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清华奥运历程之启示

2009-07-24韦庆媛

体育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奥运会

韦庆媛 冯 茵 田 芊

摘要:清华自建校以来就始终注重培养“全人格”及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早在民国时期,中国共参加3次奥运会,其中都有清华人担任组织工作。50年代蒋南翔校长提出“大学是出体育人才的地方”,2008年清华学生运动员站在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清华的奥运之路,是中国大学体育参与奥运的缩影。回顾和总结清华大学的奥运历程,试图厘清其参与奥运的轨迹,并借鉴国外大学体育的经验,探索中国大学体育参与奥运的路径。对清华体育的领军人物、运动场馆、育人理念和体育传统与精神进行了阐述,以推动中国大学体育为奥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清华体育;奥运会;体育传统与精神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5-0014-05

Inspirations from the century Olympic histor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WEI Qing-yuan,FENG Yin,TIAN Qian

(Librar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Ever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singhua University has been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personality accomplished” and comprehensively developed talents, as well a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sports spirit. As early a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Olympic Games for 3 times, in all of which Tsinghua professionals took part in the organization jobs. In the 1950s, president JIANG Nan-xiang put forward such an opinion as that “university is a place that gives birth to sports professionals”. In 2008 Tsinghua student athletes participated in competitions in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Olympic path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s the epitome of Chinese college sports participating in the Olympic Games. The authors tried to clarify the Olympics participating track of Tsinghua University by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e Olympic histor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probed into the ways for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the Olympic Games by referring to sports experiences of oversea universities. The authors expatiated on the lead athletes, sports venues, student cultivation conceptions as well as sports traditions and spiri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n order to promote Chinese college sports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ympic Games.

Key words: Tsinghua sports;Olympic Games;sport traditions and spirits

1998年,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带队到斯坦福大学访问,对方自豪地告诉来宾,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斯坦福大学学生运动员共获得16枚金牌,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总数,这对清华是相当大的触动。中国大学体育应该如何承担起为奥运做贡献的责任?在漫长的奥运之路上,清华大学几代人曾经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1百年清华奥运历程

1.1准备期:参与民国时期的奥运会

1911年,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清华学堂在清华园正式开学。这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从创办之初,其学制、课程几乎都是仿照美国学校,因此从一开始就重视体育教育。“第二学期休梅克(Arthur Shoemaker)先生从美国来,立刻组织球戏、田径竞赛、各级比赛及校际运动会等等”。①马约翰[1]10先生曾评价休梅克:“他为这个学校(清华学校)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他建立了各种良好的现代化的体育训练体系,这是目前中国别的地方所没有的。第二,他通过由他训练的一支强而常胜的体育代表队,为清华争得了名声。”

1914年夏,马约翰先生应聘到清华任教。最初任化学助教,不久因对体育的特殊热爱,成为休梅克的助教。“考虑到祖国的荣誉问题,怕学生出国受欺侮,被人说成中国人就是弱,就是东亚病夫”。因此,他对学生说:“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劲,要去干,别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也要去打、去踢,他们能玩什么,你们也能玩什么。”他要求大家“不仅念书要好,体育也要好,功课要棒,身体也要棒。”[1]26在他的提倡下,清华经常参加田径、球类等各种友谊赛,并派选手参加华北运动会、全国运动会、远东运动会等赛事,并屡获佳绩。从1913年到1934年共举办了10届远东运动会,北京共选派参加田径比赛的选手79名,其中有34名选手是清华的,清华学生运动员为我国早期体育发展做出的贡献显而易见。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刘长春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在这次奥运之行中,时任东北大学体育部主任的郝更生多方斡旋,筹措经费,极力促成刘长春赴美。郝更生毕业于美国春田大学体育专业,1925~1929年曾在清华大学体育部任副教授,1929年应聘东北大学教育学院担任体育科主任教授。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成立了足球、篮球、田径、游泳、举重和国术表演等各运动项目的选拔委员会。马约翰、郝更生等为足球选拔委员,马约翰同时担任田径和游泳项目的选拔召集人[2]90。田径比赛是奥运会的重头戏,1936年4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清华大学举办田径训练班,初步遴选参加奥运会的田径选手,马约翰先生受体协委托负责主持这次训练。4月17日,全国各路田径健儿22人从四面八方赶赴清华大学,4月20日,清华大学体育场上人头攒动,喊声震天,紧张的训练开始了[3]。

