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12-15张静王欢

现代情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际信任信任危机新媒体

张静+王欢

〔摘要〕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开放性在带给人们自由与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信任程度下降的问题。作为现实人际信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与映射,新媒体中的人际信任还受网民个体、网络内容、网络环境、网络平台特性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合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结果,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程度的影响方式与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网络内容和个人是影响其人际信任最为重要的因素,其中内容的重要性与可靠性及个体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他人对个人可信任度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提高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的简单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信任危机

DOI:10.3969/j.issn.1008-081.016.10.005

〔中图分类号〕G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1(016)10-008-06

〔Abstract〕The virtual nature,anonymity and openness of network space not only bring peoples freedom and space,but also bring a new social problem: the decline of interpersonal trust.As an extension and mapping of real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yberspace,interpersonal trust in new media is influenced by individual,environment and media.Based on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and expert scoring,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various factors on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of university students.Studie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and the individual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erpersonal tru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coa and the individual cognitive ability would directly influence the judgment of the individuals credibility.So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degree of new media era

〔Key words〕new media;university students;interpersonal trust;influencing factors;trust crisis

奥尼尔认为,传统社会的信任机制是建立在人们面对面相互交流与互动基础上的,而信息时代,这种信任形成机制已不再适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的不断发展完善在给大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入一个新的问题,即网络中的人际信任问题。传统社会的信任机制建立在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过程中,信息时代的信任机制则是基于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其更为复杂。由于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宏观与微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有较大区别,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与行为也是完全不同的。

网络中人际信任程度对于加强网络人际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agheri,Zafarani等,2009),它与大学生心理的成熟程度、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选择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必须进一步探讨新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以提高个体网络人际信任水平,建设可信度高的互联网环境与氛围。所以本研究基于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层次分析法详细探讨新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信息的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因素的简单建议与对策。

1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基础

11概念界定

Hosmer(1995)认为信任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它将信任看到人们在面临选择,尤其是一些意料之外事件选择时所做出的行为;Mayer等认为,在信任行为形成过程中,人们会相信其他人做出的行为是对自己有利的[2]。所以,我们可以将信任看作是一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受动机、行为与角色的影响,人们信任行为与信任程度的形成也会受影响[3]。这种行为的形成与个人、环境和制度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在国内外研究者看来,中国社会的人际信任是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它有一定的“差序格局”特性,它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形成的[4],对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亲人,如父母、兄弟姐妹等的信任程度最高,依次类推,信任程度逐渐降低。

网络信任特指人们的信任行为在互联网中的一种指向,是指网络社会中的交往过程履行他人委托的义务与责任,它体现了网络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5]。国外学者Cynthia Lcorritore(1998)等最早开始关于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它认为应该主要关注风险环境中的人际信任,信任主体对自然有较高的期望,认为自己的弱点不会被外在环境和他人利用。Rousseau(1998)认为人际信任是当自己对他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期望或预期时,能够接受其现实与预期之间差距的程度[6]。在此基础上,白淑英认为,网络人际信任是一种人与人互动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与行为的博弈,如果二者达到统一,那么信任关系形成,如果没有达到一致结果,信任程度会比较低。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信任在依赖关系和形成机理上都有较大区别,网络上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依靠的是对现实社会中人格的信任,而非单纯的网络关系,因为在网络中,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人们无法了解最全面的信息,也无法认识最全面的人,信任的程度也是有差别的,所以从本质上来看,现实人际信任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基础有一定的相似性[8]。这也就使得网络人际信任有一定特殊性,从形成理论、过程与机制等方面来看,除了具备现实人际信任的普遍性外,还有一些特质需要跟网络环境和网民特质与心理相结合。

网络信任的建立除了受现实社会中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外,还受网络中网民心理与互动、网络的约束与规范制度、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9]。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行为依附于互联网,依附于网络,人们在网络中投入的情感也不断增多,对网络的信任度也在逐渐加强,使得互联网也成为一个增加人际交往程度的重要纽带[0],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得熟悉和热络,但是与现实人际关系相比,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信任程度较低,而且形成过程缓慢,受外界干扰比较大,极易中断(Wilson,2006)。

