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鹿悲凉谢幕

2009-03-30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三鹿乳业经销商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三鹿集团的动向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各地经销商接到文件通知回收三鹿问题奶粉、液态奶并销毁,这对经销商的利益造成了巨大打击,甚至连产品回收费用都是经销商自己掏钱垫付的。此后三鹿方面赔付给经销商30%的退货款,目前还有70%尚未赔付。

据了解,在这些经销商的中,未赔付的金额少则近百万元,多则几百万元,而一位北京经销商被欠下了1700万元的最高货款。

三鹿一旦破产,经销商们究竟能拿回多少欠款?

据了解,三鹿集团共有?家分厂,那么其中究竟哪些会被列入破产程序?三鹿的债务问题究竟会不会划入破产范围?

三鹿寻求重组的进程

2008年10月27日,三元股份首次正式承认正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

2008年12月2日,曾是三鹿集团最大液态奶生产基地的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河北贝兰德乳业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8日,三元股份公告称,其董事会已经批准了《关于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子公司的议案》。三元股份以现金出资人民币500万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

2008年12月13日前后,三鹿二厂开工复产,这是三元在“托管”模式下,启动生产的首个厂区。

此后传出消息,三鹿集团的七家非核心企业已陆续开工生产,但全部更名。

三鹿破产与否,对于三鹿重组方来说,意义重大,按照破产法规定,对不破产企业重组将涉及资产评估等问题,而宣布破产则只核算净资产,这对三元在这场收购中的唯一买家来说,无疑大大增加了其讨价还价的能力。

面对情绪激动的数百名三鹿代理商和原料供货商,石家庄市政府秘书长赵文峰泪洒谈判桌,哽咽谈判的场景使本来“剑拔弩张”的气氛在一瞬间“降温”。

2008年12月23日中午,位于石家庄市维明大街的河北省人民政府门前围满了4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三鹿供货商和三鹿代理商,这源于他们得知消息称,三鹿已经进入破产程序。

但经销商代表还是抱怨石家庄市政府在处理三鹿重组一事中忽略了经销商和供货商这个最大的债权人群体,他认为在处理三鹿重组一事中应该让他们经销商派代表参与。就连得知三鹿即将进入破产清算环节这一消息,他们也是通过非官方渠道得知的。

三鹿如果破产,舆论普遍认为,三元股份得到一张好牌,参股三鹿集团43%股权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完败出局。

“三鹿即将宣布破产”消息得到证实后,三鹿集团最大外方股东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发出声明证实:“应三鹿一个债权人的要求,石家庄当地法院已对三鹿下发破产令。”三鹿内部高层透露,其实法院的破产裁定已下达。

恒天然CEO安德鲁费里尔表示:“我们对法院向三鹿下发破产令并不感到惊讶。我们已意识到三鹿处于非常困难的处境中并面临巨额债务。”

而据有关消息显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正是三鹿的债权银行。对此有分析认为,破产不仅对代理商带来影响,还意味着三元对三鹿的并购至少也会拖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或许还会存在变数。

营销专家李志起认为,三鹿破产对三元无疑是一个有利条件。宣布破产则只核算净资产,这对三元来说,无疑大大增加了其讨价还价的能力。“但破产并购或重组是建立变卖所有资产并赔偿债权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的,三鹿破产后还能剩下多少可以使用的优质资产与资源可供三元整合,目前还都存在诸多疑问。”李志起说。

乳业专家陈渝也表示,破产之后资产拍卖会引来更多的意向买家,这并不能保证三元就是唯一买家,所以无论是奶源还是市场,恐怕都遭到其他企业的蚕食。

据了解,虽然三鹿集团邢台分公司等已先后恢复生产,君乐宝也另起炉灶换装上市,但产品销量大不如从前。

三鹿破产谁是输家?

那么最倒霉的是谁呢?