在参加测试的选手中,有当时在清华大学体育部负责资料工作的张龄佳,他还是清华大学学生时,曾于1933、1934年连续参加全运会,均获得男子铁饼和十项全能冠军,在这次测试中也是成绩优异。然而在6月16日正式公布的奥运选手名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原因是当时的奥运会不允许职业选手参加,而时为图书管理员的张龄佳在清华大学的聘书上填写的是体育助教,尽管马约翰先生向大会解释张龄佳聘书上是误填,但他还是失去了参加此次奥运会的机会,否则他将是清华学子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张龄佳虽未能参加奥运会,但他的成绩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解放前的国内十项全能记录一直由他保持。

此次奥运会中国派出69名运动员参赛,马约翰任总教练[3]。另外还派出三十多人的参观考察团随队前往柏林,“考察各国体育发展之实况,以为提高国内体育程度之借镜”[2]111。郝更生为考察团团长,清华大学夏翔为考察团成员之一。此外,后来成为清华大学教师的牟作云参加了奥运会篮球比赛。牟作云的精彩表演,使中国队赢得了与法国队的比赛,但在全部4场比赛中,终因整体成绩落后无缘晋级。此次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未能获得奖牌。

1945年6月1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召开理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马约翰、郝更生等,会上传出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将申请195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然而,在1947年的国际奥委会执行会议上,申办国竞争非常激烈,中国未能成功。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的第一次奥运会,中国决定参加。全国体协成立了运动员遴选委员会,牟作云等任篮球遴选委员会委员,马约翰兼任田径及游泳遴选委员会主任,夏翔等为委员,中国派出53人的代表团,郝更生为总教练[2]126-127。在体育史上颇具影响的清华人为中国早期奥运会的组织工作作出了贡献。

1.2积累期:探索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新路

为了抗议蓄意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1958年8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被迫发布“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中国人始终没有放弃在国际体育盛会上展示东方巨龙风采的梦想,用行动诠释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早在1949年,时任团中央秘书长的荣高棠邀请马约翰负责筹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事宜,马约翰说:“我希望有一天,咱们中国运动员能在奥运会上拿金牌,还能有一天,奥运会能在咱们中国举办……”[4]1959年蒋南翔召集座谈会,党委副书记兼团委书记艾知生、优秀运动员胡方纲、王光纶等参加,蒋校长在会上提出:“有的国家有大学生参加奥运会,而且取得较好的成绩,我们能不能有中国的大学生参加奥运会呢?体育比赛也要赶英超美……”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们,清华人深知这一点。1957年蒋南翔校长提出要“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清华园里掀起了群众性体育活动高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从小进行专业训练的方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了更大地发挥大学体育的作用,蒋南翔校长提出“大学是出体育人才的地方”,确定“业余赶专业”的目标,重组体育代表队。1957年清华7位体育教师马约翰、夏翔、王英杰、杨道崇、林伯榕、王维屏、翟家钧获得我国第1批国家级裁判员称号。清华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晋升为北京市甲级队,举重运动员李延龄3次打破全国纪录,自行车运动员张立华14次打破全国纪录。到1965年4月,清华共有10人获得运动健将称号,一级运动员100余名。业余赶专业,大学也能培养出国家级运动员,马约翰、蒋南翔提出的奋斗目标始终鼓舞着清华人挑战自己,向心中的目标迈进。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给清华人带来了实现梦想的机会,深藏在心中的奥运情结再次萌动。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学校领导与当年的蒋南翔校长、马约翰先生有着同样的梦想,清华人如何参与到奥运中来?能否派出奥运选手参加比赛?能否培养出世界冠军?这些问题一直是清华人奋斗不息的目标。而现实的情况是,依靠国家体制培养的专业运动员,从小练习体育项目,代价是放弃文化课学习。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十分困难,成为制约我国培养大批高水平运动人才的瓶颈,1993年陈希出任校党委副书记,兼任学校体委主任。他与体育部领导一起,讨论如何使清华体育适应社会的发展,他认为大学体育应利用其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才优势,探索一条体教结合的办学之路,为国家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高水平运动员,承担起为社会、为竞技体育培养人才的责任。

