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的几个环节

2009-07-31和志忠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09年6期

和志忠

【摘要】要提高玉米的产量,主要掌握玉米栽培的几个环节。做好播种前的备耕、整地,选用良种,做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玉米产量;玉米品种;栽培措施

玉米是兰坪县通甸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甸镇有人口22000人,处海拔2300-3200m之间,全年霜期210天左右,日平均温度10℃,最低气温在零下4-5℃,冬春严寒干冷,夏秋温凉湿大,全年积温偏低,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通甸镇是玉米的主产区,常年平均产量不超过350kg,单产很低。因此要把通甸镇的玉米产量提高一个台阶,必须在以后的工作中,扎实做好科技栽培措施的环节。做到每个农业生产者懂技术,个个掌握栽培技术环节、要领,会管理。从而使整个通甸镇玉米栽培进入规格化,合理化,科学化种植,这样才能提高玉米单产。

1.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1.1 备耕、整地

土壤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地,作物通过土壤获得必要的养分、水分、氧气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单株生产力高,在整个生育期间需要肥水较多,种子萌芽及根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氧气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1.2 选好良种

根据各地的海拔条件,海拔高的选择早熟品种,如东明、弩弓、箐头、得胜等四个村选用会单4号,罗单3号等,在坝区海拔较低的选用中、晚熟品种,如丰华、黄松、福登、通甸、下甸五个村选用鲁三2号,长城799等,这样找到了适宜当地的品种,才能使玉米产量提高。

1.3 精选种子

播种前要晒种2-3天,除去破损、霉烂的种子,以及虫蛀、无发芽势的细小种子,保证种子的质量,促进种子有效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达到苗全的目的,为提高玉米产量奠定基础。

1.4 培育壮苗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平整的农田,可以进行营养钵育苗或稀泥方块育苗,进行育苗移栽种植,更有力地为苗齐、苗全、苗壮打下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玉米产量。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2.1 适时播种

玉米适时播种,气温较低,玉米前期生长较慢,生育期较长,光合产物的制造积累较多,有利于中、后期的生长发育。若延迟播种,气温和土温较高,生长发育进行较快,生育期显著缩短,光合产物的制造和积累相应减少,果穗显著短小,籽粒减少,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还有些土壤水分不足,出苗缓慢不整齐,影响中、后期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危害加重。若提早播种,容易遇到冻害,影响正常生长。因此,根据通甸镇霜期长的特点,依据多年来的种植经验,确定玉米最适宜播种日期在公历3月25日至4月25日之间,也就是清明节令前后,如果育苗移栽再提前5天育苗下种,苗龄不超过12天移栽完,苗龄过大,容易伤根,影响后期生长发育。掌握了玉米的最佳播种时期,对玉米高产栽培起了重要的作用。

2.2 合理密植

玉米是喜光作物,玉米的单株生产力高,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叶片长而宽,单株叶面积大,根系发达,入土深,横向分布范围广,生长期间需要一定的空间和营养面积,根系方能从土壤中吸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叶片才能在空间获得充足的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积累丰富的光合产物,形成更多更大的果穗和籽粒。玉米的高产栽培依据玉米的生长特性、自然条件和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求得光合势、光合生产率和经济系数三者乘积最大值,玉米生产的光合势大又必须具备一个足够密度的基本群体,在这一基础群体条件下,要最大限度地改善群体内个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尤其要改善群体冠中部的通风透光状况,方能在高光势条件下增大净光合生产率和提高经济系数。因此,根据玉米不同品种的特性,来调整玉米的合理密植。如会单4号品种是早熟种,密度应在4500-5000株/亩,中、晚熟品种及植株较高的品种,如鲁三2号,种植密度应在4000-4200株/亩。

3.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栽培玉米前期提高土壤温度,可以提早播种期,提高出苗率,增加有效积温有利玉米生长发育,中后期开花授粉,灌浆成熟时期可避开低温阴雨,高温伏旱及霜冻冷害,处于比较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由于地膜覆盖可防止雨水直接冲刷土壤,可保持土壤疏松,减少水分蒸发和肥料流失,提高肥水效力。

