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09-07-31李高峰解建团张迎春

关键词:生命科学认知水平方差分析

李高峰 解建团 张迎春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科学;生命伦理;认知水平;方差分析;生命科学素养

摘要:对陕西师范大学394名不同学院、年级、性别的本科生进行生命伦理认知调查发现: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较高,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较低;大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并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一般是女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而且,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发展并不均衡,在拒绝毒品、无偿献血等方面的认知水平较高,而对关爱动物、辅助生殖伦理等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应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加强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将生命伦理纳入大学生德育教育内容和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B82-0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3—0001—05

一、问题的提出

伦理是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生命伦理概指人与其他生物(包括人)和生命物质之间的关系规范和道德原则,也有人称其为“生物伦理”。近年来,大学生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诸如马加爵事件、大学生虐猫事件、硫酸伤熊事件等,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些事件也折射出我国大学生生命伦理观念的淡薄和高校德育及其研究的不足。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突破使人类“能做”许多原来力所难及的事情,但却使人们面对生命科学新技术及其产物时常常无所适从,不知道是否“该不该做”。即使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也显得应对不力。明确“应做”还是“不应做”是个体生命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发展现状,揭示其生命伦理认知中的不足和缺憾,对高校德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陕西师范大学11个学院(生命科学、文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与信息技术、教育科学、美术、音乐、历史文化、计算机科学、体育)的本科生。在保证生命科学学院的抽样样本为大样本的基础上(旨在了解生命科学素养对生命伦理认知的影响),所有学生均为随机抽取。在全校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94份,问卷回收率为87.5%。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自编的《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调查问卷》,共36条目。每一条目均为生命伦理认知的正面陈述,选项为“非常清楚”、“比较清楚”、“知道一点儿”、“不清楚”、“完全不知道”,采用5点评分法,分别赋值5、4、3、2、1。问卷的内容包括保护生物资源、关爱生命、无偿献血、生殖伦理、关爱女性、合理使用抗生素、绿色消费、拒绝毒品、安乐死和临终关怀等。问卷经一位生物学专家和一位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审阅,认为内容全面,覆盖面广,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α=0.86。

三、讨论分析与结论

1不同学院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的比较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与其他学院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得分统计数据表明(见表1),各学院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平均分悬殊较大。将每一个学院的学生作为一个独立样本,与其他学院的学生分别作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11个学院中只有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其他学院的学生(P<0.01)。

比较生命科学学院和其他学院的大一新生的生命伦理认知得分(见表2)发现,在入学之初,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与其他学院的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表明:生命科学学院大一新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较高,其他学院大一新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较低。

2不同年级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的比较

被调查的大一学生有66人,平均分为135.8;大二学生有96人,平均分为137.8;大三学生有92人,平均分为142.7;大四学生有138人,平均分为139.5。大一与大三学生在平均分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而大二与大三学生在平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比较发现,大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并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3不同性别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的比较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男生128人,平均分为136.1;女生有264人,平均分为140.7。不同性别学生的生命伦理认知得分的T检验显示(见表4),二者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由此推断,大学女生的生命伦理认知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男生(P<0.01)。

4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优势和不足

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发展并不均衡,它在有的方面发展得较快,有的方面发展得较慢。其生命伦理认知得分较高的几个方面见表5。这是大学生生命伦理认知的优势。

(1)拒绝毒品,人人有责。对此认知有261人非常的清楚,占66.2%;有94人比较清楚,占23.9%;知道一点儿的仅占5.8%;不清楚的占2.5%;完全不知道的占1.5%。

(2)不歧视有遗传缺陷的人。有246人对此方面非常清楚,占62.4%;有110人比较清楚,占27.9%,两项合计高达90.3%;知道一点儿、不清楚、完全不知道的共有38人,占9.7%。

(3)无偿献血,奉献爱心。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对此非常清楚的有227人,占57.6%;比较清楚的有113人,占28.7%。

(4)关爱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对此非常清楚的人有220人,占55.8%;比较清楚的有119人,占30.2%;知道一点儿的有44人,占11.2%;不清楚和完全不知道的占2.8%。

(5)不要诊断胎儿性别。有些人为了满足家庭有男孩或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作胚胎性别诊断,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对此,有218人非常清楚,占55.3%;有117人比较清楚,占29.7%。

(6)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有52.0%的人非常清楚,只有34.0%的人比较清楚。

(7)关爱月经期的女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关心其他因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或劳动的女性。对此,有49.7%的人非常清楚,有29.4%的人比较清楚。

大学生在关爱动物、辅助生殖伦理、安乐死、临终关怀等方面的认知发展较之其他方面滞后,认知水平较低,见表6。

(1)不能伤害动物或引起动物不适。在中小学的生物课堂或生活中,用动物做实验时,不能伤害动物或引起动物疼痛、不适。大学生对此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的只有35.8%,知道一点儿、不清楚和完全不知道的分别为28.7%、29.9%、5.6%,总计高达64.2%。

(2)不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

猜你喜欢

生命科学认知水平方差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提高中职生德育认知水平研究
高校二手书市场细分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应用统计学课堂教学组织实践与探索
金华市大学生幸福感调查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出租车资源配置
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研究生扫描电镜课程的探索
基于转化医学理念的生命科学教育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