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站等

2009-08-21

文史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关公狄更斯

胜 祥

胜祥编

60年变迁缩影——标语

60年来,标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影响力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其时间性、阶段性和空间性的特点,表现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重点。透过60年来的标语,可以窥见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可反思社会发展中那些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制度和观念。

食色站

康熙皇帝与西洋葡萄酒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最喜爱的十八阿哥永衸薨,太子永礽被废黜。这样的萧墙之祸,令康熙极度痛心,引发了严重的心悸症:心神耗损,形容憔悴。皇帝病情日沉,御医束手无策,于是向欧洲人求助。

皇宫中精通药理的耶稣会传教士医生罗德先,配制了胭脂红酒,首先止住了康熙的心悸病;随之又建议皇帝服用产自加那利群岛的葡萄酒。不多久,康熙恢复了体力和健康。病愈后,康熙说:“前者朕体违和,……每日进葡萄酒几次,甚觉有益,饮膳亦加;今每日竟进数次,朕体已经大安。”罗德先也因此荣任内廷御医。此后,西洋葡萄酒在清廷中成为益病延年的健康佳品,深受康熙的青睐。康熙五十年,在众多的西洋物品中,康熙皇帝仍对西洋葡萄酒格外垂青:“嗣后倘得西洋葡萄酒、绘画颜料送来,其余俱停。”(杨艳丽撰)

坦桑尼亚的“中秋节”

在坦桑尼亚,每当公历九月的月圆之夜是坦桑尼亚的“中秋节”,各家各户的大门都轻轻地打开,人们静悄悄地走出家门,来到空旷处,围成一个个圆圈,默默地坐下。直到皎洁的月亮高悬中天,人们才打破沉默,开始热烈地交谈,并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欢度一年一度的节日。

在坦桑尼亚,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外敌曾入侵这块富饶的土地,这天正值月圆时节,当地人被外敌追杀,被迫逃进了一片森林藏身。敌人追赶到森林边,却不见一个人影,只见一片明月高照的森林,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秋风吹动树叶的哗哗声。此时,敌人误认为林中埋伏着大批军队,不敢贸然进入密林之中,只好匆忙撤离。而善良的人们也终于免于一场灾难。为了纪念这个月圆之夜,后人便将每年公历九月的这一天定为“中秋节”。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依照古老的习惯,围坐在皓月之下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节日。

(周万国荐稿)

古人的闹钟

在古代,没有充当闹钟的公鸡怎么办7除了漏壶和日晷外,古人还发明了香钟。就是以特制的模子制成盘香,盘香粗细均匀,燃烧时间准确。从燃烧后剩余的盘香上的刻度来推测时间。后来,古人对香钟进行了改良,在香火烧到固定刻度时,上面挂的重物就会落下,撞击盘香下的金属器皿,达到闹钟的效果。

(刘新生荐稿)

财经站

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

关公成为财神是在清代,原因之一是康乾时期民间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许多从业者纷纷借“三国”之事奉关公为其行业之神,如豆腐业(相传关羽年轻时曾以贩卖豆腐为生),铁匠业(相传关羽早年以打铁为业),还有理发业、屠宰业、刀剪铺业(因为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偃月刀),烛业(关公秉烛达旦,恪守叔嫂之礼),工商业(关公上马金、下马银、封金挂印)……

此外,还有几种传说深化了关羽的财神形象,一说关公生前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经发明计簿法,设计日清簿,清楚明白;另一说法是关公死后真神常回到人间助战,商人在生意受挫后若能得到关公的相助,就会东山再起。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公成为财神与山西商人有关。山西商人把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在他们遍布全国的会馆里建筑关庙。由于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效仿,关公就成为人们公认的财神了。

(史宗义撰稿)

东晋南朝的“送故”礼

“送故”初指古代官吏升迁、替代之时一种必然的手续和礼仪。秦时出现送别离任者、欢迎新任者的礼仪,随着汉代察举制的实行,“送故”已不再是单纯的礼仪,到东晋南朝时期,“送故”进一步制度化,成为当时所有由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在迁代之时应得的合法收入。

如东晋时会稽内史孔愉弃官归乡,得“送资数百万”;吴郡地方“常有送迎钱数百万”;刘宋时长沙郡守蔡轨还乡时,送故钱有五十万;南齐永嘉太守范述离任时,送故钱有二十万。各地的送故钱数目的多寡,与当地的经济情况有很大关系,东晋南朝时会稽、吴郡经济最为发达,故送故钱多;长沙、永嘉等地经济落后,送故钱少。“送故”除送钱外,送土特产及“事力”(大量兵户,有一定的役使期限)也不在少数。(阎泽川荐稿)