地膜栽培玉米,要选择地势平缓,土层较深,肥力中上的地块,避免在坡度过大、土层薄的地块种植地膜玉米,栽培方式与地膜宽度一样进行开墒,双行种植,株距一般15-25cm,小行距30-35cm,大行距60-70cm,按品种定密度进行合理种植。

因而,地膜覆盖玉米栽培,为玉米稳产高产栽培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4.合理施肥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玉米一生中要制造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需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矿物营养。特别是N、P、K三种主要元素。据资料统计,每生产100kg玉米,需从土壤中吸收纯N3.5-4.5kg、P1.2-1.7kg、K3-3.7kg,我们实际生产中施肥量大大超过了这些数据,仍然没有很好的提高玉米的理想产量,原因是没有很好的施肥用肥,让大量的肥料流失,如有的播前没有施用底肥,或施得较少,有的追施N肥时在雨天施肥,易被雨水流失,有的施肥施在外表,易被阳光照晒后N流失,起不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土壤肥力及生产实际,把玉米的施肥水平做到施足底肥,追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适量补施穗肥。

4.1 施足底肥

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kg,磷肥20kg,尿素10kg,钾肥10kg或者复合肥50kg。

4.2 苗肥

玉米苗期根系小而少,吸收养分能力低,长至5-6片叶时要及时施给速效N肥以尿素为主的肥料,亩轻施10-20kg,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4.3 拔节肥

玉米长至9-10片叶时,结合中耕除草培土,亩施20-25kg尿素,以促进壮杆增强穗分化发育,有利于穗大粒多。

4.4 穗肥

在抽穗期,玉米需用N元素较多,一般亩施10-15kg,以更好地促进各器官的生长,从而巩固玉米的产量。

5.田间管理

高产栽培的地膜玉米,要勤检查,防止风吹揭膜和人畜践踏破损,或压膜不严实的,要及时用细土补好破损处,压紧地膜。还要保持膜面清洁以利采光增温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引苗出膜是地膜栽培的重要措施,先播种后盖膜的,在幼苗出土后,要适时引苗出膜,如气温较高,膜内湿度较底,要及时引苗出膜,避免高温烧苗,如温度底或遇寒潮,膜内湿度较大,可适当延迟引苗出膜,但最迟不超过四叶期。引苗出膜最好避开晴天温度最高的时间,以免伤苗。如育苗移栽的,先移栽后盖膜的,苗小可在膜内1-2天后引苗出膜,然后用细土盖严膜口。

另外,出苗后又及时查苗补苗,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定苗,做到苗齐、苗全,苗壮,适时施肥提苗壮苗,中耕培土抗倒伏,重施拔节肥促进穗的发育,杆的健壮,巧施穗肥促进穗大粒多,喷施玉米健壮素控制植株生长(抽雄5%时),利于抗倒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6.病虫害及鸟害防治

6.1 玉米苗期的主要地下害虫是地老虎,地老虎幼龄期防治既省农药又省劳力,效果最好。一般用品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三龄后入土幼虫,用于50%敌敌畏或50%辛硫磷1600-2000倍液灌穴,每亩用药200-250ml。

6.2 玉米地上害虫主要是玉米螟、粘虫、蚜虫等,可用敌杀死杀灭食心虫,用抗蚜威或2.5%溴氰菊酯1250倍液喷施,每亩用量100-200ml,保苗率达98-100%。

6.3 鸟鼠防治可用毒饵诱杀。

6.4 病害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黑穗病,大小斑病等,黑穗病可采用粉锈宁、五氧硝基笨、多菌灵拌种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首选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强通风透光等有效办法防治,也可用5%井冈霉素喷施防治。

7.结论与建议:

要提高玉米产量,必须因地制宜,选好良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精耕细作,搞好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做到每个环节缺一不可,才能实现玉米高产栽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玉米高产栽培》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编,1992年出版。

[2]《作物栽培》 玉米,第300-353页,湖南省常德农业学校主编。197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