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饮食的科学提醒

2009-09-02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散步早餐

食后散步有益健康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见人们对饭后散步的健身方法是非常重视的。

饭后散步。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后胃里充满了食物,既不适合剧烈运动,又不适合躺倒睡觉,而适宜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对消化是大有帮助的。

散步的轻微震动,对内脏器官有良好影响。再加上走路时腹肌前后收缩,膈肌上下运动,对胃肠和肝脾能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不仅使胃肠蠕动加快,黏膜充血,而且能使消化液分泌旺盛,更好地对食物进行消化,防止发生“积食”。若饭后即卧,会使饮食停滞,食后急行又会使血流于四肢,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惟有食后散步,才有利于胃肠蠕动。

食后散步,每次以百步为佳。散步之后,宜做适当休息。

食物中的果糖有益健康

糖类又名碳水化合物,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被称作生命的燃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糖类的需求就有了相应的变化。老年人对糖类(淀粉类食物)的需要量是很严格的,对糖分的适应能力减弱。因此,不少老年人都有患轻度糖尿病的趋势。但是,水果和蜂蜜中所含的果糖,既容易消化吸收。又不容易在体内转化成脂肪,是老年人理想的糖源。

食物“膳食纤维”不可缺

“膳食纤维”是食物中具有保健功能的有效成分。

由于膳食纤维不是单一实体而是许多复杂有机物质的混合物,因而给予膳食纤维惟一明确的定义就有一定的困难。最为接近的定义是:膳食纤维是人体消化酶不能消化的食物成分的总体。

这一定义和膳食纤维这一名称,现在已普遍被人们接受。具体来说,它属于糖类物质的范畴。由于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在从前被认为是无营养价值的物质,人们对膳食纤维不够重视。

近年来,人们发现不少疾病如结肠癌、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与膳食中缺乏纤维素有关,于是,膳食纤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合理饮食要关注的十个字

合理饮食要关注的十个字是: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

二:250克至350克糖类,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

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

四:一个星期吃四次粗粮。

五: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

红:一天一个西红柿,喝少量的红葡萄酒,吃点红辣椒改善情绪,少焦虑。

黄: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即红黄色的蔬菜。

绿:饮料数茶最好,茶叶绿茶最好。

白:燕麦粉、燕麦片。

黑:黑木耳。

秋季如何选择饮食

秋季,气候的特点是干燥。

容易使人发生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大便干结等所谓的“秋燥症”。因此,为防燥邪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梨、香蕉、苹果、银耳、百合、芝麻、藕、菠菜、乌骨鸡、豆浆、饴糖、鸭蛋、蜂蜜、柿子、橄榄以及鸭肉、猪肺、龟、鳖、蔬菜等,以润燥养肺。

凡辛热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饮食中应减辛增酸,抑肺扬肝,有助于肝气疏泄。此时五谷初成昧美,但脾胃气弱之人,应慎食,以防暴泻。少辛是指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薤、椒等;增酸是指适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

冬季饮食要求

冬季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平抑肾养心。

冬季干燥,应少吃煎炸爆炒之物,免致心烦少寐。为增强抵抗力,晨起可饮用少量醇酒后再进食。米粥有很好的养胃温体作用,故山药粥、枸杞粥、黄芪粥等,应是常见的桌上餐。

冬季饮食宜温热。忌黏硬生冷。养生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冬季阳气收藏,阴寒较甚,进补可以增强体质,抵御寒邪。蓄积能量,为春季旺盛的精力打下基础,尤其对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冬季则是进补的最佳季节。

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和“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谚语,但任何进补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适应自身的具体情况。

饮食要注重荤素搭配

医学研究证明,许多老年病与嗜食荤腻有关。老年人一般好静少动,热能消耗较少,过多摄取荤食或饮食过量,既加重胃肠负担,又易肥胖。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症。因此。老年人在膳食上应忌大荤,宜多吃各种蔬菜水果。注意荤素搭配,以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的需要。

