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2009-08-03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

谢 毫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传统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引起许多诸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在分析煤矿区主要环境问题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提出了以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矿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为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环境工程 煤矿区 环境管理 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自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末期以来,围绕着矿区生态环境破坏规律及其预测、控制技术,在矿区规划和工程技术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未能从矿区整体上加以系统研究。可持续的矿区环境管理体系作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新、老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的管理框架和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煤矿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1.1 侵占土地 我国煤炭生产以井工开采为主,露天生产次之。据统计,井工矿平均每采万吨原煤,地表塌陷面积约为0.12hm2,全国累计地表塌陷面积已达40万hm2。据预测,2010年全国因采煤引起的各类土地破坏和占用面积将达79万hm2。煤炭开采导致土地塌陷和破坏使我国人地矛盾更加尖锐。

1.2 污染大气 煤矿区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矿井排风、瓦斯排放、矿区工业锅炉和民用炉灶燃煤以及矸石山自燃等。我国煤矿通风排放的瓦斯气,占世界同类瓦斯排放总量的1/4-1/3,对区域乃至全球大气环境都有一定影响。

1.3 固体废弃物污染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在煤炭生产中占出煤量的15%以上。煤矸石排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其扬尘、自燃、淋溶对大气、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预计煤矸石将以每年2亿吨左右速度增加。

1.4 污染水体与水土流失 煤炭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加剧缺水地区的供水紧张。我国是世界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低的国家,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从含煤地区分布看,富煤地区往往也是贫水地区。据统计,我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约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另外,煤炭开发可使煤矿区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

2 煤矿项目环境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决定了一定时期内资源开发项目产品总量和布局的基本态势。因此,环境管理的关键,首先在于通过合理的规划从源头减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其次应通过制度建设,明确企业、政府及其他相关主体的责任,最后是加强其管理力度。

2.1 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大型矿区的总体发展方向是煤电一体化能源重化工基地。相关产业的集聚,为矿区内煤矸石、矿井水的综合利用及沉陷区生态重建和移民搬迁安置等工作提供了条件。在这一新的发展思路下,对矿区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必要。

2.2 关于矿区居民搬迁安置 我国的煤炭资源富集区均属于国家规划矿区,这些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收人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土地是其基本生活资料。大规模综合机械化开采工艺的使用,会导致大面积的地表沉陷。居民的搬迁安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搬迁安置工作涉及到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民三方面的利益,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问题也比较复杂。

2.3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 所谓生态补偿,就是指消费自然资源和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人,在有关法规和制度的约束下,向提供上述服务的地区、机构或个人支付费用的行为。“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总体而言,生态补偿主要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最基本的生态补偿是,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了当地的生态破坏,通过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对其补偿,以保证当地的生态系统不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不降低。第二种补偿是,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或其他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通过涵养水源、保护珍稀物种等行为,为其他地区提供生态服务,受益地区理应提供补偿。第三种生态补偿事实上已经触及到了社会层面,即某些自然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在全国产业分工格局中长期充当发达地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者的角色,落入“资源陷阱”,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其正常的产业结构演进受阻,不仅生态遭到破坏,而且收人水平增长缓慢。

2.4 关于地下水资源保护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较广。差异较大的煤层赋存条件和多样的矿区地貌类型,决定了煤炭资源开采中引发的地下水问题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我国煤矿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着以下问题:评价方法过于简单、粗糙,只计算采煤导水裂隙带,缺少地表沉陷对井田内外地下水补、还、排条件影响程度的计算,缺少对区域地下水资源量的影响方面的评价;评价范围过小,往往只局限于井田内,不利于判断煤田开采对井田周围近距离内地下水保护目标的影响;地质勘探中只重视煤炭资源勘探,不重视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勘查等。

3 近期应努力解决的问题

3.1 标准化矿区与清洁生产 为加大外向型煤区的建设,适应国内外煤炭市场的变革,与国际煤炭市场接轨,应积极加快工作。在区内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有效规范区各单位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区经济效益和防止污染的能力,为煤炭走出国门铺平道路。

3.2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预计矿区潜在影响的最佳方法,也是从最大程度上控制和减轻恶性的环境影响和取得良好环境效果的承诺。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一般是从探矿、施工、开采到最终关闭整个过程中的环境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它是把环境因素按生态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方式纳入项目规划和决策的过程,通过考虑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来保护环境,帮助采矿公司尽可能减小项目施工、作业和报废过程中所造成的那些影响。

3.3 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 对于煤炭开采来说,探矿权和沉陷土地的复垦工作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由环保部门管理、而重要规划的制定和批复权限则在各级发改委。目前,各部门对煤炭的管理基本上是各行其是,长此下去,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极为不利,建议尽快建立各部委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在重大问题上及时协商,以便在决策源头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

3.4 完善矿区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方案 具体的区复垦工作是针对该地区未来土地使用方向以及长期目标来进行不同的复垦。其复垦程序主要可分为几个方面:①规定一个明确的复垦目的,包含对该地区规划的最终土地使用的陈诉。②土壤处理。主要包括废物利用、回填和堆放等。③复垦土方工程。主要包括地形设计,从水文学角度考虑,最终的地形必须与周围地区相匹配。④植被恢复,包括植物种类选择和地理位置地的选择,种了处理和存放,苗床的准备等土地复垦是区进行生态重建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土地复垦技术较为落后,土地复垦率较低,仅为12%。因此,需要借鉴欧美等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根据不同的复垦目的采取不同的复垦技术,在进行土地清理、土壤处理、复垦土方工程之后进行植被恢复,从而有效的重建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区生态系统重建要把区开发和区土地规划、地方发展总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使矿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系统的结构更趋合理。

4 结语

矿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煤矿开采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危害,大量的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矿山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将矿山生产系统从仅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转变为同时考虑生态系统安全、环境系统健康的高效生产系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环境管理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的探讨
环境工程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工程监理的相关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