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天问》中的神话色彩

2009-06-29赵月梅

科教导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上古楚辞天问

赵月梅

摘要《楚辞》是我国可以同《诗经》相媲美的重要诗歌体裁。屈原为楚辞的主要作家。《天问》为《楚辞》的一部分,是屈原创作的一首气势浩大的长篇诗歌作品。

关键词楚辞问天神话色彩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屈原为何要“问天”呢。当时的楚国政治衰败,形势十分严峻。屈原积极主张对内削弱奴隶主特权,改革政治,减轻人民负担;对外主张联合齐、魏、赵等国共同抗秦,力图变法图强。却遭到贵族、奴隶主的坚决反对,被怀王疏远,终至被顷襄王放逐。痛苦、忧伤、困惑的屈原向上天发出了疑问,希望上天能为他揭开心底的迷惑。司马迁认为:“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天问》具有鲜明的神话色彩。茅盾先生在他的《神话研究》一书中给神话下的定义是:“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却确信以为是真的。”据刘城怀《中国上古神话通论》,我国上古神话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然神为主的“自然性神话阶段”,这属于上古神话的幼少年时期;第二阶段是以人神,特别是英雄之神为主要人物的“自然社会性神话阶段”,此阶段是上古神话的青壮年期;第三阶段是“社会性神话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以人神为主的,特别是英雄之神更多,此阶段是上古神话的中老年期。

在《天问》中,有关神话的问题就有七十多个,主要集中在询问自然、宇宙现象的部分上。《天问》的首章:“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大意指:在天地尚未形成的时代,是不会有人类存在的,那么,没有人类的时代里,又是谁将这些传述给后代人的呢?大家又怎么能够证明它的可靠呢?“圜则九重,谁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大意指:天既可分为九层,那么,是谁绕到九层天上去数了它的数呢? 如九层天这样宏伟的工程,又是由谁来完成的呢? 再如:《天问》中描写的西北风风神伯强:“伯强何处?惠气安在?”也属于以自然神为主的自然神话。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对这位风神是这样记述的:“北方禺疆,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 而《山海经·大荒东经》则:“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为海神。” 这时的神话思想内容是单一的,只有个别的故事情节,人物主要是自然神,人神占次要地位,且不分性别或雌雄同体。

“羿焉日,乌焉解羽?”为射日神话,“鲧何所营?禹何所成?”为治水神话,均属“自然社会性神话” 。其中,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上古史上是一件大事。关于他们是如何治水的情况今天的我们很难做出全面的考证。但是《天问》中的:“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咸播和黍,莆霍是营。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 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天问》中有关历史情况的提问,多属于“社会性神话”。如:“帝乃降观,下逢伊挚。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这是感于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妒贤忌能,被众人排斥的现状,以人神为主人翁创造的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天问》是怀疑天道观的典型作品。全诗对神的来源,神创造世界的目的与神所创造的各种天体逐一发出了疑问。神话、神的形象是我国历代统治者用来巩固自己地位的有利武器,他们宣传人是神创造的,人要感激神灵,并服从于神指定的统治者。我们应该看到屈原心系的是生活在苦难中的楚国人民,他的思想感情与楚国人民的切身生活更加接近。在历经放逐、面临死难之时,对君主制提出了疑问。

猜你喜欢

上古楚辞天问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为啥天问一号绕火星 飞了3个多月才着陆?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天问一号”的绝招
上古
转角遇萌物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女娲补天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以《诗》释《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