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变文集》语词札记

2009-07-08

科教导刊 2009年27期
关键词:大丈夫助词动量

文 佳 王 霜

摘要敦煌文献自发现到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人们对其中变文的研究可谓用力甚勤,在词语释义、文字校勘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由于文献所具有的特殊性,使人们在考释、发掘词义时,仍然有一些词语未被准确地解释。本文主要是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对于一些质疑的词语又从新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关键词敦煌变文词语考证

1 一过

(1)娘娘得食吃已否,一过容颜总憔悴。《大目乾连民间救母变文》

(2)一过啼多血满腮,肝肠寸断几千回。《双恩记》

在现代汉语中,“一过”有两种义项,1>“一(连词)+过(动词)”表示动作的结束,如:春耕一过,牛闲了,但农忙了,黄龙和我便更加亲近。(王西彦《牛》),仿佛一过了二十七,他就有了解决一切的办法,虽然明知道这是欺骗自己。(老舍《骆驼祥子》);2>动量词,老先生为了难,这样的信能高声朗诵的给将军念一过吗?(老舍《新时代的悲剧》),此种动量词的用法在现汉中已经不常见。在第一种用法中,肯定有一个分句与“一过”所在的句子相对照,而动量词是处于动词后面的。

第1例中的“一过”应该义为“一看”,“一过容颜总憔悴”的义为“目连一看母亲的容颜就觉得母亲显得憔悴”。此处的“一”为一个连词与“总”形成对应,而“过”义为“看”。在现汉中,我们所见到的“一(连词)+过(动词)”表示动作的结束,但是现汉中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可以用“过”代替出现在此结构中,如: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老舍《大明湖的春天》)),此处的“一过眼”就是“一看一眼”,但是我们并不能省略为“一过”。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是可以省略的。如:今目见鼻闻,一过则已,忽亡辄去,何故恶之?(东汉·王充《论衡·四讳篇第六十八》),此句中的“一过”即是代替了“一看、一闻”,这样的用法早在汉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如: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新唐书·列传第一》),现在我们通常的表达是“过目不忘”。由此可见“一(连词)+过(动词)”表示某一动作的完成的用法一直很常见,只是由于后来汉语中出现了完成体助词,“一(连词)+过(动词)”表示动作的结束的用法我们就不再经常使用了,而经常用“动词+完成体助词(了、过、完)”表示动作完成。“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也成为了一个完成体助词,但是其动词用法也并没有消亡,仍在大量地使用。

第二例中的“一过啼多血满腮”,我们注意到“啼”也有“哭”之义,本为一个动词,且“啼”后还有一个“多”修饰,而且观察前面的“一(连词)+过(动词)”表示某一动作的完成的用法的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有“过”代替了动词,此句中将不再出现动词。

而“一过”的动量词用法出现得稍晚一些,如:水底将头百过窥,波上玉腕千回举。(《敦煌变文集》),口里千回拔出舌,胸前百过铁犁耕。(《敦煌变文集》),而在宋代时“一过”作为动量词使用才较为常见。如:今为太常少卿者,便拨数日工夫,将礼书细阅一过,亦须略晓,而直为此卤莽也!(朱熹·《朱子语类》),今见看诗,不从头看一过,云,且等我看了一个了,却看那个,几时得再看?(同上),此类句子中的“一过”均为“一遍、一次”之义。很显然,“一过”的动量词用法是由“一(连词)+过(动词)”的用法逐步演化而形成的,“一(连词)+过(动词)”表示“一过就结束了的某一动作”,在语义上便演化出“一遍(次)”之义,而“过”也就有了“次、遍”之义,后来不仅可以与“一”结合,还可以与其它数词结合表示数量。

