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研员”的“点评功”

2009-07-07刘豪梅

教师·上 2009年6期
关键词:听者教研员教者

刘豪梅

教研员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雪中炭、雨中伞”,是新课程改革的“领头雁、领路人”。听课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是教研员的首要职责,也是衡量一个教研员业务水准的最鲜明的尺度。有人甚至戏称“评课”是教研员必须锤炼的“铁饭碗”。作为新时期的教研员须练就一身过硬的“点评功”,成为新时期的“伶牙俐齿”教研员。

本文回顾自己几年来的听课评课经历,浅谈几点感触。

一、课前“胸有成竹”

要给教师一杯水,教研员自己须是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因此教研员须时刻用“学习”这剂心灵的鸡汤滋补自己气虚的灵魂,这样才能拥有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才能精准地听课评课。

点评前,教研员对一堂课所要点评的内容必须心中有数。一般说来从五个角度审视一堂课——“看教学意图,看文本理解,看文本处理,看教学思想,看教师素质”,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① 教学意图是否明确,主要指语文基本功训练(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的目标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训练是否到位,效果是否鲜明;②理解文本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基础。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主要包括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的把握,对字、词、句的领会,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提炼,对课文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感悟,这是教师钻研文本的基本功。因为对文本的理解是否精准,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③文本处理是否恰当,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文本的恰当处理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的关键。它主要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以及以此设计的基本教学思路。教师要善于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善于从文本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④正确的教学思想体现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教与学的关系处理是否得当,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如何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教师是否讲求实效;⑤教师的素质包括语言技巧、朗读能力、书写水平、解读文本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听时“耳聪目明”

听好课,是评好课的前提。教研员须做好听课笔记,从听好课入手,记好听课时的第一手材料。通常我们听课做记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流程式记录,这种形式如同录音机一样,如实地刻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种记录方式,其优点是详尽全面,缺点是听者成了“机械的手抄机”,缺乏迅捷的临场反应和个性思维,适合“教后反思型”归纳小结点评;另一种是针对性记录,听者边听边有目的地选择某几点、某几面或某些问题,做好标画记录,要从记录的材料中折射评课者所关注的方向以及打算点评的内容。为便于点评时对所记内容一目了然,不至于“找不着北”,听者可以设计一些很有标志性的符号。“听课记录”犹如一盘丰盛套餐,尽显教者教学风范和听者思绪精华,彰显了“实践—探索—反思—收益”的苗乡课改成长足迹!

三、评中“对症下药”

教者形形色色,性情各异。教研员在评课时,为了达到良好的评课目的,一定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因人而异,学会设身处地,学会恰到好处。教研员必须先倾听说课自评,从而做出判断、裁决,做出点评内容的增减取舍,切不可目中无人、强输硬灌、一意孤行。评者与教者只有达成共识,情感上相互交融,点评才能实现“点”有实效、“评”有教益,才能起到激励、督促、帮助、引领作用,进而评课工作才落到了实处。教研员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点评形式:①顺乎流程式。即依照课堂的教学流程,对每一环节的教学予以分析评价、首肯或修正。此方法适用于随堂听课,适用于对教坛新手的“手把手”式扶持帮助;②直奔主题式。即开门见山式,先指出问题症结,抓主要矛盾谈需要商榷的、任务急的赛前练兵课;③先褒后贬式。即先激励褒奖,强化优点,再提出值得商议的问题,剖析教者弊端和劣势。此方法顺应人的心理认知,规律合乎人的心理特点,被较多采用;④高屋建瓴式。评者只谈听课体会,不直接谈教师授课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富有哲理的体会,给教者留下思考回味、留下教诲启迪。或激励赞扬、或善意指正、或蕴含希望。这种点评层次较高,需要教研员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此方法乃专家级点评模式和风范,也是最能让教者受益匪浅的方法。教研员若能达到如此境界,则业务将达到炉火纯青之势。这是每位教研员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四、事后“提炼升华”

几年来,本人先后承担过几十场听课点评,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大。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点评讲座的临阵磨练,深深地感到:一场精彩的点评,能让老师们如获至宝、深有感触;能给予老师们新教学思想的洗礼、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启迪;能给予老师们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撼;能真正地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拼搏精神。为老师所喜爱的教研员是幸福的!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研员,我深感重任在身,深知须加强学习、自我充电;需要不断吸取新的信息,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积极订阅各种书刊,学习播音技巧,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演讲与口才;通过网络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向名师名家学习取经,掌握学科特点,熟悉各种课型,锤炼多种评课模式,在实践中感悟、推敲、提高点评技能,使点评日益“货真价实”“完善圆满”“风味十足”“魅力四射”!

猜你喜欢

听者教研员教者
好好说话
劳工(外二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
言者信息疑问句与听者信息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