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2009-07-14宋俊杰

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陈 白 徐 红 宋俊杰

摘要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以“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燕山大学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研究在管理平台、实验教学、创新实验室、开放政策和制度、就业培训、科技竞赛等各方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3-0065-03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重视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形成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和氛围,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引入并集成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加强创新实验室和就业培训建设。建立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探索,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和创新工程意识的人才,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为教学目标;以培养能应对就业市场激烈竞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综合型人才为教学宗旨;秉承“为人才提供机会,让机会造就人才”的建设理念,以“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2培养方案

结合燕山大学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实践,浅谈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管理平台、实验教学、创新基地、开放政策和制度、就业培训、科技竞赛等各方面的培养方案。

2.1有效的管理平台

在构建开放式的师资结构、成立创新实验区专家指导组、实行多元化经费筹措措施、构建实验室协作网络等方面逐步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平台。

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加强实验教师的培养,招聘或聘请一些高学历的教师,构建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

成立专家指导小组,由高水平教授、副教授担任指导小组负责人,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加强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

实行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措施,特别注意多渠道引入建设资金和先进技术。燕山大学电子实验中心与德州仪器、Altera、飞思卡尔及凌阳等国际跨国公司建立了密切地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既保证了实验教学技术的先进性,又与科研需求、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互动的机制,从一个侧面探索了同类创新实验区建设与社会发展互动的模式。

构建实验室协作网络,建立实验中心专用网站。燕山大学电子实验中心网站上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大纲、多媒体课件、资料下载和相关链接等:通过网上发布教学信息、网上提问、网上答疑、教学案例录像等;网站上还配备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2.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坚持“感性认知超前化,原理验证规范化,综合设计自主化,开放实验创新化”的实践教学改革原则,改变以往实验教学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教育模式。实验教学以原理验证实验为主,实验按不同专业和不同类别学生的教学大纲要求,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等多种现代技术,向学生展示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大幅度增加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推出了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开放性和选修性实验,以及综合与设计性实验的“目标+环节+报告”考核方式。学生综合与设计实验能力包括资料收集,方案设计、软硬件设计、装配与调试、测试与优化、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全过程,实验考核分项进行,统筹兼顾设计过程、设计结果、设计报告。

2.3建立创新实验室

建立创新实验室可为单片机、慧鱼机器人等爱好者,提供实验场地、实验设备、教师指导、以及大量的设计方案等;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实验条件,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研发人才。

电子实验中心创新实验室包括:慧鱼机器人创新实验室、DSP单片机创新实验室、MSP430单片机创新实验室以及科技小制作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中有机器人组件、DSP实验箱、自制TMS320LF2407DSP实验板、MSP430实验箱、自制ELAB-430单片机实验板、凌阳单片机、飞思卡尔单片机等仪器、自制ELAB-51单片机实验板、自制ELAB-ARM实验板等设备。创新实验室充分发挥自己“创新”的优势,与社会上一些企业合作,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做一些的科研项目,使学生有机会走出实验室,走进工厂的研发中心,努力的走上一条实验室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

2.4制定开放政策和制度

制定规范的政策和制度,给学生营造自由、规范的实验环境。电子实验中心采用实验预约、实验员值班、实验室登记的方式,实现实验教学的开放:对实践场地、设备、书籍、材料等实行多方面的开放政策,统筹规划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数和使用的仪器设备,对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为实验室开放、实验室资源共享制定了各类开放制度,用制度和技术确保全开放;实验室对设备、资料制定了严格的出借制度,借时登记,负责人签字,还时验收、注销等等。

2.5开展就业培训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电子实验中心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指导。培训基地主要提供单片机、电子设计自动化、PLC应用系统设计等就业项目培训。

据学生自身情况及需要,“就业培训基地”采取分层次的培训模式,主要有普及化、个性化、深入化和市场化四个模式。普及化培训包括PROTEL应用软件使用、EWB应用软件使用、EDA入门及简单设计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个性化培训包括EDA综合设计与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和PLC应用系统设计;深入化培训给出设计目标,学生独立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设计方案研讨,做出实验结果。其目标是开阔学生设计思路、培养其协作精神;市场化培训根据市场需求进行MSP430单片机、TMS2000系列DSP、ARM等应用系统设计,强化目前热用的芯片或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还通过与杭州利尔达公司合作在燕山大学定期进行MSP430培训,为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康泰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等培训了一大批开发技术人员。创新试验区“就业培训基地”也面向社会人士进行就业培训,根据社会上的紧缺行业以及个人爱好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也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2.6科技竞赛

竞赛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个性特长和协作能力,还能发现教学上的不足,促进教学改革的进展。

电子实验中心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培训为基础,以竞赛为手段,形成了“自主竞赛”的竞赛文化和“赛育互动”的教育模式。联合本市六所高校,每年举行全市范围内的电子制作高手赛,慧鱼创新模型大赛,单片机程序大赛。为促进秦皇岛各高校单片机的学习应用和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合学校的科技节,举办慧鱼创新大赛,激发广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电子实验中心还每年组织创新团队参加各种省级和国家级的竞赛,在“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动感地带,大中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防科技大学“三知杯”军地大学生电子制作邀请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等竞赛中获得了不少奖项,极大地增强学生研究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从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浅议汽车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
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物理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