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09-06-29赵常青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09年5期
关键词:鲁庄公探究性角度

赵常青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弊端,如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讲授轻探究。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其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文课准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便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在平时的备课中,不仅备教法,还要备学生的学法,注意设计学生共同参与的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教学手段。

例如,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便设计了“迷宫探宝”的游戏,让学生闯一道道由课文内容设计的难关,最终进入古堡密室找到宝藏,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参与,气氛活跃,教师设计的题目在探索的激情中都迎刃而解。当他们在找到密室宝藏时,那种成功的喜悦是难以言传的。

2.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我在教《海底森林》一文时,首先,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20多个问题,然后,从字词、情节、背景、人物、主题、写法上分类组织讨论,对那些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问题与发言及时表扬与肯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有时候,课堂上会“一片大乱”,可是这也正是学生创造能力集中迸发的时候。当达成一致意见后,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解决.

3. 培育学生提出新见解的能力 目前中学生的求知欲强,对社会、人生、自然都有积极的探究兴趣,敢于说出不同的见解,容易创新。也许他们的见解,我如同对待初春的花蕾,需要教师倍加爱护,积极引导,久而久之,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是十分有价值的。

例如,我在教《回忆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有个女生便对作者记述鲁迅先生逝世时的描写(又过了三个月……他休息了)提出质疑,她认为作者这样写,平时的近乎“流水账”。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同学的探究精神之可贵,并激励同学们将来可就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探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总是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先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上去思考,有时学生所想到的的,连教师和编者也未必想到,对于这些新颖的见解,我如同对待初春的新芽一样重视,倍加珍惜,因为这些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的,标志着他们在思维和语言上上升到一个成熟的新阶段。

4. 创设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在教法设计上,也应有所创新

例如,在教《曹刿论战》一文时,我让学生对人物进行评论,刚一开始,同学们的态度比较一致,赞扬曹刿,批判鲁庄公和乡人。这时我就给学生讲述了角度不同、看待事物的结果也不同的故事,再启发同学们重新思考,结果,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了新的评论:有的人从乡人角度立意,抨击乡人缺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心;也有人说,不应对乡人过分指责,他的态度可能事出有因,也许是鲁庄公不能“取信于民”所致;有人批评鲁庄公不善战,急噪冒进;还有人对鲁庄公进行了赞颂,认为他任人唯贤,敢于起用人才,重用人才,今天仍要发扬这种精神。

总之,只有更多更新的学习方式进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收稿日期:2009-05-14

猜你喜欢

鲁庄公探究性角度
东野稷驾马车
鲁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第三只眼看庄公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