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鸟类执著歌唱之谜

2009-08-04徐知乾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学唱山雀测量点

徐知乾

如果让鸟儿来唱信乐团演唱的《死了都要爱》,那么它们一定会翻唱成《死了都要唱》!

歌唱爱,才精彩

当春天来临,鸟类就从早到晚开始放声歌唱了。它们为什么如此喜爱春天呢?日本科学家研究从3.8万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结果发现,当鹌鹑大脑表面的细胞接受更多光照时,这些细胞内的基因被激活了,其脑垂体开始释放出一种促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进入血液后便会刺激鸟儿分泌更多的性激素,达到一定程度后,雄鸟便产生了寻找配偶的需求,于是,它们便开始用歌声来抒发对雌鸟的爱,以此来吸引和赢得伴侣。这个现象表明,鸟儿喜欢在春天里放歌,根本原因是春天来临后,日照的时间比冬天长了许多的缘故。研究还发现,如果鸟儿受到的光线照射比较充足,那么鸟儿大脑内的基因会在接下来的14个小时内保持激活状态。这就是鸟儿在天一亮就开始唱歌,而且唱歌的时间较长的内在原因。

那么,雄鸟对异性爱的欢唱最终会劳有所获吗?美国科学家证实,在这个季节,雌鸟确实在其附近听“情歌”、选“情郎”呢,而且唱歌数量多、歌声嘹亮的雄鸟,会最先得到青睐和追捧,因为一只雄鸟会唱的歌越多,表明它的身体状况越好——它的免疫系统很强大并且基因更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这些优点能够传递给后代。

如果仅仅把鸟类对爱的歌唱理解为对异性的追求,那么我们等于小看了鸟类。英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鸟类还会用歌声表达关爱,并以此来鼓舞士气。如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绿戴胜鸟常年过集体生活,每个群体由2至12名成员组成,它们性格“外向”,喜欢热闹,喜欢互助。如果鸟群中负责繁育后代的雌鸟外出寻找食物,其他成员会主动照顾幼鸟。有趣的是,这种鸟在争斗败北或抢夺地盘失败后,会集体唱歌,相互梳理羽毛,以此来表达关爱,提升士气。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的新奇现象:人类之外的动物在经历挫败后,也会通过某些行为来巩固和加强群体关系。

梦里也歌唱

为了学唱,鸟儿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其执著精神说来真是让人钦佩不已。

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幼鸟学习唱歌需要经历好几个阶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从咿呀学语开始练习发声。幼鸟通过咿咿呀呀反复练习,最终学会固定曲调的歌曲,与此同时在大脑中逐渐形成了相应的神经回路。成年鸟儿之所以能歌声婉转,就是因为其大脑中有了这个神经回路,如果把这个回路破坏掉,这些鸟儿就失去了唱歌的能力,就不得不重新从咿呀学浯开始学习唱歌。有意思的是,控制鸟类学习唱歌的大脑区域与控制人类学习说活的大脑区域非常相似。

以往,人们一直都没有弄清楚为什么鸟类的学唱不跑调。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揭开了这个谜,发现鸟类为了唱歌不跑调也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研究发现,小燕雀最初跟父母学习唱歌时效果并不好,但慢慢地它们原本跑调的歌声会变得越来越准确,这是因为它们能够把听来的正确版本借助自己稚嫩的神经中枢,一遍一遍地记到大脑里,然后再播放,播放后如发现与父母版本有误,则马上重新记忆;等到与父母的版本几乎一样以后,它们就不用借助那个神经中枢,那个神经中枢也就“退役”了,平常它们只管播放正式版的歌曲就行了。

研究还发现,幼鸟在学唱过程中特别执著,就连做梦都在学唱。美国研究人员把微型电波记录装置,分别嵌入4只斑胸草雀大脑中主管音乐技能的细胞里,在不影响鸟儿的日常活动的情况下,记录它们清醒和睡眠过程中细胞的活动。他们先让鸟儿听一些有意安排的小曲子,然后让它们不受干扰地睡觉,结果研究人员通过脑电波发现,斑胸草雀虽然没有在睡眠中唱出声音,但它们有关的神经细胞在睡眠中的活动同清醒时一样频繁,这说明它们在梦里在回放白天听到的新曲子。这一现象告诉人们,小鸟白天听过一首歌后,随后会在睡梦里反复练习,以此来提高歌唱水平。

环境恶劣也要唱

研究人员证实,在地球森林和草原的覆盖面变得越来越小的情况下,一些地区的鸟类有时候会遭遇穷途末路的艰难情况,但执著的它们为了坚持歌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如从2007年开始,英国设在菲尔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城市中设立了67处测量点,用来研究噪音与鸟叫的关系。这些测量点安装有录音设备,有的设在公路旁,有的则设在安静的街道上。一年来的测量结果显示,仅有49处测量点附近的鸟儿是在白天鸣叫,其他18处的鸟儿是白天和夜晚都鸣叫,而这18处测量点白天的噪音强度要远高于其他测量点。而此前,美国弗雷斯诺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也做了一个类似的监测,他们在弗雷斯诺地区30多个不同地方录下了麻雀的叫声。美国一位科学家根据这两个监测报告所揭示的共同点,分析认为,聪明的鸟儿在白天高分贝噪音影响下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在白天唱歌的同时,夜晚也继续歌唱,而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躲避环境噪音对它们歌声的干扰和淹没,想让同类聆听到它们爱的歌声。科学家认为,执著歌唱的鸟也会因此付出代价,它们可能会因过度劳累而缩短寿命,甚至过早夭折。

尽管人类制造的环境噪音没能淹没鸟类执著的歌唱,但被逼到绝路的鸟类即使再执著,恐怕也得结束自己的歌唱生涯。如最近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有毒物质排放对鸟类的影响。这个小组在哈得孙河畔跟踪了多个山雀群,并将它们的歌声记录下来。通过电脑程序的数据分析,他们发现,很多山雀发出的声音非常模糊,已经无法正确区分不同的音节了,说明有毒物质对山雀大脑控制发声的部位产生了影响,使它们由“歌星”变成了“哑巴”,而未来极有可能产生的恶果是,很多“哑巴”山雀因无法歌唱而变成终身的“孤男寡女”,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或在当地灭绝。研究人员据此认为,如果人类还不自觉保护环境,那么,鸟类终将会因无法歌唱而踏上灭绝之路,人类也将再也听不到它们优美的歌声了。

(选自《科学之谜》)

猜你喜欢

学唱山雀测量点
飞机部件数字化调姿定位测量点的优选与构造算法
二十八,把面发
家有什么好
浅析冲压件测量点的规划
新闻
基于CAD模型的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点分布规划
PM2.5空中探测器的设计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
春风 山雀雀
小山雀学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