在“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体脑结合,追求卓越”的思想指导下,1994年清华大学将体育代表队分为3个层次。A类队(高水平运动队):主要培养队员能代表省市参加全国比赛,甚至能代表国家参加世界比赛。B类队:能培养出代表省市高校参加全国高校比赛的运动员。C类队:培养能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高校比赛,或者更小范围比赛的运动员,主要开展对群众体育有较大推动作用的项目。

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主要通过“体教结合”模式,即“大、中、小学相衔接,教、体、企相结合”,坚持文化课学习和体育训练两手抓,同时注重思想教育,恪守“不做假、不吃‘药、不点钱”的“三不”原则,使体教结合健康发展,先后培养出50多名运动健将和世界顶尖运动员。亚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运动员很好的练兵场,在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清华跳水队员获得3枚金牌;在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胡凯、王颖分别获得男子100 m和女子三级跳远冠军,刘青以微弱劣势屈居1 500 m第3名。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清华射击队刘天佑一人独得3金,赵颖慧与队友合作获得女子10 m气步枪团体金牌。这些骄人的战绩,开创了非体育专业学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新路,使清华大学为奥运会输送人才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

1.3收获期:梦想的实现

2001年7月13日,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为北京”时,中国人欢呼雀跃,百年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清华人激动过后,是认真的思考。汗水换来了丰厚的回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累,清华大学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已经具备了国内一流水平。当2008年7月27日,在经过层层筛选,最后一轮公布的中国参赛运动员名单上,我们找到了5个熟悉的名字:田径队的胡凯、李翔宇、刘青,射击队的赵颖慧、曹逸飞。清华跳水队也为国家跳水队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优秀选手,劳丽诗曾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 m跳台跳水冠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林跃与队友搭档,获得男双10 m跳台跳水冠军;王鑫与队友搭档,获得女双10 m跳台跳水冠军;周吕鑫获得男子10 m跳台跳水亚军。还有一位清华教师选手刘瑛慧准备参加女子链球比赛,已经领了中国奥运代表团正式服装,并参加了运动员宣誓仪式,但因训练中意外扭伤膝盖,无缘本届奥运会,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清华学生选手们用他们的行动,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清华的大学生站在了奥运的赛场上。

清华对奥运会的贡献不仅仅是参加比赛。在北京奥运会上,体育部陈伟强主任担任田径比赛总裁判长;朱全海、王欣、高全、彭建敏担任相关比赛的裁判员;马新东、孙建国、邵怀月成为奥运会团队官员。马拉松比赛从清华校园中穿行。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成为篮球、跳水和水球训练馆以及残奥会轮椅篮球训练馆。为了使训练场馆更好地为运动员服务,清华成立了由党委书记陈希、校长顾秉林为组长的清华大学“平安奥运”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为组长的清华大学奥运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400多人的体育馆运行团队,接待了来自28个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近4 000人次。自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以来,清华师生承担了百余项奥运课题,另有几千名师生参加了志愿者服务,他们以实际行为阐释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

2百年清华奥运历程之启示

2.1有极富威望的领军人物

马约翰先生于1914年来校,在清华任教52年,在1919、1921和1927年远东运动会上均担任重要职务,1936年作为选拔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在清华园的田径训练班,并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总教练。1948年的奥运会,马约翰亦担任选拔委员会委员。他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夏翔曾代表中国参加了1923年、1925年和1927年的3届远东运动会,1933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作为奥运考察团成员随代表团前往柏林进行考察,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1年赴美国深造,1946年回国后一直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作为马约翰先生的继任者,他把马先生的思想发扬光大,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牟作云作为篮球队员参加了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曾在西南联合大学和复员后的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离开清华,参与组建国家篮球队,为我国的篮球事业作出了贡献。蒋南翔于1952年至1966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他提出的“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已经在清华园上空回响了半个多世纪,并且还将继续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清华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陈希和体育部教师一起,探索体教结合、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新路,培养出了奥运选手。他多次参加体育工作会议,阐述清华体育理念,使之得到社会的认同。