“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信任的形成过程类似于“剥洋葱”,随着人与人交往的不断深入,人际交往深度与广度不断深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度不断增加,人际信任程度也会不断增加]。所以,人际信任的形成与个人信息拥有量、个人认知与判断能力等都有密切关系,它直接影响个人对他人社会信任或认可的接受度。在此基础上,王绍光(2002)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任理性解释理论认为,个人拥有的资源越多,越易做出信任行为。个人较高的网络信任意向对网络信任的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在网络中,个人越愿意相信他人,网络人际信任越容易形成(Teo & Liu,2007;Beldad et al.,2010)。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人际信任形成过程中信任倾向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由于媒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个人信息拥有量巨大,认知与判断能力的不足会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程度;但是这一结论对那些相似度较高的个体来说是一个例外,一般来说,当个体之间有较大的相似性时,比如兴趣爱好相似或价值观念相似时,个体在沟通与互动的过程中有共同语言,即为“同道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个体间沟通与互动的程度,增近个体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加个体之间的信任感与认同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相似性,成员可以根据经验以及个体的心理特质等预测他人当前行为及未来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际信任程度[2]。所以,就有学者提出,有相同文化背景、类似生活经历的人,或者有类似价值观的人,由于心理与认同的相似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中也更加容易产生信任关系(Sayogo et al.,2011)。

另外,通过对国内大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进行研究发现,虽然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常客”,也是互联网上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但是其人际信任程度比较低,它们不愿意相信网络中的其他人,或者对网络中的人和事存在一些质疑[3];通过研究发现,在网络中,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平均水平不足25分,大学生都使用网络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但是却不相信网友,相较于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它们更加相信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尽管网络中的部分人际关系也是依赖现实人际关系形成的[4]。这主要是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导致人们对网络的信任程度低,网络人际关系范围太广,关系维系难度加大,使熟人关系弱化,再加网络失范和监管不力等,共同导致网络人际信任的危机[5]。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针对网络人际信任和大学生人际信任问题,从概念、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与机制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认为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网络、媒介和社会文化等,它们对人际信任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都是不同的;同时,个人人际信任现状也表现出了较大的人际信任危机问题,这也就要求我们需要对具体的要素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各个要素的具体作用,为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提供依据与支撑。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主要受个人因素、网络特质、网络内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认知过程,结合社会渗透理论,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网络平台因素、网络内容因素和网络环境因素,本文力求从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内部与外部等角度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

本文设计“新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信息因素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和微信进行问卷调查,历时1个月,共计回收调查问卷286份。在文献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个人因素、平台因素、内容因素和环境因素下共列出28个因素,由大学生进行排序,并回答其与自身情况的符合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大学生选择最多的因素,将其列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对各指标进行排序,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探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构建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的讨论,考虑到研究的可操作性、数据的权威性等,结合层次分析法,将新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要素分为3个层次,如图1所示。第一层属于目标层,即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第二层是准则层,分为3个具体的指标:个体因素、网络平台因素、网络环境因素和网络内容因素;第三层是指标层,一共包含14个具体指标。图1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

如图1所示,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认为个人使用网络的动机与偏好、个人信息素养、个人自信心及其网络使用经验是影响个人人际信任态度与行为的因素;在网络平台中,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安全性、权威性和平台的交流方式会直接影响个人在其中的行为方式与信任强度;在网络环境因素中,信息与交流沟通的风险、网络行为规范与约束规则及第三方安全机制的保障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而网络内容的重要性、可用性与可靠性则会直接影响人们对网络信息及施信者的态度。本文以此为基础建立判断矩阵进行系统分析。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的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分析的结构的模型,需要在对各个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判断基础上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构造判断矩阵,再对判断矩阵进行分析和计算。判断矩阵的样式如表1所示。目标层与准则层、准则层与指标层之间的关系可以这样假设:Sk与下一层中的因素T1,T2,T3,…,Tn有联系,那么它们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是:表1判断矩阵

SkT1T2…TnT1t11t12…t1nT2t21t22…t2n……………Tntn1tn2…tnn

其中,tij表示在Sk这一层中,Ti对Tj的重要性程度,或者说二者相比较谁更重要。根据层次分析法,取值一般取1,2,…,10及它们的倒数,取值的含义如表所示。表标度的含义

标度含义1表示两个要素同等重要性3表示前一个要素比后一个要素稍重要5与后一个要素比,前一个要素比较重要表(续)