项楚先生的《敦煌变文选注》中注:“过,次、遍。”,这种解释是十分合理的,此处“一过”与“千百回”在语义上形成对照。

《敦煌变文集》中“一过”连用就只有这两例,很明显,这两例的用法是不同的,代表了“一过”连用的两种语义情况。

2 切藉

切藉精神大丈夫,奈何今日天边输。《季布诗咏》

蒋礼鸿先生将此词列为待考词,项楚先生(2006)注:“俟考”。“切藉”一词在其它文献中均不见用例,此词后来也有学者进行了考证,他们认为此处的“藉”应当是“籍”之误,马国强(1996)认为:“切藉”两句乃摹拟项羽口吻而发.“切”通“且”.“藉”是“籍”之形近而误.为项羽之名。《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故云“精神大丈夫。”富世平(2006)认为:“切”为“项”字手书误录,“藉”则为“籍”。“切藉”当为“项藉”之误。我认为此处“切藉”之义仍有待商榷。

“切”为“项”之误的观点不具说服力,纯属臆测。而马说“切”与“且”固然可以相通,但是它们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用的一对通假字,它们只是由于音近,偶尔可以通用,如:“切记”可以说“且记”,都有叮嘱别人记住之义。例如:有事欲来君且记,不过旬日喜重重。(易静《全唐五代词》)滴下自消血破出,逡巡不救损于人。切记在心勤。(易静《全唐五代词》)。但是在大多数义项上“切”与“且”是不可通用的,而按马说“切”当通“且”,“藉”为“籍”之误,则此处的“且”当解释为助词,用在句首,表示提携,犹夫。如:《墨子·非命》:“且今天之君子,将欲辨是非利害之故,当天有命者,不可不急非也。”但是令人质疑的是“切”并无此用法,“且”在此义上也不可能和“切”相通,所以马说也并不具有说服力。

我认为此处的“切藉”并不误,可以释为“私底下依仗(依托、凭借)”之义,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楚王)虽私底下依仗(认为)自己是英勇的大丈夫,对于今天战事的失败也不能为力。”“切”有同“窃”的用法:

1>切以赵氏之冤,搏膺入梦;良夫之枉,披发叫天。(何光远 《鉴诚录·鬼传书》)

2>切尝以为激者辞溢,夸者辞淫,事谬则语难,理巫则气索,人之情也。”(秦观《会稽唱和诗序》)

3>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三国演义》)

4>切唯前敕令交纳绢一疋,听众转多,难为制约,伏乞重赐指挥。《庐山远公话》

由上述例子可见,“切”用作“窃”的用法极其常见,并且在《敦煌变文集》中本身也有用例。而“藉”字也有“依仗、凭托、依托”之义,如:

1>人之世间,贫富随业,皆须衣而裹体,复籍(藉)食以养身。《双恩记》

2>汝且须知,吾有一大事因缘,藉汝与吾弘传至教。《维摩诘经讲经文》)

3>若要听得真经,须藉法师都讲。《妙法莲华经讲经文》

4>取高头之规,垒泥作窟,上攀樑使,藉草为床。《燕子赋》

从本书中“藉”的用法,我们也可以看出“藉”字为“依仗,凭托、依托”之义也甚为常见。

综合上下文语境以及“切”、“藉”两字的用法,我认为此处应当是“切藉”应当是与“自诩”、“切以”之义相同。司马迁是这样评价西楚霸王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可见项羽确实英勇,但是也是一个极其自负的人,所以“切藉精神大丈夫”也是符合项羽的性格特征的。在语义上,“切藉精神大丈夫”与“奈何今日天边输”形成了对照关系:虽自诩为精神大丈夫也无法挽回失败的战事。正好又呼应了后文:“五六年〔来〕征战苦,彭城垓下会一输。失时不利〔天丧余〕,天丧奈何,既有拔山举顶羽(力),此时不忘(亡)若何为!”

猜你喜欢

大丈夫助词动量
动量差距是否可以解释在中国A股市场的动量
格助词“に”と“で”的使用区分
贵州方言先行体助词的语法功能及地理分布研究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湖北天门方言“的”的用法探析
2017年高考动量试题解读
此“毒”非“毒辣”
手抓饭,真的大丈夫?
动量能量守恒齐用难题不难求解完胜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