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鹿奶粉事件”决策警示

2009-07-17

决策与信息 2009年7期
关键词:三鹿信任危机奶粉

秦 策

价值曾高达150亿元的三鹿集团轰然倒塌,曾经家喻户晓的三鹿品牌随风而逝,可以说是2008年中国企业界的“特大地震”,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耻辱和一个沉痛教训,值得每一个企业家和企业人铭记。

纵观三鹿事件的真相不难看出,三鹿原本可以不“死”,但是,由于原三鹿集团高管决策失误,错失了挽救三鹿的无数次机会。

三鹿死亡的教训

三鹿走向死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消费者的投诉反应机制迟钝和迟缓。2007年12月,三鹿陆续收到消费者的投诉,但是,这个投诉直到2008年3月才反馈到三鹿高管。

二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对消费者的投诉一拖再拖,对问题奶粉迟迟不作处理,导致危害继续蔓延扩大。

三是侥幸心理作祟。2008年5月中旬,三鹿高管得知奶粉中的“非乳蛋白态氮”含量是国内外同类产品的1.5至6倍的结论之后,他们抱着侥幸心理把系列产品送往多家检测机构测检,结果不仅错过了挽救自己和避免危害扩大的可能,而且,检测结果“正常”的结论进一步促使三鹿沿着错误的方向继续下滑。

四是错判形势。2008年8月1日,得知送检的16个批次奶粉样品中有15批次检出了三聚氰胺,三鹿高管紧急召开扩大会进行商议。然而,正是由于这次会议错判了形势,并通过了一系列错误决议,使三鹿错过了最后的机会,导致最终走上绝路。

导致三鹿死亡的“四个教训”值得每一个企业认真汲取。

政府责任的反思

奶粉事件如果发生在资质差、不太有名的中小企业,也许影响没有这么大,在一个市场还不规范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一些问题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相对而言人们比较容易理解。这次三鹿奶粉事件之所以让人们震惊,是因为涉及的企业是名牌企业,产品是国家免检产品,这是人们难以接受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以后,国家质检部门对所有奶粉进行检查,发现有奶粉问题的多系人们认为完全可以信赖、绝对安全的名牌企业和免检产品,于是人们的安全心理大厦立即倒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只是奶粉产品和企业,而是整个奶制品以至整个食品安全,不仅只是对企业的信任危机,而且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造成三鹿奶粉事件的原因在企业,政府也应反思。从政府讲,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失误,二是管理缺失。制度失误反映在政府在制定免检制度时缺乏科学的论证。起码有两点没有考虑到,一点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中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润,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常常作出损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免检制度正是让这些企业和个人有空子可钻;另一点是企业的质量保证只能证明过去和现在,不可能用一个制度确保今后的质量,免检产品及其企业的确定是从企业的资质、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以及企业产品过去的信誉等等方面严格考核而确定的,这一点一般不会存在问题,问题在于,由这种确定推断出产品和企业的今后,为其质量作保证,在现阶段是不科学的。不考虑我国国情,盲目照搬国外发达国家的某些制度,是不明智的。管理缺失反映在对免检产品及其企业放弃监管,认为这类企业的产品是免检产品,可以信得过,这是认识上的偏差。

企业职业道德缺失

三鹿奶粉事件不是企业一时疏忽而出现的一次偶然质量事故,而是企业为了追逐利润,利用免检制度作出危及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重大责任事件,特别是对儿童健康伤害很大,性质极其恶劣。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否是追逐利润的赢利思想所致。追求经济效益,讲求利润最大化并没有错,问题出在唯利是图上,出在道德层面上。企业要求得赢利,首先发展是第一位,要不断提高产量;其次是能卖出去,这得靠质量,消费者愿意买你的产品,信得过。为了维护企业的声誉,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法制,坚决依法办企,不作违法的事情,不钻法律的空子,不打擦边球;另一个是职业道德,不唯利是图,不投机钻营。在道德层面上,有些质量问题不易外显,完全靠自律,有些企业正是在自律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存在一种投机和侥幸心理,认为出现质量问题不大容易被发现,自以为具有一定保险系数。

职业道德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虚无问题,是关乎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出现问题,小则影响企业的发展,重则可以毁掉一个企业。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就要着力塑造企业精神,与此同时,要把重点放在“诚信为本,质量第一”上,只有诚信为本,才能确保质量第一,而要以诚信为本,就必须将其提升到关乎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上,不断进行自律。职业道德建设,重在企业高层领导,企业领导不仅要有经营本领,而且要有道德素养,二者缺一,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领导者,在进行决策和领导时,就有可能出偏差,甚至将企业带向错误的方向。经营能力、法制观念、道德修养,是企业领导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素质。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使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潜规则”现象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其实,这些所谓的称号、荣誉等,实质是政府部门利用自己的权势为企业“撑腰”,为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产品质量。这也客观上成为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毒大米、大头娃娃、泔水油、欣弗事件等追其根源,不能不说这些监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于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在企业产品上的负面反映。

为了避免三鹿问题奶粉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要建立新的有效监管机制,要从法律层面上真正解决部门利益、官商勾结、责任追究等问题,打破部门与企业的“潜规则”,真正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检疫、信息公开、召回、应急处理制度,认真负责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安全的合格产品。

猜你喜欢

三鹿信任危机奶粉
跨境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
奶粉危机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汽车售后市场怎样才能摆脱“信任危机”
奶粉放冰箱对吗
奶粉罐上没写的秘密
“三鹿”重出江湖
“三鹿”商标的考验
三鹿悲凉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