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仁”

2009-07-07李红敏

法制与社会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出发点仁者

李红敏 张 申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仁学的人道精神与人格理想、重视现实、经世致用的理性态度,乐观进取、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等等都曾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仁学”的思想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我们应该充分的参考和借鉴这份珍贵的遗产,把它们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关键词孔子思想体系君子爱人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20-01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文化地位的主要根据。孔子自己说过“仁者人也”,孟子也说过“仁也者人也”,二人异口同声,所说一致。意思就是说明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因而孟子把仁和人二者连接起来说“合而言之,道也。”这个道,就是为人之道,就是人生之道,也就是仁的人生哲学。

一、仁的出处和含义

仁既然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哲学概括,也就是仁的人生哲学本身,首先应弄清楚“仁”这个字的出处和含义。在殷代和西周的甲骨文中,至今还未发现“仁”这个字,在《尚书》和《诗经》中也很少出现这个字。直到春秋时代才较多的被人提起,基本的含义都是爱人。自从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思想核心和标志以后,仁除了爱人这个含义外,还具有其它的意义。

例一、泛指道德和有道德的人。如“(樊迟)问仁,(孔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里第一个仁者就是泛指有道德的人,第二个仁字就是泛指道德。

例二、泛指乐观而有高尚情操的人。如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例三、泛指真理。如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

以上三例,可以充分证明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字的多种含义了,尽管可以引申多种意思,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和仁作为爱人这个意思都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二、“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哲学思想的形成,是吸收了当时已经提出、但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以爱人为主旨的仁加以充实、提高,逐步完善起来的。不论如何发展仁的含义,它都紧紧围绕爱人作为出发点。

孔子的爱人是从现实社会需要与可能出发,含有实事求是的理性的内容。不带有虚无主义的幻想和宗教色彩。

孔子是维护宗法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他从等级制的社会现实出发,虽然也提出了“泛爱众,而亲仁”,但是孔子提出的爱是有等差的,不是一律平等。墨子不同意孔子的主张,他提出了“兼爱”的主张,他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孔子爱人的思想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的实际需要,所以更容易在社会习俗和风尚中遗留下来。

虽然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但同时又提出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就说明孔子的爱人不是不分善恶是非,除了爱有等差之外,还有爱与恶的区别在内。

孔子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而达人”。

以上四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出发点的意义。孔子以爱人作为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虽然有消极因素,但积极的因素更为突出,正是这些积极因素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

三、仁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 :“子路,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孔子认为,对于文化知识和其它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努力,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存而不论 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实际的人,在实际生活中还无法验证的事情,他常常采取既不轻易肯定、也不轻易否定的态度。

2.言必又中 孔子毕生精力都用于研究“人道”的问题,他对于人之所以为人、如何为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见解,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下,已经达到博古通今、继往开来的地步。

第二、“三为”的区别和统一的知行一致精神。根据孔子散见各处的言论,通常可以把他的观点分为三大类,即为学,为人,为政。

1.关于为学,孔子把学习完全是当作一种兴趣,一种乐趣来对待。孔子的学习也很刻苦,有时还达到痴迷的程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他学习、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2.关于为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内省不疚,不忧不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上五条可以表现出在孔子心目中为人的道德风貌和品德情操是如此的开朗和高尚。他自己在生活中做人的标准也一直按照上面的五条一贯身体力行的。

3.关于为政。针对春秋时期普遍存在的暴力倾向和人民痛疾的现实,孔子提出了以德治国的理念: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以上关于孔子的为学、为人和为政的三个问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渗透,彼此统一。它们统一的核心就是仁。是体现高尚的道德学问和完整的人格的仁,是体现真理、人生观、世界观的仁。

把仁的思想全部内容联系起来看,无疑这是我国历史上一种伟大的思想。它的人道主义精神,它的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表现,它的自强不息的现实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爱护人民的主张,可以说都是孔子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

我们应该剔除孔子思想中封建的糟粕,吸收其民主的精华,把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加以整理、充实和提高,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出发点仁者
仁者爱人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浮石绘话
——《青瓷》作者的人生哲学
仁者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出发点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
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数学教学研究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