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练就核心竞争力

2009-07-17徐光明

江西教育A 2009年6期
关键词:江西服装办学

徐光明

韦鹏是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2008年暑假,他在浙江红树林服饰有限公司顶岗实习两个月,因为专业技术能力过硬,深受公苛肯定,成为多个部门争抢的人才。目前,他已被这家企业录用为从事样衣跟单的员工。近段时间以来,大型企业集团雅戈尔、好孩子、共青鸭鸭等纷纷到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选聘毕业生,许多大型服装企业集团把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列为首选的人才基地。学院2009届近4000名毕业生,至今已被省内外企业选聘一空,其中进入服装百强企业就业的占到40%。不少知名服装企业正采用订单方式预订该校20lO届毕业生,该校已形成叶目聘——预聘——抢聘”的火爆态势。

以特色凝练核心竞争力

作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中如何谋取地位、赢得先机,始终是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深谋远虑的问题。纵观全局,他们发现,作为民办高校,在创业初期,大多走的是以规模求效益的发展之路。虽然这种“做大”的路径在初创期也许是必要的,但随之也给民办高校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另外,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少学校办学定位趋同学科和专业设置趋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趋同,缺乏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模式,甚至跟风办综合性大学、开设热门专业,这均不利于形成自己的优势。该院院长陈万龙说,面对现实,学院审慎地反思自身的发展历程,认为几年前早期民办高校以规模求发展的第一次创业时代已经过去,第二次创业就要从“做大”转向“做强”,以特色凝练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更新办学思路,科学务实地制定凸显自身特色的发展战略,围绕办学规模、办学特色与办学目标,坚持走“内涵式、外向型、特色化”之路,办“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努力实现“国内著名,业界一流”的办学目标。“规模适度”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状况和非综合性定位,把原定的在校生3万人左右规模调整为不超过1.5万人,并根据这~规模定位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调整配置:“特色鲜明”就是不跟风办综合性院校。构建更为科学、完整的服装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所谓“内涵式”,就是资源配置倾斜教学第~线,价值取向紧扣质量生命线,工作重心围绕育人主轴线,实现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基本品质的提升:所谓“外向型”,就是办学面向国内外、面向市场,扩充多元办学格局,扩大合作交流领域,扩展资源配置空间,实现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空间的拓展:所谓“特色化”,就是做到专业体系有特色、育人模式有特点、学生能力有特长,以特色求发展。

打造服装行业的“人才超市”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围绕服装产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把以往开设的与服装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专业全部停办,使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一个贴近市场、面向服装行业、门类齐全的服装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专业方向”,把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的口径扩宽,从服装扩展到鞋、帽、针织、服饰品、毛绒玩具、箱包等:从一般的服装设计细化到婚纱礼服、泳装、童装、羽绒服、民族服装、运动装备、舞台服装、制式服装、针织服装等:从常用的服装工艺延伸到刺绣、蜡染、扎染工艺等。同时,把服装专业的“链条”拉长,从设计与工程延展到服装营销、表演、展示、服装CAD与CAM、服装生产管理、国际服装贸易等,使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专业覆盖了从头到脚的服饰装备,贯穿从设计到营销的整个流程。现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时装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与管理学院、服装工程学院、服装商贸学院、服装软件与信息学院、服饰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继续教育部、中专部、公共课教学部、服装实训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12个教学院、部(中心),共设30个专科(高职)专业。这些学院、专业的设置,是在对行业与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考察、分析、归纳后,所形成的适合服装职业教育的门类专业,按照这些专业及专业方向培养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各种规格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对各类型人才的需求,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毕业生就业出路问题。这些年来,由于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专业集中、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所以该院成为目前国内服装类院校专业设置最齐全、在校生人数最多、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在把握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驱动、行动导向、能力本位”的育人模式。一方面,把资金重点投在服装实训l基地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上,在原有实训l设施的基础上,又把缩小规模后腾出来的近4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改建成服装实训基地。基地设有大型电脑设计机房、打板房、电动缝纫机房、服装模拟公司、服装加工厂和各种实训工作室,有各种专用特种缝纫、电脑绣花、针织机等2200多台,计算机1600多台,引进价值高达5D0万美元的法国力克CAD/CAM技术和软硬件设备以及价值4300多万元的德国艾斯特奔马公司服装CAD软件,使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有了一流的服装实训条件。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在确保理论“必需、够用”的情况下,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该院与企业合作建立众多的全仿真专题工作室,服装类就有美岛女装、婚纱礼服、舞台服装、儿童服饰、羽绒服装、运动装备、民族服饰、针织内衣、毛绒玩具、手工刺绣、电脑绣花、家用装饰、服饰箱包、鞋艺、蜡染、扎染等20多个工作室:艺术设计类有广告喷绘、三维动画、丝网印刷等7个工作室。这些工作室通过“项目驱动”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集“设计、结构、工艺”为一体,融“教、学、做”为一堂,实行小班化教学,教师指导力度大,学生实训密度高。专业课由教师在这里进行现场情景教学,深奥的理论在这里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各种实训场地全天候免费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有了更多的”真刀真枪”训练实际技能的机会。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服装类大中专院校、省内外服装品牌企业组建服装职教集团,以“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校校、校企之间在信息、设备、师资、教学、生产、研发、实训实习、招生与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资源共享的多边合作机制。职教集团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学院科学发展的助推器。目前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美岛、雅戈尔、彩聘、劲霸、好孩子、共青鸭鸭等知名企业联合,实施“订单培养”或共建实习基地,共同进行“互补双赢”的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实质性合作,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优先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赢得了声誉,企业优先满足学院毕业生的实习、就业,赢得了人才;学生获得了知识,得到了锻炼,赢得了就业机会,使学院、学生、企业共同受益。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贴近岗位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整合,确保课程所选内容能够有效服

