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下的经济公平与效率观

2009-07-01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26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效率

赵 玘

摘要: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公平观与效率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必将形成新的经济公平观与效率观。要实现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和谐与互促,实现社会的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合理的社会分配。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公平;效率;社会分配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05-0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知识经济浪潮方兴未艾,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的当代,追寻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新公平效率观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仅追求在本国基本实现社会基本权利的平等分配、权利与义务的对应相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而且追求在国际资源和利益上的合理分享,追求当代人利益与后代人利益的统一。

一、传统发展观下的经济公平与效率观

传统发展观中,发展的涵义基本上就是经济增长,衡量发展的一般指标就是经济增长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一发展观下,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基本上是指生产性效率,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之比”。“公平”主要强调的是收入差距的大小,关注的是结果的公平。

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人类曾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增长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形成了空前的“增长热”,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造成“有增长而无发展”、“有增长而无进步”的畸形社会。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恶化等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很快由局部扩展到全球,最终阻碍了全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我国而言,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发展,实行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张明显地带有“追求生产性效率”的倾向,在实践中甚至演变为“效率至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社会公平问题却日益突出,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与问题:

一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及政府管理机制的缺陷,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腐败行为和权钱交易对公平与正义造成巨大的威胁和侵害。

二是导致经济扩张冲动,投资需求无节制,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化,经济的外部问题严重化。传统的发展观与公平效率观,把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等外部问题推向社会,使社会成本无限扩大,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日益加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是导致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不符合社会正常需要,不利于人类向上发展的伦理前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文明精神的衰退。

二、科学发展观下的新经济公平与效率观

在传统发展观及传统经济公平与效率观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得以逐步确立和形成。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必须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求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新的发展观下定位,经济“效率”就不只是单纯的生产性效率,而是指包括多重经济价值在内的社会综合性的肯定效应。这种综合性的肯定或积极的效应,不仅仅表现为社会生产上资源投入与产品产出的高比例或高生产率,而且体现在“合理高效的整体资源配置,高的资源投入产出比例,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等综合指标方面。追求与实现这样的综观“经济效率”必然要考虑市场分配、政府调控社会公平分配、合理的贫富差距、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或低通货膨胀等因素。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决不应只单纯地追求“生产性效率”目标,而应该追求超越纯“经济效率”的新综观“经济效率”目标。综观“经济效率”概念是对传统“经济效率”概念的加深和扩展,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人与自然物质交换过程中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标准质量的劳动成果与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的对比关系。综观“经济效率”立足于经济,但又超越经济,它在内涵上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发展与人类自身发展、人的近期需求与长远需求统一起来,因而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效率”概念。综观经济效率观反映了新经济时代人类经济行为的种种新特点,即文明性、理智性、节约性、综合性、长远性,综合反映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它是科学发展观下的一种新经济效率观。

公平在经济学中主要是指社会分配领域的公平合理性,更具体地说,就是社会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问题。如果公平概念的一般意义是指权利与义务的恰当分配的话,那么在经济领域,权利已经被具体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而义务则已然被具体化为一种与获取经济利益相对应的经济责任承诺。

党的十七大对社会公平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并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明确摒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

三、推动合理社会分配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和谐互促

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追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和谐与互促。实现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和谐与互促,有利于实现社会的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而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矛盾与冲突一般都是集中在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方面。即怎样分配是公正的、合理的、有利于效率的,分配差距应该保持在何种范围是公正与有效的。所以,要实现公平、效率关系的和谐,必须实现合理的社会分配。

首先,合理社会分配是实现经济公平与效率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关键。一方面,要使经济公平促进效率,必须实现合理分配。实践证明,效率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有机组合。而各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人的要素。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是一切效率的源泉。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依赖于经济主体获取经济利益机会赋予上的公平、获得经济利益多少与作出的贡献相称上的公平。如果不能分配给各主体以各种平等的经济权利和均等的机会,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会严重挫伤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能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损害经济效率。只有给广大劳动者以各种平等的权利和均等的机会,才能调动每一个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要实现更高层次上经济公平,不仅要依靠效率的提高,还要依靠合理分配。效率有助于推动经济公平,实现更高层次上的经济公平。只有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为实现经济的公平提供物质条件。只有提高效率,共同富裕才会成为可能。实现结果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社会保障制度,而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来源是税收。要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必须增加税收,而税收的提高一是靠提高税率,二是靠增加税基(即增加国民收入)。税率的提高总是有极限的。在税率适度的前提下,增加税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税基,而税基的增加依赖于各经济主体效率的提高。只有各经济主体效率的不断提高,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财富,使共同富裕成为可能。另外,只有效率不断提高,社会物质文明更加发达,才能为推动人们遵纪守法、履行社会义务等精神文明创造条件。

不过,要使提高效率为实现较高水平的经济公平提供的可能性成为现实,还得关注分配的合理性。分配上要更加注重公平,是因为现实中公平问题已经特别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区域差距等方面。我们的改革只有在提高效率、实现公平方面都取得成效,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改革。而在当前,我们必须正视公平缺失的问题,否则将会造成社会财富增长与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局面。

其次,片面地强调分配均等或经济效率都会引致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紧张。一方面,如果片面地强调结果公平,往往就会不可避免地抹煞了劳动者在工作上的实际差别,造成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出现脱节现象,会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结局,必将严重挫伤那些干得多而且干得好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不利于效率的提高。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的状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率,特别是生产性效率,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会造成不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来自于竞争。激烈的竞争,造就了经济的高效率,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优胜劣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竞争中获胜者自然获得越来越多的收入,而失败者必然要减少收入,甚至破产。而竞争结果的不断累积势必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扩大,出现两极分化,使许多人一出生就丧失了获得起码生存条件和受教育的机会,更谈不上经济公平了。

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公平的体现。只有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追求客观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才能维持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为效率的提高提供必备的人力资源,从而使效率成为可能;只有实现一定程度的结果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秩序,避免社会冲突,为经济高效运行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定程度的结果公平,要持久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不可能的;在一个秩序混乱的国家是无效率可言的。

可见,实现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和谐与互促,追寻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跳出单纯的生产效率圈子,就必须关注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缺少了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就没有真正的经济效率可言。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