中老年人要少食多餐

吃得过饱是中老年人鈌之大忌。所以中老年人应提倡少食多餐。因为中老年时期,胃肠道消化功能降低,若饮食过量,极易造成胃肠负担过重,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古人说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因此,中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活动量的大小、热能消耗的多少等具体情况,坚持少而精、少吃多餐的原则。

中老年人饮食宜软忌硬

人到老年,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少,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因此,在饮食上以松软为好,不宜吃油炸火烤类和坚硬的食品,在食物烹调上,以蒸、煮、炖、烩为主,以利消化吸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老年人饮食宜软忌硬,但还要注意食物的干稀搭配。干稀搭配,不仅有利于扩大粗粮调配范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例如馒头、花卷等,可和玉米面粥、玉米小糁子粥、绿豆大米粥、红豆小米粥搭配;标准粉馒头、玉米面发糕,可和肉丝汤面、大米粥搭配等。注意干稀搭配,既可保证营养全面,又可维护胃肠道消化功能。

中老年人饮食宜温忌寒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以后,人体阳气逐渐衰退,而老年人多属虚寒之体。中老年人每到冬季,普遍感觉怕冷和四肢不温就是例证,而温食可暖胃养身。

中老年人平日应少吃冷食,更忌生食,即使在盛夏伏暑,过食冷饮也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当然,中老年人也不能太过喜食过热、过烫的食物,这会对食道、胃形成一种机械性刺激,有诱发食管癌和胃癌的危险。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对寒温适度提出测量的方法是“热无灼唇,冷无冰齿”。

日常饮食宜杂忌单

饮食宜杂忌单是中老年人养生长寿的方法之一。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为平衡营养,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

各种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维持体液的酸碱度平衡有很大的作用,新鲜蔬菜不仅含有丰

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还有较多的纤维素,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防便秘有重要作用,老年人每天的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250克。

老年人体内需要较多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所以,要吃些鸡肉、鱼肉、瘦猪肉以及豆类制品等。

不吃早餐有害健康

不吃早饭,实际上是实行了少餐制,即两餐制。因为,上午饿得透,中午就吃得多,使多余的热量转变成脂肪沉积起来。由于晚上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至高峰,如果晚餐又很丰盛,就将多余的能量贮存起来,使人日益发胖。

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血中胆固醇比吃早餐的人要高33%左右;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要小。临床也证实,早上起床后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其他时间高1倍左右,这种情况可能与较长时间没有进餐有关。

胆结石的发生也与不吃早餐关系密切,因为,空腹过久,胆汁成分发生变化,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的含量相对增高,这就形成了高胆固醇胆汁,如果不进早餐,久而久之,胆汁中的胆固醇达到饱和,在胆囊里成为结晶沉积下来,就可发生胆结石。

早晨起床后不宜立即进食

人早晨起床,胃还处于半休眠状态,至少需要半小时才能“苏醒”。同时,早晨唾液的分泌很少,胃液分泌也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立即进食,或再吃一些难以消化的食物,就易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晨起后最好先喝一杯水,休息半小时后再进食。

食熏烤食物无益健康

熏烤类食物有致癌作用,主要是由于燃料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大量的多环芳烃污染食物所致。

医学家们早就有这样的发现,居住在冰岛的居民,他们一年到头吃大量的熏烤食物,如熏鱼等,死于胃癌者占癌症死亡总数的50%以上。但冰岛地区的海员则不然,他们在海外港口可经常吃到较多的新鲜食物,癌症发病率就相对减少。波罗的海沿岸从事渔业生产的居民,经常大量吃熏鱼,癌症的死亡率达318人/10万人;而该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癌症死亡率仅为149人/10万人,消化道癌症死亡率为38人/10万人。有资料报道:在我国贵阳花溪地区,人们也惯常食用腊肉、熏鱼。胃癌死亡率较高。由此可见中老年人还是忌吃熏烤食物为好。

猜你喜欢

中老年人散步早餐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散步的收获
早餐
散步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