务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改革教学方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讲述与模拟演练有机结合起来:改革考试评价模式,把课堂学习、实践操作、企业实习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项目设计、现场操作、答辩等多种方式,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着力建设一支真正能够胜任服装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设立教师科研和培训基金,奖励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资助低学历、学位的青年教师攻读学位:选派从企业来的老师到相关高校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普通高校引进来的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使他们从不同的起点分别达到“双师型”教师目标,以称职的教师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使学生个个成长成才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多个民族,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技工学校等多个层面,文化基础和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个人兴趣与爱好等都不一样。如何“以生为本”,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学校的学生,既实施通识教育又实施个性化教育:既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服装、各民族服装的设计制作知识与工艺,又能让学生了解掌握国际名牌服装的前沿知识与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个个成长成才。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提倡“挖掘潜力、珍惜天赋、尊重个性”的育人理念,大力实行“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找到成长成才的支点,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院实施“多维课堂”联动,以工作室、第二课堂、学生社团、赛事活动、创业孵化基地等为载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自身的个性特点,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已成功举办了11届“润华奖”服装设计暨模特大赛,流光溢彩的T台放飞了无数学子的梦想:该院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国内外各类服装与艺术设计大赛,学生敢于与强手同台竞技并屡获大奖。

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企业所需人才规格要求,通过“订单教学班”和“项目教学班”,利用现有的各种项目工作室,按照市场需求及学生的兴趣与职业生涯规划来组织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有技能,人人有特长。目前,江西服装学院有各种项目教学班55个,全校仅2006级就有3167名学生进入项目教学班学习。大批学生创作的成果直接被企业修改吸纳,开发产品投放市场。为鼓励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学院出台两条明确规定,一是只要参加创作企业项目和各类大赛,学生所用的面料、针线,学校一律免费提供,获奖者学院予以重奖:二是开设刺绣、针织、表演等业余兴趣班,学生报名学习,学院安排教师指导不收一分钱。院长陈万龙说:“每年学校在这两方面的投资很大,一些人说我们办学傻到投入不计回报,但在我看来,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掌握了真正的技能,用人单位满意,学校的口碑也自然好了,这是一笔超值的回报。”

今年,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宁波雅戈尔集团计划招收30名优秀人才组成一期“黄埔班”,一次就从学院选用15名毕业生。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是权说,安踏连续3年选择江西服装学院的学生,一是因为其专业对口,二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不用岗前培训l就可直接上岗。在浙江、福建等国内一些服装产业集群地,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力量,像福建省半数以上的服装品牌企业的设计总监或生产、营销主管都是该院的毕业生,被业界称为“江服现象”。

如今,在“CCTV电视服装设计大赛”——中国唯一最高级别专业泳装设计大赛“浩沙杯”大赛中,都能看到江服学子靓丽的身影。由于从进学校开始,就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使得学院的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而备受企业青睐,出现了一批在业界知名度高的市场能人,如福建九牧王集团产品开发部经理邝鼎松、福建金威世家CEO许晓东、中国女裤专家“梦舒雅”设计总监吴广江、中山霞湖世家设计总监郭斌、荣获2006年福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的福建鸿星尔克服饰公司总裁助理尚大为等。在市场中摸爬滚打lO年的刘江宏曾担任多个知名服饰品牌设计总监,是“太子龙”2006春夏男装发布会领衔担纲的首席设计师,他曾操作多个品牌走向成功。2004年。他创办了自己的设计中心。在他的龙剪凤设计室,我们看到了工艺精致、品质卓越、设计典雅的几百件样衣,他剪出了最新、最具市场趋势的男士休闲装!他捕捉流行和时尚的眼光实在了得。刘江宏对母校感情颇深,他说:“我的设计梦是‘江服种下的,这成为我不断进取的方向。”

猜你喜欢

江西服装办学
江西银行
让人心碎的服装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爱江西奶奶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