2.2有堪称一流的运动场馆

清华第一个体育馆建成于1919年,1932年扩建,总建筑面积4 000多m2,曾是国内最先进的体育馆。馆前是清华第一个运动场——西大操场,接纳了1936年奥运会的田径训练班。50年代建设了游泳池等体育设施。20世纪90年代以后,运动场馆有了飞跃式的增长。1997年完成东区田径场改造,这使清华成为中国大学最早建塑胶跑道的学校之一,也是第一个不在煤渣跑道上召开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学校。1999年改造了西大操场,2004年建成紫荆公寓运动场。

随着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对运动场馆的需求增加。为了满足跳水队的需要,2001年建成新的游泳馆,从这里为国家跳水队输送了奥运冠军运动员。2002年射击馆建成,为射击队提供了训练场所,培养出了亚运会冠军和奥运会选手。2001年为了迎接90周年校庆,建成了综合体育馆,此外还有保龄球馆、沙滩排球场、旱冰场等特色场馆。综合体育馆和游泳馆做为训练场馆,直接为北京奥运会做出了贡献。

体育育人理念使清华的运动场馆建设受到历届校领导的重视。到2006年,共有运动场馆108个,面积216 430 m2,比1991年的89 396 m2增加了1.5倍,学生生均运动场地从2004年的5.42 m2上升到2006年的6.80 m2。生均运动场地6 m2以上,这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②。有完备的体育设施,有马约翰先生的指导,在清华运动场圆满完成了为1936年奥运会选拔运动员的任务。一流的运动场馆,也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训练基地,培养出了奥运选手。同时清华坚持“充分供给学生随其所好运动之机会,以期养成运动之习惯”。③全部场馆均向全校师生开放,为群体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3有一以贯之的体育育人理念

清华自建校起就形成体育育人的理念。一方面提倡全员参与,强身健体,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建立体育代表队制度,培养参加竞技体育的人才。1913年周诒春任清华校长,他提出德、智、体三育并进的教育方针。“我清华学校历来之宗旨,凡可以造就一完全人格之教育,未尝不悉心尽力”[5]。1926年马约翰在《体育的迁移价值》中认为,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体育是培养人具有“完全人格”的重要手段,“青年人可以经常通过艰苦紧张的运动训练来雕琢和磨练自己,从而发展并获得很好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良。”[1]1481931年梅贻琦[6]就任清华校长,他认为“体育至关重要,人所尽知,”“须知体育之目标……还有发展全人格的一个目标。”1952年蒋南翔任清华校长,他提出“我们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7]之后的各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关注体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进入21世纪,校党委书记陈希指出:“学校应该首先充分发挥自己作为教育组织的优势,以‘育人至上作为基本原则,贯彻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和整个过程的始终,用‘体魄与人格并重来改造青年学生的身体和精神。”

从建校之初,清华就建立了一支“强而常胜的体育代表队”,1954年,蒋南翔提出确立体育代表队制度,并提出“业余赶专业”的目标。新世纪之初,陈希提出体育代表队高水平运动员“要追求‘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追求‘体脑平衡,追求卓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单纯的竞技选手。”[8]

从清华的校领导到体育教师,都把体育作为培养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把它作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思想,给予充分重视。从“完全人格”、“全面发展”到“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从“业余赶专业”到“体脑平衡,追求卓越”,虽然时间跨越了近百年,校领导换了几代,但培养人的宗旨始终没有变,体育在育人中的地位始终没有变。

