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危机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路径研究

2009-09-19苍玉霞

关键词:金融机构农村

程 承 苍玉霞

摘要: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对于以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县城经济为主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具有的体制缺陷对其业务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造成的影响并深度分析原因,提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经济危机下业务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危机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路径

0引言

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金融业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偏像一方、以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县城经济为主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目前受到的冲击虽然还不大,但不利影响是必然的。随着金融危机经逐步向实体经济渗透,其不利影响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的滞后效应必将逐步显现。

1金融危机给内地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外出务工农民返乡较多、收入锐减。内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述地区大量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倒闭或大规模裁员,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失业,不得不选择返乡。经调查,外出务工农民的提前返乡使其家庭年收入锐减,直接影响到了其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本息的到期收回,一些重点乡镇表现尤为突出。②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遇困境,表现在出口受阻,外向型企业资金回笼缓慢;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尤其是涉及粮食加工等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主要是上半年总体物价水平的走高,各类工人的工资性报酬同比增加,造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批优质客户的信用等级明显下降。③特色农产品销路出现不畅,尤其是内地出口型特色产品,如茶叶、丝绸等,农村经营大户损失严重,小额农户贷款及农户联保贷款的质量受一定影响。④部分行业效益下滑。尤其是钢铁、冶金、汽车、化工等主要支柱行业已受到明显影响。此外房地产市场形势严峻,价量齐低。

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根源分析

2.1面临的主要困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动性充裕,资金运用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增幅大,而贷款运用困难。以安徽为例,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比69%,新增存贷比仅为54%。二是贷款业务增长缓慢。表现在内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贷款需求明显减少,贫困则更加困难:票据贴现等业务急剧萎缩,价格走低,不及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票源锐减。三是不良贷款略有反弹,风险控制压力增大。四是对公存款等低成本负债占比明显下降,经营成本增大。五是存贷款利差缩小,将最为直接地影响业务收入。

2.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中困境根源分析

2.2.1客观原因: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首当其冲地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民工(因为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直接收益者),这些恰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主要客户群。由于市场形势不明朗,很多企业投资、生产都非常谨慎,项目投资和原材料采购都持观望态度,导致有效信贷需求下降,这也是票据业务持续萎缩,贴现价格持续走底的重要原因。二是银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除工行、农行等大银行外,交通银行、徽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成了新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全面争夺市场份额。对公存款下降、贷款市场份额急剧减少都充分证明了农村合作金融的竞争力有限,地处城市的农村银行也不例外。三是产品低端、同质,缺乏吸引力。相对其他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业务仍然是贷款、存款和简单结算,而且产品种类繁多、功能同质化程度高,缺乏被社会公众认可接受的优势品牌,加之长期以来自我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有限,在竞争相对较强的市场中劣势十分明显。四是政策性一定程度仍然约束制约业务的发展。如单户贷款比例限制、贷占存比例的约束等,有关监管部门也存在过度干预的问题。

2.2.2主观原因: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理念仍然落后,营销意识和手段都十分有限,利率定价机制僵化,对于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反应迟钝,没有及时调整经营思路,甚至无所适从,导致大量优质客户流失。二是体制机制约束,如小法人局限性问题突出;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不科学等。特别是现有的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绩效与贡献度不协调的问题,已经难以调动员工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劳动用工制度缺乏资源导向性,干部管理制度缺乏公平公正性等都禁锢了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三是作风问题突出,门难进、脸难看,官商习气浓,“吃里爬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形式主义,知法犯法,知规违规,不求上进,责任感虚无等种种现象在各行社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3经济危机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路径研究

3.1要“调整结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所谓“调整结构”,就是要在负债上要逐步提高低成本存款的比重,坚持存款立社(行)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尽快上规模,奠定快速发展的基础;在资产上坚持优质化,即客户优质化,贷款期限结构合理化,适度增加稳定优质的中长期贷款和项目贷款的占比:同时下大力气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所谓“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就是要:充分利用好两级法人体制优势,调动整合全省资源,形成合力,而要克服县级小法人在政策、市场、项目等方面的信息缺乏和不对称的劣势,围绕宏观政策和各级政府以及市场和客户的需求,适当拓展一些规模较大的优质客户或重点项目;充分利用县级小法人机制灵活特别是决策链短、效率高的优势,机动灵活地与其他大银行的进行竞争:充分利用贴近“三农”、基层和市场的亲缘优势,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及时地捕捉市场机会;充分利用当前和今后宏观调控政策重点面向“三农”、民生和基础设施的优势,争取新的利润增长空间。通过以上长处优势的整体发挥,尽可能地克服规模不经济、抗风险能力弱、技术落后、创新能力有限以及与政府、大客户信息不对称等短处和弱势。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在掌握当地经济环境和结构的前提下,明确定位,选准服务对象,做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经济较发达城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避开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市场,选择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走服务地区经济的中小型银行路线,应该是其在城市金融市场竞争的方向。对于农业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在农村拥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大量稳固的客户群体,要应充分利用国家对“三农”的关注与积极政策,消除历史包袱,通过人才战略、管理战略,招揽优秀人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内控制度来增强自身实力,使其在服务农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2转变经营理念,转变作风。要强化效益意识,逐步把效益和质量目标调整为今后业务管理的最主要的指导性目标:要强化竞争意识,抢抓机遇,利用人才、科技、产品、服务、定价等开展同业竞争:

强化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合规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定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银行业激烈的竞争,绝对不能有背靠国家而忽视自身发展、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要有换位思考的思想,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业务的角度,应该认识到各项业务的开展是谋生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从服务的角度,要求从业人员不仅仅要知道自己懂什么、擅长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3.3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随着农村、农业、农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的步伐更要大一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现在的环境下要学会模仿,在模仿和整合中提高,在金融产品的开发中要形成产品开发、生产、推广、形成品牌的良性循环,延长产业链。做金融创新,更要讲究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要充分了解市场、捕捉市场变化、掌握市场信息,并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在于创新结果要有效率。做一个产品就要做出品牌,有市场应用的价值,做产品,市场不在乎你做了多少产品,而在意的是你做了什么产品,其应用价值多大。

3.4大力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对银行业来说,银行从业人员一定要具备很高的职业操守,对银行伤害最大的风险是道德风险。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来说,一是需要足够的不同层级的人。需要各种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能在不同层级的岗位上安心工作、熟练工作、精益求精的员工。银行业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适合不同专业、不同经历的人来工作并参与到管理中去,而且能够管理的很好。只要在工作中敬业、肯学习、肯钻研就一定能取得成效。二是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有权就有责、奖惩分明、建立合理的晋升渠道,起到奖励先进的作用,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归属感。三是对于管理人员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可以从业务(财务)、伙伴、人、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而不仅仅是现在单纯的考核存款和贷款量的增加。财务代表业务(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伙伴代表在一定的周期内从内外部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指标,体现一种营销的能力;人代表培养人才,包括培养下属员工的能力和手段;控制代表在工作中对风险、成本、突发事件的应变和防范能力。四是要建立长效的培训和学习机制。培训要有针对性,参加培训的人要真正有触动、有收获,并能在工作中运用,培训要达到预期目的要学会使用外脑和社会资源。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农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