是公众和媒体最担心的那些受害的婴幼儿吗?我倒不这样认为,因为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忽视公平和正义的存在,不能不给这些最可怜的孩子一点点呵护,否则天理何在?即使破产了,也有明确规定,这些赔偿责任应该属于“共益债务”范畴吧,仅次于要花的破产费用应该第一时间得到清偿。

是三鹿的那些股东吗?比如说当了一回“冤大头”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我知道他们在这次事件中损失殆尽。这些合作者中还包括我的一位年长朋友,他与三鹿曾经是合作关系,他告诉我他的损失“超过一个亿”。尽管如此,我认为他和恒天然仍然是幸运的,因为危机出来后他们第一时间完成了与三鹿的切割,虽然教训惨重,但好歹还保得命在,至于赚钱,就慢慢来吧,总是有机会的。

有一种看法是,最倒霉的应该是全国上千名的经销商了,因为在这个事件中,他们是“最弱势的群体”。整个事件的处理中,他们将是软弱的最后一环。

这其实也是市场当中的“显规则”:投资有风险,经营须谨慎,赚和赔原本就是一念之差的事。谁让你上了这条船呢?现在船沉了,钱当然也就没了。需要反思的是,这么多的经销商在最近几年的业务合作中,难道就没有人听说过三鹿和其他乳品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环节存在问题吗?还是知道了,但也只是默认了这其中的“潜规则”呢?我相信,是商人的本性使大多数经销商选择了沉默。

这个教训是深刻的。相信对经销商来说,这个教训没齿难忘。因此,好像他们也不是最值得同情的。

我个人认为,在这个事件中,最大的输家是中国食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甚至是中国的国家声誉。

国产品牌仍面对压力

对于获准整合三鹿资产的企业而言,即使能以相对更合理的价格获得这部分经营性资产,但其对资产整合能力,以及在整合完成后如何实现产能扩张同时对质量的持续性控制,都尚是未知数。更重要的是,“换牌”之后的“新三鹿”奶粉,也仍然要面对整个国产奶粉市场的低迷状态,面对仍然存在的普遍的不信任。

无论三鹿公司经营性资产如何通过某种方式被购并,其实仅是乳品行业格局重构的局部表象性事件。

这种调整其实早有征兆。彼时,因未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干扰,三元很快成为区域最畅销品牌。可想而知,未来随着区域市场中新品牌的重塑形象、外资品牌扩大份额,以及整个乳品市场为促销而进行的价格战,乳业的竞争将更直接而严酷。在这场竞争中,传统的行业巨头因此前的“污点”而难言具有足够优势。伊利也好,蒙牛也罢,其行业地位能否坐稳,全在于其对社会公众是否具有足够的谦卑姿态和诚恳的服罪态度。即使是三元,也需要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措施来修复三鹿产能所对应的市场负面声誉。

乳业格局重塑需时日

2008年12月中旬,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估算,因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产品召回和注销部分库存,将令蒙牛支付20亿元以上的成本,而伊利的损失金额将可能更大,约为23亿元。再早以前,10月末时,国内乳业三甲之一的上海光明乳业也发布过年度预亏公告。

中国乳品企业如果要走出业绩下跌或者盘整通道,重现高速增长,不仅需要修复市场信心,让消费者重新回到乳制品市场,还需要确保销量的快速回升。但在经济减速、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要做到上述两点,难度不宜低估。

事实上,无论乳业巨头们,还是我们消费者自己,此前从未经历过如此巨大的食品安全危机。因此,在三鹿走向破产之际,简单以“抄底”观点预测乳业将可能很快浴火重生并不可靠。一个直观的经验事实是,各国历次食品危机之后,问题企业当然破产、相关责任人陆续出庭,但民间反弹仍相当持久。这表明,解除“消费者的诅咒”并不容易,更何况目前对问题企业的关照或可能产生人为延长行业信心复苏周期的外部效应,致令“新低之后还有新低”。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三鹿乳业经销商
书法欣赏:天下乳业是一家
走访逾100家经销商门店,深入一线了解汉川养殖户经销商的真实需求
经销商名录
经销商名录
天资乳业 保持新鲜,每一天
产品创新为乳业增添新活力
乳业两巨头缠斗中共进“500亿俱乐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