古代纸钞的防伪技术

古代最早的纸钞诞生于民间,由商人自由发行。但这样做,很容易出现乱发和伪造的情况。后来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收归官方发行,防伪措施更为严密,还会在纸钞上盖上两枚官印。到了宋徽宗时期,改为图案更复杂的“钱引”,加上多色套印,防伪性更强。此后,历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防伪方法。花样之多,让现代人至今都没有搞清咱们老祖宗到底是怎么防伪的。

(刘新生荐稿)

人事站

诵《孝经》以退黄巾

当席卷千军的黄巾军向都城杀来的时候,竟然有人献策“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这就是“诵《孝经》以退黄巾”的故事。

据《后汉书》记载,朝歌人向栩,字浦兴,向长的后人。着装、举止、言语极度诡异,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由此便招来很多弟子,也有政府出面请他出来做官,他一推再推,更加显得超凡脱俗了。但当更高的职位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一切就变了,“后特征,到,拜赵相。及之官,时人谓其必当脱素从俭,而栩更乘鲜车,御良马,世疑其始伪。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不但大肆铺张、不理政务,而且懒惰到连房子里都长出了野菜。

正当他春风得意时,黄巾军叛乱,皇帝召集各大臣议论良策,向栩便献“诵《孝经》以退黄巾”之策。终被“中常侍张让谗栩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

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中说过:“诵孝经以退黄巾。人非童昏。知其妄也。物之不切於实用者。”表示这样的行为是与实际不相切合的。

(姚闰及撰稿)

毛泽东论秀才

对于秀才,毛泽东说:“古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古人说少了,光靠秀才,30年,300年也不行。”“因为这些秀才有个通病:一是说得多,做得少。向来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二是秀才谁也看不起谁,文人相轻嘛。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劳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的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呢?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

但他仍看重秀才的重要作用,他说:“没有秀才也不行,秀才读书多,见识广,可以出

谋划策,帮助取天下,治国家。历代的名君都有一些贤臣辅佐,他们都不能离开秀才啊!”

(武新明荐稿)

孙中山与下属

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一次革命行动失败后,转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时机东山再起。

有一天,几个革命同志闲来无聊,凑了4个人打麻将娱乐。不巧,被孙中山撞见了。他们自知犯错,一阵惊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如此尴尬场面,孙中山不但继续叫他们打下去,而且还笑着说:“打吧,打麻将很像我们革命起义,这一局输了没啥关系,可寄希望于下一局,永远充满了机会,永远充满了希望。”

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了临时大总统。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参议院出席一个重要会议。然而,大门前执勤的卫兵,见来人衣衫简单,便拦住他,并厉声叫道:“今天有重要会议,只有大总统和议员们才能进去,你这个大胆的人要进去干什么?快走!快走!否则,大总统看见了会动怒,一定会惩罚你的!”

孙中山听罢,不禁笑了,反问道:“你怎么知道大总统会生气的?”一边说着,一边出示了自己的证件。

卫兵一看证件,才知道这个普通着装的人竟是大总统。惊恐之下,卫兵扑倒在地,连连请罪。

孙中山急忙扶卫兵起身,并幽默地说:“你不要害怕,我不会打你的。”(侠名荐稿)

奇趣站

没有后宫佳丽的皇帝

在封建社会,皇帝拥有整个国家的财富和权利,基本上每一个都是“后宫三千”。可在明朝,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罕见的用情专一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他一生淡薄美色,不仅没有宠妃,而且没有册立过一个妃嫔,只是与皇后张氏过着民间恩爱夫妻式的生活。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孝宗是冷宫中一个身份卑贱的宫人之子。当时皇帝的宠妃万贵妃自己没有孩子,对孝宗母子由嫉生,恨,想尽办法迫害他们,孝宗的生母,还有在后宫中帮助他们的人们,都遭毒手死去,孝宗自己仅是因被皇太后抱养到自己宫中才得以幸免。幼年的坎坷生活使孝宗非常厌恶后宫争斗,不愿再有人像自己和自己的母亲一样成为斗争的牺牲品,于是下决心自己今后只娶一个女人。

