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探讨

2009-06-21刘桂花刘永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6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

刘桂花 刘永贤 庞 燕

摘要对河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河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途径。

关键词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河池地区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62-01

河池地区地处亚热季风区,气候温热,水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大,生物种类众多,区内太阳总辐射量为376.8~544.2kJ/cm2,年均日照在1000~2400h以上,年均气温16-22℃,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800mm,岩溶地下水资源量1807.9亿立方米/年,人均岩溶地下水资源492.4m3/年;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含量丰富,其中铅、锌、钨、锡、汞等有色金属占全国同类矿产品储量的22%~68%。铁矿占全国储量的13%,锰矿占77%。该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方面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近年对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使该地区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科学发展。因此,探讨河池生态系统调控途径对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河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

1.1石山生态系统脆弱。局部地区石漠化现象较为严重

河池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山地区,石山面积166.3万平方米,占国土总面积的49.7%,在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分布。河池山区均属岩溶地貌,成土缓慢,土地浅薄,加上本区降雨量大,在缺乏森林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土壤极易遭到侵蚀。多年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山区森林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区域森林植被严重退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石漠化进程日益加剧,生态状况堪忧。

1.2缺乏生态公益建设与科学规划。区域生态体系不健全

河池现有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主要有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但由于森林分类经营机制不健全,加之地方财政对生态建设的支持能力不够,导致各项工程建设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工程建设各自为阵,相对孤立。对区域生态系统形成十分不利,生态系统本身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也较差。

1.3森林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河池现有林地面积180.7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54%。在现有林地中石山灌木林、疏残林和无林地面积较大,林分面积仅占林地总面积的48.4%,且林分质量不高,群落结构简单,生态防护功能不强,整体生态系统尤显脆弱。

1.4乱采滥捕现象依然存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

河池天然林资源,除木沦、九万山、三匹虎等几个自然保护区保护较好外。其他区域的天然林资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地区的原生植被已逐渐演替成次生针叶林,有的已退化成荒山甚至石漠化土地,许多珍稀植被物种濒临灭绝。同时,随着天然林资源的日益减少,野生动物原有的栖息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加上人为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数量日趋减少,有的珍稀动物种类已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2河池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

可持续农业涉及的是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需要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协调行动,其中作为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调控者。政府无疑是可持续农业的第一推动力量。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合流趋势已日益明显。科技生态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潮流。只有遵循生态价值规律,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行有机结合,可持续农业才能有可靠保证和发展潜力。

2.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河池地区生态系统退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尤其是毁林垦荒造成的,而人们之所以持续不断地垦荒,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基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因此。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并辅以包括思想文化、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与教育来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素质,才有可能有效地利用喀斯特自然环境区开发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以保证生态恢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制约土地生产力的产出水平,进而左右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合理的产业结构,能促使土地输出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以解决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生态系统才能得到养护与恢复。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河池山区的产业结构一直都很不合理,多偏重于粮食种植,而疏于林牧副渔,山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生态恶化。在很大的程度上无不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关。因此,在保证粮食供给的前提下,加强水能、名优特产品及生态旅游开发和林业资源的培育,以使河池山区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2.3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河池地区中,农户多用薪柴作为燃料,对生态破坏极大,因此,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发展沼气池对保护山区生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据测算,建1个8m3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气400m3,每年可节约薪柴2.5t,相当于保护1333.3m2的森林资源。除沼气外,太阳能的利用及发展中、小型水电站,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山区农村新能源开发的方向。

2.4注重植树造林效果

植树造林和梯田建设作为河池喀斯特山区最重要的水土流失防治手段,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尽管水土保持作用受森林覆盖率的影响,但还受森林分布具体部位或分布均匀程度、适宜程度的影响。片面追求森林覆盖率,可能造成该种粮的土地种了树。该种树的土地种了粮。因此,植树造林要同时考虑森林覆盖率和森林在该区分布的均匀程度及适宜程度。

2.5合理选择重建单元

河池喀斯特山区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退化程度不一,因此在改善和治理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空间位置和生态重建地域单元,以便能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具体的生态重建对策。山区作为一个整体,由不同级别的三维系统、子系统等组成,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要子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就会对其所属的系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6促进河池地区农业良性发展的建议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依托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和市场潜力来组织产供、销售集团经营。如甘蔗农户与糖厂的关系,因蔗款问题长期是政府部门的难题。如果组织为一个经营集团,把糖厂全部的固定资产与农户的承包土地作为双方的投入,形成执行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各司其职的运作模式,由经营者统一种植、护理、收集、运输加工、销售。经营者根据合同获取劳动报酬,利润由所有者分配。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也有利于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减少人工工作量,降低甘蔗的种植成本,同时也克服了甘蔗生产季节用工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同时。强调本地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目前。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的是蔗糖、制酒和饲料等工业。而其他农产品加工方面十分落后,特别是水果等深加工方面还没有知名品牌。应建立河池地区农产品销售网络,加强农副产品的流通工作,引导群众走出河池本地看市场,加强各方面的协调以促进其经济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政府职能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移民安置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及水土保持工作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