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中的几组矛盾关系

2009-09-08白桂仁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矛盾考试思想

白桂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生存、在矛盾中发展的,汉语言作为华夏民族的母语,为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汉字文学作为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为生生不息的民族发展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汉语言文字文学的产生、宣传、发展、升华的过程,其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即是语文教学。在漫长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充斥其间,这是绝对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诸多矛盾。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如果不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这些矛盾现象,就会在教学中漏洞百出、捉襟见肘,面对一个平淡的问题而惶惶然,从而导致认识上的鄙陋直至教学成绩的下降;反之,如果对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各样的矛盾能深入浅出地正确了解,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及矛盾的转化等,并掌握处理各种各样矛盾的方法措施,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居高临下,得心应手,取得辉煌的教学成绩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笔者通过多年的摸索和探求,认为以下几组矛盾是首先应该认识和掌握其解决方法的:

一、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

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具有一整套理论和实践的体系。古代教育目标是培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人才,为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社会政权,而现代教育目标是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在教学内容方面:古代学的是“四书”、“五经”,完全是为其教育目标服务的,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性和思想倾向性的,而现代教育内容则是根据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际需要,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来设置语文课程的。在教学方法上:古代注重师道尊严,教师一言堂,教学方式满堂灌,教师只是写题(布置题)和检查,而现代教学方法则生动活泼,讲读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相得益彰,学生各种思维得以较为充分地发挥。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互为表里、互相促进,尤其是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电化教学进入课堂,集声、形、色于一体,动感性十分强,教学效果明显,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虽然有对立和矛盾的关系,但二者又不可分割,前者是后者的根源,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逐渐修定、补充和完善。语文教师既不能因循守旧,又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要批判地吸收,不要绝对地割裂开,在这一对矛盾中,后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要注重现代化教育思想的掌握,并不断优化、完善和提高,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科技的前进步伐。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因为教育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但在办学过程中,却误入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本来考试是检测教育质量的手段,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把它作为教育目标而神圣化、教条化了。应试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我国堪称考试大国,典型的应试教育即明清时期的科举八股文考试,它把考试程式化、僵硬化,结果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最后考试结果竟然是有的文状元写不了文章,武状元打不了仗。新中国成立后,考试制度不断改革,“文化大革命”时期,废考试实行推荐,致使教育质量大打折扣。“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教育质量有了转机和起色,但应试教育的桎梏仍成为教育质量提高的羁绊。因此,语文教师,要立足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考试当作唯一的目标而全力以赴地追求,而要为提高语文素质而努力,当然还要积极配合决策者进行考试改革。

三、“文”与“道”之争

“文”指语文知识;“道”指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语文教学到底是应注重“文”的教育还是“道”的教育,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两大论争派别。重文者,侧重文字、文法的训练;重道者,把思想教育作为重要目标。笔者认为,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攻方向,但是道也不可轻置,因为只有道才能统率全文,二者就像形体和灵魂一样的不可分割。语文教师既不能脱开“文”去进行思想教育,也不能脱开“道”去讲文,那样就会使文成为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语文是理论的工具和基础,是理论的载体和质料,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提高理论水平。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的检验,还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理论。理论具有指导意义,有画龙点睛之功,而实践具有客观性特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语文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增长理论知识,同时要注重指导和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社会、家庭等的实践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唯物观。

五、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

课堂教育从孔子聚徒办学、侍座论道开始,经过许多年的历史流变、革故鼎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其有集中授课、便于交流、传递信息广泛等优点,至今仍不失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教师有责任不断优化和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内容,力求使这一古老的教学形式再放异彩。然而因为“语文的外延是宇宙”,“大语文观”教学思想告诉我们,必须辅之以课外教育内容,只有投身于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语文能力才有望真正培养起来。将学法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学法指导具体化的最有效途径,它可以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怎样学习的向导,要达到这一步,必须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其实学生的学法也是教师教法的体现,因此我们备课时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精心设计学法,这对于改革中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以上几组矛盾关系外,还有教法中的启发式和填鸭式,传统教育的扬与弃,通用教材与乡土教材以及听、说、读、写的关系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反复研究、努力实践。如此,我们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才会有所提升,从而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猜你喜欢

矛盾考试思想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思想与“剑”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