像孝宗这样因用情专一而被后人记住的皇帝,实在是历史仅有。

(杜瀚彬荐稿)

历经两国、四废六立的奇皇后

羊献容,西晋时期泰山南城人,痴呆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前赵末帝刘曜的皇后,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历经两国、被四废六立的传奇皇后。

永康元年(300年)晋惠帝的第一任皇后贾南风被赐死,羊献容被立为皇后。时值八王之乱(291年-306年),羊皇后不可避免地成为当时的封建政治的牺牲品,被四废五立。

羊献容立后不久,成都王司马颖和长沙王司马义挑起争端,司马义势弱战败,依附他的羊皇后之父羊玄之被牵连,司马颖逼迫皇帝废羊后,并囚禁在金墉城。后来,朝臣陈畛等讨伐司马颖,恢复了她的后位。河间王司马颙起兵,派将军张方进驻洛阳,第二次夺去了她的凤冠。后来,张方逼迫晋惠帝迁往长安,在长安又恢复了羊献容的后位。永兴初年,张方又废羊后,这是她的第三次被废黜。司马颐为彻底排除异己,以羊氏屡为奸人所立为罪名,逼惠帝下诏将她赐死,司隶校尉刘暾带着羊氏逃往青州(今山东淄博北),免于一死。光熙元年(306年)惠帝还都洛阳,她被第四次立后;好景不长,洛阳令何乔废羊后,第四次被废黜;张方被暗杀后,羊献容第五次登上后位。是年,惠帝驾崩,其弟司马炽继位,她被尊封为“惠帝皇后”,居于弘训宫。311年,刘曜攻入洛阳,羊后被送往平阳,后成为他的王妃。刘曜登帝位后也立她为皇后,第六次被立后,且备受宠爱,甚至参与朝政。她死后葬于显平陵,谥号“献文皇后”。

(杨艳丽撰稿)

狄更斯的粉丝们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867-1868年访美期间,曾受到美国大批粉丝的疯狂追捧。

一位名叫珍妮·比奇洛的疯狂者,甚至狂热到无法忍受他人靠近狄更斯的地步。狄更斯去纽约参加活动时,一位寡居的女士曾求见了他。但在离开狄更斯房间后遭到比奇洛攻击。比奇洛一边拳打对方,一边尖叫着质问她“竟敢”单独进入狄更斯的房间。

狄更斯访美期间,屡遭粉丝们包围。他们为扯下狄更斯围巾上一块布料、抓到他衣服上一把皮毛而欣喜若狂,有的人甚至把他的鞋印取模留念。有的人拼命靠近狄更斯想跟他握手,还有的人想向他索取一张狄更斯作品朗读会的免费入场券。

(武新明荐稿)

本源站

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由来

学士一称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中的记载,最早是指那些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以后,学士是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民间习惯上称有文采的饱学之士为“学士”,最著名的莫过于苏东坡“苏学士”。另外,学士和大学士差距很大,学士大多是舞文弄墨、实权不大的官员,可是大学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了。唐、宋时,“学士”前加“大”的可都是宰辅重臣,到了清代,大学士成为文臣的最高职位,官至正一品,可谓真正的位高权重。

硕士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节高尚,学问渊博的人,但一直不是官职。

博士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种官职,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传授学问,培养人才。汉武帝时,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易》《书》《诗》《礼》《春秋》每经置一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故称五经博士。

(安长军荐稿)

“先生”的演变

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这个称呼的对象是有不同的。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又,《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到了战国时代,《国策》:“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国策·秦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今称老师为“先生”,本此。汉代,“先生”前有加上一个“老”字的。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刘欣淑华荐稿)

古代状元的地位

我们在戏曲和小说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描写:一旦得中状元,马上就锦袍加身,高官厚禄,封上御史或巡按,大权在握。可惜,这只是小说家的虚构。实际上,在历史上,新科状元的地位历来都不高。即使在重文轻武的宋代,新科状元初任官一般也只能做个承事郎,在文官官阶中只是第28阶,实甚低微。明清时期,新科状元照例担任翰林院修撰,官秩只有从六品,地位也并不高。

猜你喜欢

关公狄更斯
关公面前耍大刀
请关公
“关公文化旅游节”9月22日运城开幕
《再现关公》可免费观看
快脚周仓
驴脸
女关公
狄更斯钓鱼
你能变好,我则安心
狄更斯诡证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