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与授受式学习

2009-07-17

江西教育A 2009年6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研究性大学生

招 清

研究性学习和授受式学习是两种学习方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在培养人才方面孰优孰劣,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主要对二者的内涵以及它们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实施状况等问题予以分析和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与授受式学习的内涵界定

在教育界,研究者对授受式学习内涵的认识趋于致,而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看法分歧较大。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规定,目前在我国研究性学习是中小学的一门必须修课程或者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重要内容,它是指通过组织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查找资料或开展调查、实验等活动)和总结评价等程序开展的教学活动。但不少学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习者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如果将其限制于一门课程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着不合理性。正因为研究者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界定存在差异,因此其教育主张也不同。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先明确其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其利弊,寻找符合社会实际要求的教育模式。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并且鼓励、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努力提高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授受式学习,是指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质疑、探索活动被大量抑制。

二、研究性学习和授受式学习的利弊分析

就人类的发展而言,一味地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向后代传授已有的知识,后代人静止地、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并不能导致人类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只有不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探索新的认识方式,探索事物问的内在联系,提高对世界万物的认识水平,才有希望更好地促进人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进化的历史,就是人类对世界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因此,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应侧重于向受教育者传授已有的知识,更应该大力提高受教育者深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研究性学习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偏差,如学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会影响其面临实际问题的创新进程和创新质量。就授受式学习来说,它对人类已有的知识起到了传播和推广的作用,但受教育者认识新现象和新事物的潜能却不能得到很好开发。

对受教育者来说,世界中尚有许多问题在书本上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他们开动脑筋去探索去解决,而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不能有效激发其探索与思考的欲望。由于质疑与探索精神被压制,致使大量的时间消耗于题海战术,消耗于对人类已有知识的接受之中。当他们毕业后从生硬呆板的书本走向鲜活的现实时,不少人感到不适应,感到迷茫。有些人在进入现实世界一段时间后,质疑探索的欲望能得到一定恢复,此时过去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也会对其开展创新起到铺垫作用,通过艰苦磨炼,其创新能力会有明显提高,从而对自身和社会作出一定贡献而另些人的创新欲望则很难再被有效开发,终其一生,平平庸庸,仅满足于从前辈那里获取一些现成的认识和经验,不能在人类认识提高和工艺改善方面添砖加瓦,

就教育方式的发展来看,传播人类已有的知识固然必要,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为重要,如此看来,研究性学习要优于授受式学习。但要从授受式学习转化为研究性学习,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授受式学习,而应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认为,变革传统的授受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多珍惜、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质疑、探索,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开展要求较高的“研究性学习”,既有益于学生接受系统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状况

在我国,从开始倡导研究性学习,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教育部也作出了在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规定,但目前中小学教育依然是授受式学习占主导地位。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尽管一些地区和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成功实验”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与这些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但也不难看到,有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流程很长:领导动员与布置计划——学校组织专家辅导报告——学生选题——课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开题报告、通过评审——实施研究——教师组织课题组之间交流——学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班级展示、同学评议——答辩会、年级报告会,直至最终教师评定成绩与总结。很难想象这样的课程能在学校中长久坚持开展,而长期性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要求。经验表明,教育活动如果仅靠上级部门的硬性规定而缺少实践可操作性,往往也就成为一种摆设。实际上,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学(尤其是中学)多年来依然是应试教育的氛围与模式,师生探索、研究的空间十分有限。据我们对一些地区中小学的调查,不少教师至今还压根不知道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有些学校虽然开展过研究性学习,甚至有了些所谓的“研究成果”,但那仅限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学校教育的主体模式实际上仍扎扎实实在推行授受式学习模式。有些教师在公开课、赛课活动和“家长开放日”期间偶尔改变一下传统的授受式教学。采取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与教师传授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效果很好,但据学生反映,活动过后,日常教学仍旧回归为传统的授受式学习模式。

四、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对策探讨

1教育管理宜突出前瞻性和确立长远观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而教育管理者应具有前瞻性。应懂得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需求趋势,而不宜仅迎合社会公众的需要与评价。对社会公众来说,他们最关注的是眼前的利益,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这种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对眼前利益的追求有时就会呈现出盲目性和短视性,当这种盲目与短视行为不断扩张时,真实的社会需求必然会逐步显露出来,而矫正社会公众盲目扩张行为通常需要一定过程而且会付出一定的社会代价,有时甚至会付出很大的社会代价。因此,对教育管理者来说,宜从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视角来审视教育。从当今世界经济、政治的竞争来看,创新型人才、创新性技术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因此,过分偏重短期评价,过分偏重对已有知识的考核,忽视、轻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质上都属于短视性的教育,将会大大降低我国教育的投资效益,降低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利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我们认为,短视的教学管理模式应予以摒弃,应将重点置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并为教师开展创新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教师们常常会发现学生的未来发展仅靠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往往难以判断,有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在社

会上的表现有很大反差,原因固然很多,但这至少表明教育与成才具有长期性规律。因此,我们不宜仅拿眼前的考试成绩衡量教师与学生的水平。就教育观来说,学校教育宜树立长远观,不能仅顾及眼前的利益,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为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创造条件。

2弱化学生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

在我国,授受式学习之所以仍顽固占据主体地位,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具有高度的认同性,社会公众看重的是孩子考取大学后的经济利益和工作保障。在公众对大学生的认识观念未发生根本变化和对教育的认识尚未深化的情况下,授受式学习还会有肥沃的土壤。因此,我们认为,由授受式学习转向研究性学习,其根本契机在于社会公众对大学教育认识的转变和对教育认识的深化。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已产生了促使社会公众重新认识大学教育和大学生的一系列社会条件,这就是大学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转变。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较大幅度扩招,目前每年招收的新生量已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十多倍。在高校扩招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采取国家分配方式。而在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主体转变为自主择业。目前,不少专业培养的大学生数量已超过该时期社会的需求量,导致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显,特别是过去的热门专业在盲目扩招后,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不少学生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在社会需要的其他专业岗位中选择就业,就业后收入较低。高校这种扩张方式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已日渐强烈地冲击着社会公众传统的利益观,促使社会公众重新思考孩子考大学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业难和低工资的现实改变了公众的认识。在许多人眼里,考大学已远远没有过去那么强的诱惑力。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对社会公众的传统认识观形成的冲击波,逐步降低了孩子升学、考试的压力。再就是非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影响。目前社会上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一些不循规蹈距,并且与大学教育无缘者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出自己的事业,并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较高,这些人在社会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人将大学生与他们相比较,会得出事业成败未必取决于是否考取大学、能力似乎更重要的结论,社会公众的这种观点和态度,也会降低孩子升学、考试的压力。

从以上两个方面看,我们认为政府有必要通过媒体加大对社会公众认识引导的力度:一方面使公众关注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另~方面防止形成新的读书无用论,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教育的目的及其职能。当社会公众对教育的认识深化后,研究性学习才有望获得市场。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教科所)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研究性大学生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