2.4有优秀的体育传统和精神

清华原是留美预备学校,马约翰一直强调不做东亚病夫,向外国人展示强壮的中国人形象。体育的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马约翰先生曾总结清华的体育精神:(1)决不放弃、(2)公平竞争、(3)竭尽全力、(4)合作互助、(5)捍卫清华荣誉。④因此,在清华,无论是在奥运的准备期,还是在积累期,抑或是收获期,体育精神始终激励清华人奔跑在运动场上,一刻也没有放弃拼搏。

竭尽全力,拼搏进取,是马约翰先生一贯提倡的,体育的拼搏精神一直伴随清华人的成长。体教结合培养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不仅要和专业运动员一样进行运动训练,还比专业运动员多了一项文化课学习,运动员要完成和普通清华大学学生一样的学业才能毕业,因此要比专业运动员付出更多的辛苦。他们经常在比赛间歇学习文化课,如果没有竭尽全力、奋力拼搏的精神是很难做到的。体育精神不仅体现在赛场上,还迁移到人的意志品质。多年来,清华人在体育中获益匪浅,“出校服务同学,各机关领袖多有称许,如航空界、教育界……各界服务者,均得有‘能奋斗,有牺牲精神之美誉”。③北京奥运会,清华圆满完成了百余项课题,“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处处闪动清华人的身影。清华人勇于进取、奋力拼搏、团结合作、敢为人先,这些优秀的品质,与清华一贯提倡的体育精神是分不开的。

2.5有从未间断的历史责任感

奥运会被誉为人类的盛典,她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体育,超越了国界。奥运会的魅力,不仅仅是金牌榜上的数字,更是她的背后响彻云霄的铿锵脚步,寄托着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呼唤体育,更呼唤体育精神;我们需要体育,更需要用体育精神凝聚起全体中国人民,用体育的公平竞争来诠释东方巨龙的崛起。

从马约翰喊出“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劲,要去干”,到清华大学体育场上生龙活虎的奥运训练班;从期盼中国运动员能在奥运会上拿金牌,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激昂信念;从培养出自己的体育健将、世界冠军,到每位清华学子接受严格体育训练、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清华,体育是课程,更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自觉实践;体育是理念,也是一以贯之的制度和措施。强身健体,为国争光,他们时时记挂着自己的责任。

为在奥运会这一人类盛事上展示坚强的中国,清华人进行了百年的努力,这是挑战身体极限的历程,也是艰苦的心路历程。在这之中体现了体育精神和清华精神天然的血脉关系,“更快、更高、更强”就是“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友谊、和平、进步”象征着“厚德载物”在人类维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国际交往中体现的一份情操和理想。如今,在这方水清木华的热土上,正在演绎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超越与梦想——清华人肩负起从未间断的历史责任。

注释:

① 清华大学. 清华周刊十周年纪念号. 1921-04.

② 数据来自清华大学体育部年鉴.

③ 清华大学编. 清华大学校刊.612期1934-11-12.

④ 清华大学编. 清华周刊. 514-515期,1931-06-01:167-168.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马约翰纪念文集》编辑组. 马约翰纪念文集[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

[2] 王培,刘延兵,李瑜. 百年中国奥运之路[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3] 张博. 近代中国的奥运记忆[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6):121,152.

[4] 李玲修,周铭共. 体育之子荣高棠[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5):21.

[5]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清华人物志:第2辑[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96.

[6] 梅贻琦. 体育之目标[G]//刘述礼,黄延复. 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8.

[7] 田端智. 贯彻方针,培养人才——回忆蒋南翔校长对体育工作的指导和关怀[EB/OL]. 清华新闻网网址:http://news.tsinghua.edu.cn/xcb/news.php?id=8908.

[8] 张莞昀. 我校举行世界大运会参赛师生总结会[EB/OL]. 清华新闻网网址:http://news.tsinghua.edu.

cn/xcb/news.php?id=11054.

[编辑:李寿荣]

猜你喜欢

奥运会
从刘翔到傅园慧:媒体心态变迁分析
里约奥运开幕式的“巴西”诠释
里约奥运会是中国男篮未来进步的契机
大选之夜,美国传媒业的“奥运会”
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探讨
俄被禁选手自办“奥运会”
浅析媒介运行和公共关系在北京奥运会时期的功能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