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2009-07-16吴生鸿

新课程·上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领悟生活化生命

吴生鸿

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就是让语文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语文学习应走生活化的道路。语文学习只有走向生活化,才能实现教与学的生机与活力。这就是新课标所指出的“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就曾说过:“在学校里面,应该让学生从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学习语言,就是要掌握语言工具,这就需要亲自参与实践,从读中学读,在写中学写。语文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而生活却为同学们创造了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应当有敏锐的意识,要努力从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发现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事物,组织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机会,增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语言从生活中来,从生活实践而来,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它首先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能力内涵的积累,是一种生活实践的积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强调语言学习不能离开了生活实践。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又能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从而又很好地促进了学习。

当然,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是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与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重点不应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应重视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同时,作为教师,更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力求回到生活状态。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涵盖了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从而对语言的感受、领悟与体味的过程。

“一切语文,在实践中学习比在规则中学习要来得容易得多。”(夸美纽斯语)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让语言的学习与生活更贴近,使语文学习更具实用性与实在性,更具生活的色彩,生活的情味,生命的乐趣,更具生活的本真,生命的激动,人生的真性。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学知识,更是在学习中体验情感的交流,体悟人际的沟通,领悟生命的意义。作为学习者个体,有着各不相同的人生体验与情感交流,而这些体验、交流与感悟又与实际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中召唤并调动自己的生命、情感体验,在感动中达到对语言更深的理解与领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就是给语文学习注入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有了不竭的源头活水,学习之树就会常青,学生也就会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痛苦和感动,体悟生活的真情、生命的真性、人生的真谛。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

猜你喜欢

领悟生活化生命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多么痛的领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