奢望,导致父母希望我成材,我偏不去做。

9内项型:当今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发展中社会,人要在竞争中生存,有些家长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将未来描述得相当可怕,将美好的明天形容成可怕的地狱,将一种生存的危机感预支给孩子,并用自己的梦想取代孩子的理想,使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向往,抹灭了孩子全方位发展的灵性,给孩子心理套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

10娇惯型:有些家庭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将孩子娇贯成家庭“小皇帝”,出门都是“王孙公子”,在父母的袒护下,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不服父母管教,在校不听老师教导,在社会称王称霸,从而失去了自爱、自尊和自重。过分的溺爱造成孩子性格发展的畸形,到头来怨天尤人恨父母。

二、对策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形成,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至关重要。全社会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家庭教育的全面展开。青少年的教育,家庭是基础,学校是阵地,社会是归宿和展现。所以,把未成年

人的教育不能只看作是学校的事,只依靠学校来完成,必须要有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政府部门要积极参与协调指导,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家庭成员要提高素质,整个家庭要提高文明程度,要以为孩子负责、为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的态度做好思想品质、心理健康、远大理想的基础工作。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关注协调指导

政府行政部门积极协调指导,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各部门大力配合和支持发挥阵地作用,积极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和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各执法部门要坚持以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配合学校和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事件的发生,彻底清理污染和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

(二)培训家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适时召开由政府牵头、学校主办,家长、社区、执法部门参与的家长会,由学校介绍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管理要求。执法部门以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诱因等综合实际案例并结合身边、周边的人和事例,给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家长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强化法制意识,了解及早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社区进一步深化家庭教育工作,促使家长创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为青少年创造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妇联、工会应按区域成立“家教辅导中心”,形成家长学校理念,定期召开家长教育培训活动,由“家教专家”和成功的“家教模范”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介绍和推广先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认识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才能为孩子做好榜样;建立一个安定、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才能使孩子轻松、愉快、健康的成长。

(三)聘请“家庭参谋”,充实家庭生活

提高家庭成员素质,积极开展争创“文明家庭”、“学习性家庭”、“平等性家庭”、“安全性家庭”。鼓励提倡每个家庭征订几份实用性、健康性、科学性的报刊杂志,充实家庭生活氛围,一是可以帮助和引导家庭每个成员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党的政策,了解社会发展动态,正确把握人生道路,为家庭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可以陶冶生活情趣,改变和培养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家庭生活方式,使家庭多几分温情、欢乐、理解、挚爱和真诚;三是可以补充知识增强智慧,帮助了解科学治富信息,改变生活方式,为家庭盈利、生活条件的改善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四是可以满足家庭各成员、各层次、各方面的需求,来充实家庭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填充家庭的寂寞、无聊、枯燥、单调的生活气息。通过订阅报刊杂志,既补充了“精神食粮”,也相当于聘请了“家庭顾问”、“保健医生”、“生活向导”、“消费参谋”,充实了家庭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家庭生活面貌。

(四)教育孩子学会生活与生存的方式

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不单是生活营养和衣着打扮的关照,而是从小培养孩子立志成才的素质。要求让孩子每天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有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要求穿戴整洁、朴素大方、诚实待人、尊敬长辈,从小养成节俭自律、诚实守信的做人风格;要求孩子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从小养成合作、交流、实践的科学思想品质;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长大生活和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要求孩子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和做人原则;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从小养成严谨的生活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生活与生存的方式,走正确的做人之道,让关心自己的亲人少一点担心,多一点放心。

总之,通过家庭教育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奠定了基础,起到后盾作用。学校教育要大力发挥主阵地作用,积极配合家庭、社区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锋,教育就是习惯培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1

[2]金国强,现代家庭与素质教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2

责任编辑曙光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建设家庭教育误区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思想道德建设路径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