标度含义7与后一个要素比,前一个要素非常重要9与后一个要素比,前一个要素相当重要2,4,6,8表示以上值的中间值倒数表示与前一个因素相比,后一个因素更重要tji=1/tij

新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对每个因素的重要性必须有一定的判断。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全面了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现状及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因素。根据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因素按平均分进行排序,两两对比计算出重要性,确定tij的值,建立判断矩阵。如表3、表4、表5、

将以上判断矩阵的数据输入层次分析软件Yaahp中,开始对矩阵进行计算。由于新媒体时代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因素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再加上判断矩阵是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数据排序后进行的打分,使得分数有一定的个人主观性,每个判断矩阵可能存在不一致性。所以,在计算之前,首先要确保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计算的一致性指标CI的值,定义CI=(λmax-n)/(n-1)。根据公式(λmax-n)越大,CI越大,判断的一致性也越差,不符合要求,必须进行调整;只有当CI为零时,或非常小时,才能确定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较合适,可以进行计算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检查其是否具有一致性,通过一致比率CR(CR=CI/RI)进行分析,其中RI为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可认定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可以对其进行下一步计算与分析;相反,必须对判断矩阵中的相关数值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一致性后再进行计算。该计算结果得到的是判断矩阵中各个指标所占权重,能够分析各因素是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程度,为了更好地分析其如何影响目标层的内容,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以上判断矩阵的分析和计算,确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各个指标及其权重。

从表8可以看出,在以上4个主要因素中,网络内容所占比重最大,也就是说其影响程度较大,其次是个人因素和网络环境因素,客观环境的干扰和平台中的暗示等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对大学生人际信任起主要影响作用的网络中的内容,即网络内容的重要性、可用性与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信任程度,但是这些内容是否可靠又与大学生个人因素有密切关系,包括个人的网络信任意向、使用网络的经验、个人自信心和信息认知与判断能力等。这一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结论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新媒体时代,网络内容参差不齐,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等相互交叉,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可用性与可靠性往往是无从判断的,而其在网络中人际信任的建立更多的是基于信息交流与互动,需要个人通过对网络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进行决策。所以,从认知角度来看,大学生人际信任形成过程中,对已有信息的分析与判断就会成为影响其人际信任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学生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和分析这些信息,又与其对网络的认同感有密切关系。所以,在个体因素、网络平台、网络环境和网络内容四个影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网络内容因素,其次是个体因素。网络内容的权威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了个体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及对网络的态度,它们从心理、态度和认知层面直接影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水平。这也说明大学生针对人际信任这一问题表现得比较谨慎,只有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才比较愿意去相信他人。

这种谨慎和严格的交往态度也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信任过程中产生信任危机,这主要是由于交往主体的不在场,而新媒体时代提供的多样化、复杂化的信息使得“信息证实的危机越来越明显”[6]。当无法对现有信任进行准确判断时,他对周围人也无法进行有效判断,最终导致不确定的结果,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便会有一定怀疑。这种危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网络环境的稳定及大学生网络心理的维系,会使人际信任危机更加严重,所以必须针对这些问题,从主要影响因素着手采取一定的应对对策。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新媒体给予大学生较多的选择空间,也给予大学生更多机会接触社会,但是由于海量信息和杂乱环境对大学生的信息分析与判断产生了较大干扰,再加上大学生在信息认知方面存在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使得大学生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而已经存在的网络现实环境也告诉我们,由于网络管理制度的缺乏,使得网络中的活动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情况的叠加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信任现状,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完善,以提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度。

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净化网络环境

希伯来大学学者贝沙尔(Bechar)研究发现,人们在网络中进行沟通与互动时,仅有8%的人会使用自己的真实名字,人们更倾向使用网络昵称。这说明,大部分网民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提供的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有待检验的;它的真实性与有用性会直接干扰人们的信息判断。所以,必须加强对网络环境的清理和治理,约束网络行为,减少垃圾信息和无用信息的产生,减少网络谣言,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信息更多的是有价值的有用信息,而非简单的无用信息,增加其对网络的信任感。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

