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去来兮辞》思想感情探究

2009-08-27周美珍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苍生官场田园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令他寒心,诗人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陶渊明自小胸怀大志,并且矢志不渝,坚守一生。少时“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一开始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人生愿望,他接受儒家、道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是当时门阀制度森严,士族把持朝政,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残酷的现实使他屡遭挫折,他几进几出,最后彻底放弃了由仕途来实现理想的愿望。他选择了回归田园,将人生的理想融入山水田园之中,将心中的宏愿植入松菊兰草中,做一个“躬耕自资”的劳动者、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无论是出仕还是归田,一直到老“猛志固常在”,他至死都未忘记自己“大济苍生”的使命,可谓“位卑未敢忘忧国”啊!因此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所表现的思想是复杂的。

一.快乐是归田之本

陶渊明的“大济苍生”的宏愿可以从他的在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中看出,他给人们所勾勒的美好生活图景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人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陶渊明自归田后,感受到了人生的乐趣,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生性热爱自然,不喜拘束。他在《归田园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因此对于出仕,每天逢场作戏官场酬酢,令他苦不堪言。他身处官场,犹如“羁鸟”、“池鱼”,觉得是误入歧途,是错误的,这与他在《归去来兮辞》所写:“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咋非”心情是一样的。一旦醒悟,犹如冲出笼中之鸟、跃入大海之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家之路虽远却抑制不住内心的轻快喜悦,一个“恨”字可以看出诗人回家心情的迫切。抵家时“载欣载奔”,紧接着映入眼帘的是简陋的小屋、久违的亲人、家乡的美酒、庭院的松菊;归家之后闲适快乐的生活让他憧憬------自斟自酌,移情于柯;漫步小园,趣味盎然;亲人话聊,其乐融融;弹琴读书,乐在其中;行车泛舟,愉情悦性,这难道不是诗人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的缩影吗?

二.孤独是人生之美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有过快乐,也品尝到了无尽的孤独。快乐与孤独可谓一对孪生兄弟,人生总是苦多乐少,“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归田园居》其五)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早先诗人为口腹之欲,羁身宦海,人在官场身不由已,失意孤独在所难免。李白不是也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吗?然而正是孤独使他独善其身,保持人性的本真,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这是一种人性之美。孤独促使他远离污浊的官场,远离浮华喧嚣的城市,走向清新广阔的农村。“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夕阳西下,苍松兀立,落日余辉下,诗人与青松相对无言。夕阳、孤松、诗人,组成一幅意境优美且寓意深远的画面:夕阳言日暮,意诗人已到迟暮之年却无所作为而备感苦闷孤独,似那孤松,孤独无靠,隐喻诗人孤高傲世、形影相吊的落寞和悲怆,犹如失群之鸟独自飞。“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饮酒》其四)真可谓“知音世所稀,抚松独徘徊”啊!这里诗人以青松自况,表达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于是在躬耕之余闲暇时诗人“或命巾车,或棹孤舟”纵情山水之间,饱览田园之美。梁启超这样评价陶渊明,“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渊明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当诗人“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田园躬耕,可饱口腹之欲;登高望远,山川之美尽收眼底;长啸吟诗,一吐胸中之块垒。

三.忧愁是追求之痛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追求的道路崎岖不平,但诗人仍是不懈追求,可是诗人常常感到心神不定“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诗人时常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陶渊明既不想迷恋世俗以获取功名富贵,又不屑逃脱人世去飞临仙境,为了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他只好到自然山水中去寻求心灵的解脱和情感的寄托了。正如陶渊明《饮酒》其十写道“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诗人在享受田园之乐时忧愁时时来袭,只好“乐琴书以消忧”,诗人所忧为何?一忧躬耕自资、生活艰难。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失火迁家后,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靠周济借贷过日。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二忧人生苦短,功业未就。诗人在《归去来兮辞》流露出韶华易逝,而功业未就的感叹,“木欣欣以向荣,泉娟娟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到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诗性大发,而是悲愁叹老,自伤自悼,诗人貌似平和欢乐的田园生活之下,其实充满更多的世无知音的苦痛、遗世独立的绝望和生命流逝的无奈,发出“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的感叹,感叹人生苦短,余生不多,在陶渊明的《饮酒》诗中也写道“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饮酒》其三)“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饮酒》十五)但是,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败,令诗人深感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只能仰天长啸。在文章第四段卒章显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抒发诗人委心乘化,乐天安命的情志。但是文章中强烈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又使我们分明意识到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他的宏愿是以社稷民生为重,但现实又不容他去实现。这种煎熬与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他只能聊以自慰、哀愁悲叹而又无可奈何。

四.“猛志”是精神之柱

陶渊明时官时隐,在人海中沉浮,可以说阅尽人生百态,尝遍世态炎凉,辞去彭泽令后早已无心官场,归田后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的田园生活;过着舟行车往游山玩水、搜奇览胜的幽雅闲适的生活;过着琴书相伴、情话相谈融洽欢快的生活,但是,现实中诗人的生活却并非那么惬意,而是艰辛坎坷、贫困潦倒的一生,“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饮酒》十一)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特别是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靠周济借贷过日。尽管如此,诗人猛志未坠,如《杂诗》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陶渊明的《述酒》一诗表明了他心忧黎民,对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在《杂诗》(其二)中写道“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此时,陶渊明归隐已经八年,但诗人时时处在生命孤独与时间无情的巨大冲突体验中,他仍不忘世事时怀“有志不获骋”的悲愤,可见猛志未泯。也正因为有“猛志”这个精神支柱,陶渊明在那污浊黑暗的社会、面对贫病交加的生活能保持自己的本真,能融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并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

周美珍,福建清流高级职业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苍生官场田园
Deity Defying
画堂春·酷夏下乡记
新 疫
误苍生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