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实词教学应培养学生五种意识

2009-09-01张耀珊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实词高考题词义

张耀珊

文言文教学中,实词历来是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题中的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能在课本找到相应的出处,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之外,还有必要培养学生如下几种意识:

一、根据字形推断生僻词的意识

汉字本是表意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几经变革但汉字的表意功能没有完全丧失,可以对字形结构(象形、会意、形声)分析帮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1998年高考第16题“冀得一归觐”中的“觐”字较生僻,但从这个字的构成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分析,C项“拜见”就是很容易找到的答案了。再如1999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籴”——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可推测其意思是买进粮食。再如2000年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我们可以联系前面的一个“炊”字,两个字的形旁全是火,可见和烧火有关。而且从字形上来看,意味着用火烧木柴从底下给器皿加热的情状。

二、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推断词义的意识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在各句相对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互文、排比、对偶,对这类句子,就可以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加以判断。如2001年高考卷第11题的D项“齐人追亡逐北”中“亡”与“北”对应,可推测“亡”也是“败逃者”。又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前面有“忠”和“贤”位置相同,词性相同。“用”和“以”位置相同,从词性上看,肯定是动词,词义应和“用”相同,为“任用、重用”。又如“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失”与“纵”相对,“奉”与“敌”相对,敌是敌人,为名词,那么“奉”也是名词,据此可推断“奉”为“机会”之意。

三、利用语法结构辨别词义的意识

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同样有助于对该词的词性、活用及意义进行推断。如2000年高考卷中的第11题B项“不审于何得此绢”,“审”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应该是动词,再推知其意义为“知道”。又如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祎非常之罪”,根据句法结构,“致”充当谓语中心语,解释为“招致”,后面应该接宾语,所以“非常之罪”应为名词性的短语,而不是动词性的短语“犯了极大的罪过”。全句应该译为“像仁会这样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祎遭受极大的罪名。”再如2004年全国卷甲“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中“行旅”应是“不至”的主语,词性应该是名词,解释为“旅客、出行的人”而不能解释为动词“旅行、游览”。再如2004年全国卷丁“一箧之宝,可资数世”中“资”后跟了“数世”(几代人)作宾语,可推断此处不能看作动词“积蓄”,而只能看作动词“资助、供给”。

四、利用成语推断词义的意识

不少成语来自文言文,学生在平日学习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一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例如1997年高考第12题“善才绳之”中的“绳”,我们可以想到成语“绳之以法”,绳是“制裁”的意思,结合语境考虑,此处就可以作“制裁”讲。再如2004年全国卷丙“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中的“敏”,我们可以联想到“敏于行而讷于言”,就可推断此处“敏”当“迅速、敏捷”讲。再如“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又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推知“芳不得薄兮”的“薄”也可作“接近”解。

五、利用语境推断词义的意识

任何一个实词都不是孤立的出现,都会与上下文的语意有关。语意关系一般为照应、解释、暗示,所以就要瞻前顾后。例如1998年20题“汝归勿遽言”中“遽”的意思是“匆忙”还是“惊慌”?联系下文,有“令兄弟徐言之可也。”“徐言”就是慢慢说,那么,“遽”应当解释为“匆忙”。再如2004年湖北卷“朕欲别除一官”中的“除”,作“革除”讲,显然不符合上文中对薛季昶的称赞,太后的意思是另外给他安排一个官职,所以此处应该作“授予官职”讲。再如2005年山东卷“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中的“生产”就不能解释为“生活和财产”,因为前面有“不问”,即不过问,不过问什么?应该与后一句“遂大困”有关。因不过问生活所依靠的产业而“大困”才合理,并不是不关心财产。再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要探究一下下文“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内容,就能明白此处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责编 雷 艳)

猜你喜欢

实词高考题词义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大少不同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