心理学中信息接受的“睡眠者效应”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虚假信息的接受程度会比较高,也倾向于认同或信任这些虚假消息。也就是说,如果大学生长时间接受一些虚假信息,那么未来只可能会接受的越来越多,而且也会越来越相信这些虚假信息,这会导致潜在人际信任危机的形成。所以必须注重加强对大学生基本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辨别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等基本素养的培养,使其对网络中的基本信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网络理性,能够客观认知、分析网络信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正确对待信息,理性分析判断,既不能盲从,也不一味否认,形成理性的网络人际信任心理,正确利用网络,提高网络利用率,增强其对网络的认同度与信任度,弥补现实人际交往的不足,增加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信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信任不足和过度信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信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因素所占权重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人际信任过程中的问题,找出主要因素和关键因素,“对症下药”,能够对大学生人际信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地合理有效的引导,更好的净化网络环境,发挥网络的价值,提高网络利用率,也促进大学生正确网络价值观念形成,促进网络氛围与文化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Reed D.Question of trust[J].Precision Marketing,2007,75(2):31-31.

[2]Mayer R C,Davis J H,Schoorman F D.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3):709-734.

[3]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40-54.

[4]冯志宏.风险社会视域中的信任危机[J].学术交流,2010,(5):113-116.

[5]何明升,白淑英.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55.

[6]DRousseau,SSitkin,RBurt and CCamerer.Not So Different after All:A Cross-Discipline View of Trus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3):393-404.

白淑英.网络互动中人际信任概念辨析[J].学术交流,2004,(12):119-122.

[8]黄厚铭.网络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EB/OL].140.109.196.210/seminar/seminar3/huanghouming.htm.

[9]鲁兴虎.网络信任——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挑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0]Putnam R D.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Journal of Democracy,2015,6(1):65-78.

]Dalmas ATaylor.Som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social penetration processes[J].1965,(1):79-90.

[2]谢英香.“90后”大学生网络信任建构过程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4,(6):58-64.

[3]郑信军.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问题调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4):63-66.

[4]董淑超.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5]林滨.从道德危机到存在危机——重建社会信任的思考[J].道德与文明,2011,(5):37-43.

[6]胡泳.2008年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变化[N].南方都市报,2009-01-23.

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上接第7页)

]朱相丽,谭宗颖.专利组合分析在评价企业技术竞争力中的应用:以储氢技术为例[J].情报杂志,2013,32(4):28-33.

[2]李姝影,方曙.公司层面的专利组合分析方法研究及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3):27,39-43.

[3]WANG M Y,CHIU T F,Chen W Y.Exploring potential R&D collaborators based on patent portfolio analysis:the case of biosensors[C].PICMET 2009 Proceeding,Portland,Oregon USA,2009:332-330.

[4]钟祥喜,肖美华,刘金香.东、中西部物联网企业技术竞争力比较分析——基于推拉模型及人类技术共生模型[J].科学管理研究,2013,31(4):80-84.

[5]谢言,高山行.基于自主创新的企业技术竞争力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1):85-96.

[6]曾繁华,龙苗.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测评与结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8):9-14.

蒋海龙.基于专利与论文计量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3.

[8]原长弘,章芬,姚建军,等.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提升[J].科研管理,2015,36(12):1-8.

[9]刘瑶.企业技术整合及其战略意义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10):36-37,75.

[20]IANSITI M.Real-world R&D:Jumping the product generation gap[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3,71(3):138-147.

[21]郑艳红,吴新年.基于专利的企业技术竞争力评价研究进展[J].图书与情报,2014,(4):86-91.

[22]ERNST H.Patent information for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J].World Patent Information,2003,(25):233-242.

马廷灿,李桂菊,姜山,等.专利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在专利计量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4):59,89-95.

[24]万小丽.专利质量指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5]曹明,陈荣,孙济庆,等.基于专利分析的技术竞争力比较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34(3):380-385,470.

[26]王学昭,赵亚娟,张静.专利法律状态信息组合分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81-84,135.

[27]LERNER J.The importance of patent scope:An empirical analysis[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25(2):319-333.

[28]蔡神喜.我国专利集中度测度指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29]SCHMOCH U.Evaluation of technology strategies of companies by means of MDS ma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5,10(4-5):426-440.

[30]唐卫东,陈海龙.位势差异与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5):105-108.

[31]何铁彦.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18(2):93-95.

[32]ERNST H.Patent portfolios for strategic R&D planning[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15(4):279-308.

猜你喜欢

人际信任信任危机新媒体
大学生的内隐人际信任初探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脱媒”时代下媒体信任危机探究
网络募捐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国爆发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